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0
中国音韵学研究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中国音韵学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前一版本只要30多就可以买到。。
评分好。。。。。。
评分很好。。。。。。。。。。。
评分书值得收藏,但是京东垃圾,没有发票,联系客服就说会有专员联系也没人联系
评分高本汉经典著作,值得入手
评分1234567890
评分现代音韵学的奠基著作。《中国音韵学研究》是高本汉构拟中古音的代表作,陆续发表于1915-1926间,中译本是由赵元任、李方桂、罗常培共同翻译的,在翻译中三位学者加了注释和补订。该书影响极大,标志着中国现代音韵学史的开端。高本汉主要运用的材料包括:1)韵书和韵图,他把《广韵》的韵部和反切看成为《切韵》系统的反映,韵图他实际上用的是《康熙字典》卷首的《等韵切音指南》;2)汉语方言 ,他运用自己在山西、陕西、甘肃、河南等地的实地调查资料,以及利用广州、客家、福州等地的方言字典等材料;3)外语借词,主要运用的是日译吴音(5-6世纪)、日译汉音(6-7世纪)、朝鲜借词(约公元600年)、越南借词(9-10世纪)。以这些材料为基础,高本汉从《切韵》的反切出发,通过系联法来确定中古汉语的音类,也就是根据反切上字确定声类,根据反切下字确定韵类。高本汉从方法论的角度确立了系联法的重要地位,使之成为语文学提取音类和分析音系的一种经典方法。根据这种方法建立起中古音系(切韵音系)的音类框架之后,高本汉就将其作为构拟对象,把中国境内的30多个方言点的读音和几种域外方言的音值作为比较的材料,全面地构拟出了中古的声母、韵母系统,其中采用的方法是典型的历史比较法。由此可以看出在本书中高本汉运用的是语文学和历史比较法相结合的方法。这种结合是方法论上的一个进步,两种方法各有运用的领域,各自揭示了古音的一个方面。不过,从根本上说,高本汉考订古音的方法是以语文学的方法为基础的,历史比较法作为补充。但是,就是这作为补充的历史比较法给中国音韵研究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将之引向一个广阔的领域。在书中,方言与外语借词对重建中古音系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例如:据二等肴韵在广州方言中的独立,确立了它在音系中的地位;据越南借词中读音的分立分开了喻三和喻四。1.把中国古音构拟出来,要想作系统的现代方言研究的起点,这一层是很必要的;2.把中国方言的语音作一个完全描写的说明,作过这层之后然后可以;3.用音韵学的研究指明现代方言是怎样从古音演变出来的。高本汉的《中国音韵学研究》为完成这一宏伟的蓝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经过赵元任、李方桂、罗常培、王力、董同龢、张琨、李荣等的研究补正,高氏研究中的一些疏漏得到了改进和改正,使汉语语音史的研究日趋完善。
评分现代音韵学的奠基著作。《中国音韵学研究》是高本汉构拟中古音的代表作,陆续发表于1915-1926间,中译本是由赵元任、李方桂、罗常培共同翻译的,在翻译中三位学者加了注释和补订。该书影响极大,标志着中国现代音韵学史的开端。高本汉主要运用的材料包括:1)韵书和韵图,他把《广韵》的韵部和反切看成为《切韵》系统的反映,韵图他实际上用的是《康熙字典》卷首的《等韵切音指南》;2)汉语方言 ,他运用自己在山西、陕西、甘肃、河南等地的实地调查资料,以及利用广州、客家、福州等地的方言字典等材料;3)外语借词,主要运用的是日译吴音(5-6世纪)、日译汉音(6-7世纪)、朝鲜借词(约公元600年)、越南借词(9-10世纪)。以这些材料为基础,高本汉从《切韵》的反切出发,通过系联法来确定中古汉语的音类,也就是根据反切上字确定声类,根据反切下字确定韵类。高本汉从方法论的角度确立了系联法的重要地位,使之成为语文学提取音类和分析音系的一种经典方法。根据这种方法建立起中古音系(切韵音系)的音类框架之后,高本汉就将其作为构拟对象,把中国境内的30多个方言点的读音和几种域外方言的音值作为比较的材料,全面地构拟出了中古的声母、韵母系统,其中采用的方法是典型的历史比较法。由此可以看出在本书中高本汉运用的是语文学和历史比较法相结合的方法。这种结合是方法论上的一个进步,两种方法各有运用的领域,各自揭示了古音的一个方面。不过,从根本上说,高本汉考订古音的方法是以语文学的方法为基础的,历史比较法作为补充。但是,就是这作为补充的历史比较法给中国音韵研究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将之引向一个广阔的领域。在书中,方言与外语借词对重建中古音系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例如:据二等肴韵在广州方言中的独立,确立了它在音系中的地位;据越南借词中读音的分立分开了喻三和喻四。1.把中国古音构拟出来,要想作系统的现代方言研究的起点,这一层是很必要的;2.把中国方言的语音作一个完全描写的说明,作过这层之后然后可以;3.用音韵学的研究指明现代方言是怎样从古音演变出来的。高本汉的《中国音韵学研究》为完成这一宏伟的蓝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经过赵元任、李方桂、罗常培、王力、董同龢、张琨、李荣等的研究补正,高氏研究中的一些疏漏得到了改进和改正,使汉语语音史的研究日趋完善。
中国音韵学研究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