佛國墨影 鞏縣石窟寺拓片萃編

佛國墨影 鞏縣石窟寺拓片萃編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孫英民,硃軍 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06-02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大象齣版社
ISBN:9787534781957
版次:1
商品編碼:11610363
品牌:大象齣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8開
齣版時間:2014-10-01
用紙:書寫紙
頁數:240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鞏義曆史悠久,文明璀璨。這裏是華夏文明發祥地的核心地區之一,河洛文化的搖籃、詩聖杜甫的故鄉,位於鄭汴洛和焦作、登封旅遊帶“金十字”以及由白馬寺、慈雲寺、少林寺等組成的中國佛教文化”金三角”的中心樞紐位置。鞏縣石窟寺是絲綢之路和佛教文化在中國傳播發展的重要見證,迄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被列為中國十大石窟之一。自北魏至唐、來曆代皆有開鑿,留下瞭許多美輪美奐的石刻造像精品。

內容簡介

  《佛國墨影——鞏縣石寺窟拓片萃編》,通過高浮雕傳拓技藝,創造性地展現瞭鞏縣石窟寺現存五窟的全貌,有禮佛圖、佛龕、主尊、神王、飛天、文殊菩薩、比丘、韆佛龕、藻井、伎樂人等等,是研究中國佛教藝術及絲綢之路文化交流的重要史料,是傳承創新河洛文化、打造現代文化鞏義的有益嘗試。

內頁插圖

目錄

鄭洛之間:古城鞏義的文化譜係
凡例
第一窟
禮佛圖
禮佛圖
裝飾帶
佛龕
飛天
阿難
迦葉
龕楣及裝飾帶
神王
佛龕
主尊
菩薩
神王
佛龕
菩薩
飛天
神王
文殊菩薩
維摩詰居士
主尊
菩薩
菩薩、飛天、捲草
佛像
龕楣
伎樂人
比丘
龕楣
伎樂人
伎樂人(局部)
主尊
菩薩
龕楣
怪獸
第二窟
……
第三窟
……
第四窟
……
第五窟
……
外崖崖壁
……
圖版說明

前言/序言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脈和形象,也是推進城市走嚮現代化、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軟實力。當前,鞏義(原鞏縣)麵臨著中原經濟區、鄭州都市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閤實驗區建設的發展機遇和省直管縣(市)體製改革試點的改革機遇,肩負著探索走好高端化、終端化、高效益的産業轉型升級路子和符閤鞏義實際,城鄉一體、具有廣泛示範意義的新型城鎮化路子,以及加快建設具有50萬人口規模的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的重大曆史使命,必須充分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促進傳統曆史文化與現代城市文明共生共榮,緻力於打造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創新實驗區,為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和堅強保障。
  鞏義曆史悠久,文明璀璨。這裏是華夏文明發祥地的核心地區之一,河洛文化的搖籃、詩聖杜甫的故鄉,位於鄭汴洛和焦作、登封旅遊帶“金十字”以及由白馬寺、慈雲寺、少林寺等組成的中國佛教文化”金三角”的中心樞紐位置。境內嵩邙對峙、河洛交匯,文化多樣性和空間集聚性十分突齣,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鄭州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100多處,其中,佛教傳入中原後的較早的寺院青龍山慈雲寺、唐三彩和唐青花瓷的發源地黃冶唐三彩窯址、國內唯一保存有完整的帝後禮佛圖的鞏縣石窟寺、“世界文化名人”詩聖杜甫的故裏和陵園、中國三大皇陵之一的北宋皇陵、被譽為“豫商精神傢圓”的康百萬莊園等,都是國傢乃至世界級的寶貴文化資源,具備打造成為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創新實驗區的現實基礎,必須勇於擔當、勇於探索,不斷提升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強的能力,緻力於建設區域性旅遊中心和全國一流的旅遊集散地和目的地,加快綠色轉型發展,努力實現從文化資源大市嚮文化旅遊強市的轉變。
  鞏縣石窟寺是絲綢之路和佛教文化在中國傳播發展的重要見證,迄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被列為中國十大石窟之一。自北魏至唐、來曆代皆有開鑿,留下瞭許多美輪美奐的石刻造像精品。即將付梓齣版的《佛國墨影——鞏縣石寺窟拓片萃編》,通過高浮雕傳拓技藝,創造性地展現瞭鞏縣石窟寺現存五窟的全貌,是研究中國佛教藝術及絲綢之路文化交流的重要史料,是傳承創新河洛文化、打造現代文化鞏義的有益嘗試。在該書編撰過程中,河南省文化廳、河南省文物局給予瞭大力支持、付齣瞭艱辛的勞動,藉此機會錶示衷心的感謝!
  鄭州市委常委、鞏義市委書記 舒慶
  2014年2月

佛國墨影 鞏縣石窟寺拓片萃編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佛國墨影 鞏縣石窟寺拓片萃編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佛國墨影 鞏縣石窟寺拓片萃編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佛國墨影 鞏縣石窟寺拓片萃編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米。兩力士外側應各有一組一佛二菩薩的摩崖造像,今僅存東側摩崖大佛(高5.3米)、 脅侍菩薩和西側一脅侍菩薩。崖麵上有弟子、飛天等。窟內外相互聯係為一宏偉的整體布局。第 2窟為未完成窟。第5窟最小,長寬各3.2米,高3米,無中心柱。第3、4、5窟窟門外側皆應為尖拱形門楣,門外兩側各雕一金剛,今僅存第 5窟外二身、第 4窟外一身金剛。

評分

中國的佛教石窟。鞏縣石窟位於河南省鞏縣縣城西北2.5公裏的洛河北岸,石窟開鑿在邙山(當地稱大力山)岩層上。現存大窟5個,摩崖大像3尊,佛龕約1000個,摩崖造像龕238個,造像7700餘身,銘刻186方。鞏縣石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佛教石窟,位於河南鞏義市(原鞏縣)城西北2.5韆米的洛河北岸,開鑿於邙山岩麵上。始建於北魏晚期,原名希玄寺。現存大窟5個,摩崖大像3尊,佛龕約1000個,摩崖造像龕238個,總計造像7700餘尊,銘刻186方。曆經北魏、東魏、西魏、北齊至唐宋。總體風格與龍門石窟相近,但規模小,整體造像藝術水平也不如龍門石窟,但其中也不乏精品。題材除佛、菩薩、弟子、天王、力士,還有禮佛圖、神王、怪獸、伎樂等。

評分

石窟分東西兩區,第1、2窟在西區,第3、4、5窟在東區。第1、3、4窟均為方形中心柱窟。其中第1窟最大,窟內長寬各6.5米,高6米,中心柱長寬各2.8米,基座長寬各3.5米。窟門外兩側各雕一力士,高約 3

評分

鞏縣石窟

評分

鞏縣石窟

評分

鞏縣石窟

評分

米。兩力士外側應各有一組一佛二菩薩的摩崖造像,今僅存東側摩崖大佛(高5.3米)、 脅侍菩薩和西側一脅侍菩薩。崖麵上有弟子、飛天等。窟內外相互聯係為一宏偉的整體布局。第 2窟為未完成窟。第5窟最小,長寬各3.2米,高3米,無中心柱。第3、4、5窟窟門外側皆應為尖拱形門楣,門外兩側各雕一金剛,今僅存第 5窟外二身、第 4窟外一身金剛。

評分

評分

石窟寺修建年代不見史書記載。第4窟外119號龕唐龍朔(661~663)年間刻有“後魏孝文帝故希玄寺碑”。碑文稱北魏孝文帝時(471~499)此處已建寺,時稱希玄寺。唐更名為淨土寺,宋明皆稱大力山石窟十方淨土禪寺,今簡稱石窟寺。造窟記載最早見於明弘治重修石窟寺碑記:“……自後魏宣帝景明之間鑿石為窟,刻佛韆萬像,世無能燭其數者……”,但其依據不詳。據推測石窟大規模開鑿約在北魏後期熙平(516—518)至永熙(532~534)年間。窟內外小龕紀年最早為北魏普泰元年(531),此外,有東魏、西魏、北齊直至唐宋各代年號。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佛國墨影 鞏縣石窟寺拓片萃編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