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陵著作集:迦陵论诗丛稿(第二版)

迦陵著作集:迦陵论诗丛稿(第二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加拿大] 叶嘉莹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29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43404
版次:2
商品编码:11565910
包装:精装
丛书名: 迦陵著作集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86
字数:32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文学爱好者,普通大众
  《迦陵论诗丛稿》从感性解读经典诗歌开始,实际归结到对诗歌中体现的人生的解读。作者选取的诗人极具代表性,陶渊明回归田园,谢灵运游乐于山林,柳宗元一心为政却仕途坎坷,李商隐陷于政治与家累之间不能自拔。如何追求幸福,叶嘉莹给出以下的答案:
  我常以为,人如果能够在入世法与出世法之中,任择其一而固执之,都不失为一种可羡的幸福。
  如不可能,次焉者虽徘徊于入世与出世的歧途之上,时而入世,时而出世,此一件事入世,彼一件事出世,而却不但没有矛盾抵牾之苦,反有因缘际会之乐,这也不失为获得幸福之一道。
  再次焉者,则徘徊于入世与出世的歧途之上,想要入世,而偏怀着出世的高超的向往;想要出世,而偏怀着入世的深厚的感情,这已经无异于自讨苦吃了。 
  而更次焉者,则怀着出世的向往,又深知此一境界之终不可得;抱有入世的深情,而又对此芸芸碌碌之人生深怀厌倦,不但自哀,更复哀人,这一种人该是最不幸的一种人了。
  
  海报:
  

内容简介

  《迦陵著作集:迦陵论诗丛稿(第二版)》从诗歌触引人生感发的本质出发,对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重要作品如《诗经》《古诗十九首》和重要作家如陶渊明、谢灵运、柳宗元、李商隐作了“传记的”“史观的”“现代的”深入探讨。其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纵观古今、融贯中西的论诗方法及从主观到客观、从感性到知性、从欣赏到理论、从为己到为人的研读态度都可作为读者之借镜。

作者简介

  叶嘉莹,号迦陵。蒙古裔满族人,出身叶赫那拉氏。1924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1950年代任台湾大学教授,并在淡江与辅仁两大学任兼职教授。1960年代应邀担任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后定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曾于1980年代至1990年代再度赴美,在耶鲁大学、印地安那大学讲学,1991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自1970年代末返大陆讲学,先后任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客座教授,1996年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设立“驼庵”奖学金。2008年,荣获中华诗词学会颁发的首届“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2012年6月获聘中央文史馆馆员,2013年荣获由中央电视台、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共同主办的“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

目录

题记 缪钺
简谈中国诗体之演进
中国古典诗歌中形象与情意之关系例说 ——从形象与情意之关系看“赋”“比”“兴”说
谈古典诗歌中兴发感动之特质与吟诵之传统
漫谈中国旧诗的传统
钟嵘《诗品》评诗之理论标准及其实践
几首咏花的诗和一些有关诗歌的话
从比较现代的观点看几首中国旧诗
谈《古诗十九首》之时代问题 ——兼论李善注之三点错误
一组易懂而难解的好诗——以《行行重行行》为例
从“豪华落尽见真淳”论陶渊明之“任真”与“固穷”
从元遗山论诗绝句谈谢灵运与柳宗元的诗与人
说杜甫《赠李白》诗一首——谈李杜之交谊与天才之寂寞
从李义山《嫦娥》诗谈起
旧诗新演——李义山《燕台四首》
李义山《海上谣》与桂林山水及当日政局
后叙——谈多年来评说古典诗歌之体验

精彩书摘

  《迦陵著作集:迦陵论诗丛稿(第二版)》:
  从表面上看来,在这三种诗歌的表达方式中,“比”和“兴”两种作法,似乎都明白地显示了“情意”与“形象”或“心”与“物”之间,有着由此及彼的某种密切关系,而与“赋”之直接陈述者显然有所不同,这种区别是比较明白可见的;至于“比”和“兴”二者,则既然都有着“心”与“物”之间由此及彼的某种关系,而其所用以“比”或“兴”的“物”之形象,在表现效果中又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两种的区别就不像其与“赋”之不同那么易于区分了。所以前人对于“比”“兴”二者之为义,就曾滋生了许多使人混淆困惑的说法,这主要是因为前人欲以政教风化之说来解释被尊称为《诗经》的这本诗歌总集里面的作品,所以不免就牵涉上了许多美刺之意。如果我们不作过多的牵涉,而单纯只就诗歌之艺术表现手法而言,那么也许我们可以为“比”“兴”二者在表现手法方面的差别,提出一些根本的歧异之点来。首先就“心”与“物”之间相互作用之孰先孰后的差别而言,一般说来,“兴”的作用大多是“物”的触引在先,而“心”的情意之感发在后;而“比”的作用,则大多是已有“心”的情意在先,而借比为“物”来表达则在后。这是“比”与“兴”的第一点不同之处。其次再就其相互间感发作用之性质而言,则“兴”的感发大多由于感性的直觉的触引,而不必有理性的思索安排,而“比”的感发则大多含有理性的思索安排。前者的感发多是自然的、无意的,后者的感发则多是人为的、有意的,这是“比”和“兴”的第二点不同之处。所以在理论上说来,“兴”与“比”之不同,原来也该是可以明白区分的。即如《诗经》中《周南·关雎》与《魏风·硕鼠》两篇,前者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水边沙洲上雎鸠鸟的“关关”的叫声,而引发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情意,这种感发,就“心”与“物”之间相互作用之先后而言,自然应该是听到雎鸠鸟的叫声在先,而引发起君子想求得淑女为偶的情意在后,而且这种情意之感发,也应该完全是由于来自外物的直接的感受而引起的。如此则雎鸠鸟之和鸣相应,纵然也许与假想中之夫妇唱随和乐的生活有相似之处,然而此诗中感发之层次既是由物及心,物在先,心在后,而且感发之性质也是以感性的直接感受为主,而并非出于理性的思索安排,因此我们对于《关雎》这首诗,便一定要将之归入于“兴”的作品,而不得归入于“比”的作品。至于《硕鼠》一诗,从开端两句“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看来,虽然似乎也是由外物肥大的老鼠的形象写起,可是从下文的“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的叙述来看,则其全诗所写的原来乃是对于剥削者的怨刺。这种情意是明显可见的,而其开端所写的“硕鼠”的形象,则正是诗人对于剥削重敛者的拟比。也就是说当诗人写出“硕鼠”的形象时,他心中早已有了要将之比拟为剥削重敛者的这种情意。所以就感发之层次而言,这首诗可以说是由心及物,心中之情意在先,物之拟比在后,而且其感发之性质乃是有着理性之安排思索的,是人为的,有意的。所以尽管此诗也是从“硕鼠”之外物的形象开端,我们却决然要将之归入于“比”的作品,而不得归人于“兴”的作品。
  ……

前言/序言







迦陵著作集:迦陵论诗丛稿(第二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迦陵著作集:迦陵论诗丛稿(第二版)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迦陵著作集:迦陵论诗丛稿(第二版)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迦陵著作集:迦陵论诗丛稿(第二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都是2版,装帧精美,字号合适,便宜的时候没买,这次满减收了算了。可惜有一套是平装,且还差3本,装帧封面不统一。

评分

叶嘉莹先生的讲演录,京东搞活动买的,没有买的第一套书折扣力度大,好赖还有折扣,多读书,读好书!

评分

在读书声里没有无聊,在世事纷扰中自有桃源。

评分

书籍价格很贵,但是看到叶嘉莹先生的辛苦与奉献,还有那些爱好古典诗词的学人的热心,觉得很值,《唐宋词十七讲》值得细细品读。

评分

比如,有读者为其爱女寻觅13岁的生日礼物,苦觅多时选择了《幽雅阅读》,希望丛书“所带来的精神感悟可以启发她在中学开始之际就去学会思恋人文根本,思考价值取向,思辨社会大千”;有S君初恋女友负笈美国,从硕士到博士,乐而忘返,令留守在国内的S君焦虑不已,佳人却终因《幽雅阅读》心生归意:“我该回国了。……我需要山静日长的生活”;丛书被诸多爱书人誉为“享受精神慰藉获得灵魂升华的高雅之作”;丛书在某网站被高价出售;当然,更有许多读者对丛书提出了不少建议。

评分

叶嘉莹大师的著作集超值拥入!

评分

书不错,喜欢文史的朋友可以看看!!

评分

奥古斯特·斯特林堡(1849—1912),瑞典作家,瑞典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瑞典的国宝,世界现代戏剧之父。生于斯德哥尔摩一个破产商人家庭。1867年考入乌普萨拉大学。他在大学时期开始写作剧本,其中反映冰岛神话时期父女二人在宗教信仰上发生冲突的剧本《被放逐者》得到国王卡尔十五世的赞赏,受到召见,并获得赏赐。当过小学教师、报社记者,后在皇家图书馆当管理员。

评分

我也还,我还没看懂他到底在讲什么,不过整本书还不错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迦陵著作集:迦陵论诗丛稿(第二版)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