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25
《資治通鑒》是我國曆史上規模大、成就高的一部編年體通史。
它是一部英雄豪傑縱橫天下的帝王之書、名臣良將從政經略的權謀之書、蕓蕓眾生安身立命的生存之書。
研讀《資治通鑒》可以以史為鏡,探尋社會發展與國傢興亡的規律、經驗和教訓。
很好,書的印刷和質量,還有內容都很不錯,值得收藏。
很不錯的書哦,國學經典,讀史必讀。
《資治通鑒》是中國首部編年體通史,所引之書多達數百種,有極高的史學價值。閱讀古代經典,語言文字是一大難關,加上《資治通鑒》本身文字就不通俗淺顯,本書精選瞭《資治通鑒》有代錶性、精彩的篇章輯錄成書,按時間順序對其進行瞭整理,並繪製瞭大量的圖片,力求更加真實、客觀、全麵地將中國曆史的豐富與精彩呈現在讀者麵前。
司馬光(1019—1086),初字公實,更字君實,號迂夫,晚號迂叟,司馬池之子。漢族,齣生於河南省光山縣,原籍陝州夏縣(今屬山西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司馬光是北宋政治傢、文學傢、史學傢,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瞭中國曆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周紀
三傢分晉
圍魏救趙
鬍服騎射
即墨之戰
長平之戰
秦紀
李園亂楚
王翦伐楚
荊軻刺秦
漢紀
韓信破趙
四麵楚歌
誅滅諸呂
飛將李廣
大將衛青
巫蠱之亂
昆陽之戰
赤壁之戰
夷陵之戰
魏紀
政歸司馬氏
晉紀
桓溫廢立
淝水之戰
宋紀
劉裕受禪
元嘉之治
齊紀
魏遷洛陽
梁紀
侯景之亂
陳紀
楊堅篡周
隋軍滅陳
隋紀
楊廣篡位
唐紀
玄武門之變
貞觀治道
中宗復闢
韋後亂政
李林甫為相
安史之亂
馬嵬事變
張巡守城
子儀破吐蕃
元和中興
雪夜襲蔡州
甘露之變
黃巢進京
後梁紀
硃溫之死
後唐紀
後唐滅梁
後晉紀
割讓幽薊
後漢紀
嚴酷之政
後周紀
高平之戰
世宗徵淮南
圍魏救趙
【導語】
孫臏和龐涓是同門師兄弟,兩人同在鬼榖子門下學習。後來,龐涓到瞭魏國,孫臏到瞭齊國,兩個人不可避免地在戰場上相遇。齊、魏都是當時的強國,雙方多次交兵,桂陵之戰是兩國間爆發的一場規模最大的戰爭。在交戰中,齊國軍師孫臏運用“批亢搗虛”的戰法,撇開強點,攻擊弱點,乘其長途跋涉、疲憊不堪之機,大破魏軍。齊國為鞏固和擴張其領土範圍,積極采取瞭一些富國強兵的政策,國力日漸強大。馬陵之戰,對齊國和魏國來說,都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戰。齊國以“深結韓之親,晚承魏之弊”的策略,用減竈示弱,誘殲瞭魏軍。齊國於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中打敗強魏,大獲全勝,從根本上削弱瞭魏國的作戰實力。齊國從此威震天下,形成瞭“諸侯東麵朝齊”的局麵。魏國開始走下坡路,失去瞭中原的霸權。
【原文】
周顯王十六年(戊辰,公元前 353 年)初,孫臏與龐涓俱學兵法,龐涓仕魏為將軍,自以能不及孫臏,乃召之;至,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 a,欲使終身廢棄。齊使者至魏,孫臏以刑徒陰見 b,說齊使者 c ;齊使者竊載與之齊。田忌善而客待之,進於威王。威王問兵法,遂以為師 d。於是威王謀救趙,以孫臏為將;辭以刑馀之人不可,乃以田忌為將而孫子為師,居輜車中 e,坐為計謀。
【注釋】
a 以法:按法律。這裏指假藉罪名。刑:施行刑罰。黥:即墨刑。在臉上刺字的一種刑罰。 b 陰:暗中。 c 說:用話勸說。 d 以為師:即以之為師。把他尊為老師。 e 輜車:帶有帷蓋的車子。
【譯文】周顯王十六年(戊辰,公元前 353 年)當初,孫臏與龐涓一起學兵法,龐涓到魏國做將軍,他知道自己的纔能不如孫臏,便召孫臏來魏國;孫臏剛到魏國,龐涓就設計依法砍斷瞭孫臏的雙腳,在臉 上 刺 字, 想 使 他 終 身 成 為 廢人。齊國使者來到魏國,孫臏以受刑待罪人的身份暗中與他相見,說動瞭齊國的使者,齊使偷偷地把孫臏藏在車中帶迴瞭齊國。齊國大臣田忌把孫臏奉為座上客,又推薦給齊威王。威王嚮他請教兵法,於是請他當老師。這時齊威王想齣兵援救趙國,便任命孫臏為大將,孫臏以自己是個受過刑的人堅決推辭,齊威王便以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讓他坐在簾車裏,為田忌齣謀劃策。
【原文】田忌欲引兵之趙。孫子曰:“夫解雜亂紛糾者不控拳 a,救鬥者不搏撠,批亢搗虛 b,形格勢禁 c,則自為解耳。今梁、趙相攻,輕兵銳卒必竭於外,老弱疲於內;子不若引兵疾走魏都,據其街路,衝其方虛 d,彼必釋趙以自救:是我一舉解趙之圍而收弊於魏也。”田忌從之。十月,邯鄲降魏。魏師還,與齊戰於桂陵,魏師大敗。
【注釋】
a 雜亂紛糾:事情好像糾纏在一起的亂絲,沒有頭緒。控拳:不能緊握拳頭。控,控製,操縱,引申為握掌。
b 批亢搗虛:撇開敵人充實的地方,衝擊敵人空虛的地方。批,排除、撇開。亢,充滿。 c 形格勢禁:(敵人)局勢發生瞭被阻遏的變化,對原來的進攻計劃必然有所顧忌。格,被阻遏。禁,顧忌。 d 方虛:正當空虛處。
【譯文】
田忌將要率兵前往趙國,孫臏說:“排解兩方的爭鬥,不能用拳腳將他們打開,更不能上手幫著一方打另一方,隻能因勢利導,乘虛而入,緊張的形勢受到阻禁,自然就解除瞭。如今梁、趙兩國攻戰正激烈,精兵銳卒傾巢而齣,國中隻剩下老弱病殘;您不如率軍突襲魏國都城,占據交通要道,衝擊他們空虛的後方,魏軍一定會放棄攻趙而迴兵救援;這樣我們一舉兩得,既解瞭趙國之圍,又給魏國以打擊。”田忌聽從瞭孫臏的計策。十月,趙國的邯鄲城投降瞭魏國。魏軍又急忙還師援救都城,在桂陵與齊國軍隊發生激戰,結果魏軍大敗。
【原文】
魏龐涓伐韓。韓請救於齊 a。齊威王召大臣而謀曰:“蚤救孰與晚救? b”成侯曰:“不如勿救。”田忌曰:“弗救則韓且摺而入於魏 c,不如蚤救之。”孫臏曰:“夫韓、魏之兵未弊而救之, 是 吾 代 韓 受魏 之 兵, 顧 反 聽命 於 韓 也。 且 魏有 破 國 之 誌, 韓見 亡, 必 東 麵 而愬 於 齊 矣。 吾 因深 結 韓 之 親 而 晚承 魏 之 弊, 則 可受 重 利 而 得 尊 名也。”王曰:“善。”乃 陰 許 韓 使 而 遣之。 韓 因 恃 齊,五 戰 不 勝, 而 東委國於齊。
【注釋】
a 韓請救於齊:據《田敬仲完世傢》,馬陵之役起因於魏伐趙,趙與韓共擊魏,趙不利,韓求救於齊。與此說異。
b 蚤:同“早”。 c 弗:不。
【譯文】
魏國龐涓率軍攻打韓國。韓國派使者嚮齊國求救。齊威王召集大臣商議說:“是早救好呢,還是晚救好呢?”成侯鄒忌建議:“不如不救。”田忌不同意,說:“我們坐視不管,韓國很快就會滅亡,被魏國吞並。還是早些齣兵救援為好。”孫臏卻說:“如今韓國、魏國的軍隊士氣正是旺盛的時候,我們前去救援,其實是我們代替韓國承受魏國的打擊,反而聽命於韓國瞭。這次魏國有吞並韓國的野心,等到韓國感到亡國已經迫在眉睫時,一定會嚮東再來懇求齊國,那時我們再發兵,一來可以加深與韓國的親密關係,二來則可以趁魏國軍隊疲弊之時給以痛擊,這正是一舉兩得,名利雙收。”齊威王說:“說得好!”於是暗中答應韓國使臣,讓他先迴去,卻遲遲不齣兵。韓國自以為有齊國來援救,便奮力抵抗,但經過五次大戰都大敗而歸,隻好把國傢的命運寄托在東方齊國身上。
【原文】
齊 因 起 兵, 使 田 忌、 田嬰、田盼將之,孫子為師,以救韓,直走魏都。龐涓聞之,去韓而歸。魏人大發兵,以太子申為將,以禦齊師。孫子謂田忌曰:“彼三晉之兵素悍勇而輕齊 a,齊號為怯。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 b。《兵法》:‘百裏而趣利者蹶上將 c,五十裏而 趣 利 者 軍 半 至。 d’” 乃 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竈,明日為五萬竈,又明日為二萬竈 e。龐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齊軍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過半矣! f”乃棄其步軍 g,與其輕銳倍日並行逐之 h。孫子度其行 i,暮當至馬陵 j,馬陵道狹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樹 k,白而書之曰 l :“龐涓死此樹下!”於是令齊師善射者萬弩夾道而伏 m,期日暮見火舉而俱發 n。龐涓果夜到斫木下,見白書,以火燭之 o,讀未畢,萬弩俱發,魏師大亂相失 p。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 q,曰:“遂成竪子之名! r”齊因乘勝大破魏師,虜太子申。
【注釋】
a 三晉之兵:這裏指魏國的士兵。春鞦末年,韓、趙、魏三傢分晉,史稱三晉。 b 因其勢而利導之:是說既然魏兵素輕齊兵,不妨假裝示之以怯,順應魏兵認為齊兵膽怯的思想,讓齊兵僞裝膽怯逃亡,目的是誘導魏軍深入。c 趣利:趣,同“趨”。是速進爭利之義,利指會戰的先機之利,即先敵到達會戰地點,取得戰勢之便。蹶:受挫摺,摺損。“上將”,即上將軍,戰國以來,上將軍是最高的軍事統帥。 d 五十裏而趣利者軍半至:今本《孫子·軍爭》述軍爭之法曰:“是故捲甲而趨,日夜不除,倍道兼行,百裏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五十裏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三十裏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這裏講述的是蹶上將於五十裏而爭利,與此不同。
……
《資治通鑒》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其內容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後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囊括瞭十六朝,一韆三百多年的史事,並按朝代分為十六紀。即《周紀》(五捲)、《秦紀》(三捲)、《漢紀》(六十捲)、《魏紀》(十捲)、《晉紀》(四十捲)、《宋紀》(十六捲)、《齊紀》(十捲)、《梁紀》(二十二捲)、《陳紀》(十捲)、《隋紀》(八捲)、《唐紀》(八十一捲)、《後梁紀》(六捲)、《後唐紀》(八捲)、《後晉紀》(六捲)、《後漢紀》(四捲)、《後周紀》(五捲)。加在一起,共有294捲,其中數隋唐五代的部分所占比重最大。
《資治通鑒》全書約300萬字,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內容涵蓋瞭政治、軍事、民族、經濟、文化、人物評價等多個方麵。其所取材料除瞭正史以外,還有不少稗官野史、百傢譜錄、正集、彆集、墓誌、碑碣、行狀、彆傳……周密而完備。和司馬光一同編寫該書的劉攽、劉恕、範祖禹都是當時著名的曆史學傢,其中劉攽負責戰國、兩漢部分;劉恕負責三國、南北朝部分;範祖禹負責隋、唐、五代部分。他們對浩如煙海的資料進行辨析、選擇,然後再交由司馬光取捨要點、編輯定度,製成初稿。這樣,在保證全書內容的豐富性和準確性的同時,又讓彼此獨立的材料係統化。
《資治通鑒》所引之書多達數百種,有極高的史學價值,但因為以“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為目的,它又並非一部單純敘述曆史事件的書,而是有很強的政治功用。這還要從《資治通鑒》誕生的背景說起。北宋的建立,結束瞭中唐以後開始的戰亂局麵,再一次實現瞭國傢的統一。然而,北宋的君主、大臣都十分清楚,於內,國傢政治積弊甚多;於外,邊疆地區又極不穩定。對此,司馬光、範祖禹等大臣心急如焚,他們試圖用迴顧曆史、總結經驗教訓的方式,找到解決現實問題的齣路。1066年司馬光獻給宋英宗一本書——《通誌》,即《資治通鑒》的前身。該書記述瞭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共195年的曆史,講述瞭秦、楚、齊、燕、韓、趙、魏等七國的興亡。司馬光希望宋英宗能夠從這本書中得到治世啓發。
宋英宗對《通誌》非常滿意,遂命司馬光寫作《曆代君臣事跡》。為此,他特地下詔設置書局,撥齣專款,要司馬光自選助手,專事編寫,並允許司馬光閱覽皇傢圖書。司馬光大為感動,用瞭19年的時間,於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將該書編寫完成。不過,宋神宗並沒有沿用當年英宗所定的書名,而是取“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之意,為該書定名“資治通鑒”。
由於這個緣故,《資治通鑒》的選材非常講究,它“刪削冗長,舉撮機要,專取國傢盛衰,係生民休戚……先後有倫,精粗不雜”。即使不抱任何目的地閱讀它,人們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形成自己的曆史觀,以善為法,以惡為戒。而其在敘事之後,還有議論,人們可以通過這些議論瞭解司馬光所在時代的價值觀。這些議論共186篇,司馬光所作的占102篇,為“臣光曰”。曆史學傢陳垣認為,司馬光“誌在續《左氏傳》,有所感觸,亦仿左氏設辭‘君子曰’而稱‘臣光曰’”。
無論是在史學史,還是在文學史上,《資治通鑒》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和司馬遷的《史記》並稱“史學雙璧”。宋元之交的史學傢鬍三省稱它:“為人君而不知《通鑒》,則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惡亂而不知防亂之術。為人臣而不知《通鑒》,則上無以事君,下無以治民。為人子而不知《通鑒》,則謀身必至於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後。”近代思想傢梁啓超評價它:“司馬溫公《通鑒》,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結構之宏偉,其取材之豐贍,使後世有欲著通史者,勢不能據以為藍本,而至今卒未能愈之者焉。溫公亦偉人哉!”自《資治通鑒》後,以編年體為形式的史書多瞭起來。不少學者參考司馬光編寫《資治通鑒》的方法考辨史實,選取史料不限於正史實錄,注重史據和史事的情理,掀起瞭一股考辨之風。而南宋的史學傢袁樞更是從《資治通鑒》中得到啓發,取編年體和紀傳體的優點,創造瞭新的寫史體例——紀事本末。
一部偉大的史書不隻可以幫助人們知悉過去,它就像一條深沉舒緩的大河,人們可以臨河照影,把它當作瞭解自己的鏡子,也可以以身涉河,如漁夫捕魚一般,於其中攫取自己需要的東西,或許還會得到自己想都未曾想過的寶藏。而縱覽它的奔流之貌,人們還能藉它來推求未來。
當然,讀完300餘萬字的鴻篇巨著,並不是一件容易事,既需要堅強的毅力,還需要大量的時間。因此本書精選瞭其中最具代錶性的、最精彩的篇章,讓人們能夠以精達全、深入淺齣地體悟整部《資治通鑒》的精神。由於在精選的同時,本書完好地保留瞭《資治通鑒》的通史體例,就確保瞭整部作品靈魂的完整性。
此外,閱讀古代經典,語言文字是一大難關,古人的行文方式和今人有很大區彆,再加上《資治通鑒》的語言雖然簡繁得宜,飛揚生動,卻並不通俗淺顯,很多人對其望而卻步。因此,本書在原文後麵搭配瞭注釋、譯文,幫助讀者理解,並對全書進行瞭精編精校,保證瞭原文、注釋、譯文的嚴謹性、準確性。閱讀既是獲取知識、充盈思想、陶冶身心的過程,也是一種美妙的精神享受的過程。本書將原文、注釋、譯文、插圖以及圖注,有機地結閤起來,層次清晰,賞心悅目,將閱讀古代經典由一件枯燥耗神的事變成一種愉悅身心的美好體驗。
彩繪全注全譯全解資治通鑒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彩繪全注全譯全解資治通鑒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不錯,專享價買的,第一次買虧瞭
評分囤貨買的,真便宜啊很便宜,送貨快捷
評分還不錯,一直購京東,喜歡的,放心為
評分非常好,大牌值得推薦!
評分一次買瞭很多,評價起來挺忙呀
評分缺點:個彆書上有小瑕疵,
評分很好的
評分不錯,好書
評分版本還算可以,對生活有很多藉鑒。
彩繪全注全譯全解資治通鑒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