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1930年生于山东省滕州市,师从夏承焘先生,专治词学与两宋文学。先后出版《辛弃疾论丛》《苏轼选集》《苏轼文学论集》《宋词三百首新编》等专著十余部。
上彊村民(1857——1931),本名朱孝臧,清代词人,字古微,后改名祖谋,号沤尹,又号彊村,归安(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光绪九年(1883)进士,改庶吉士。历任国史馆协修,会典馆总纂总校,侍讲学士,擢礼部侍郎。光绪三十年(1904)出任广东学政。后因故辞官,归隐于苏州。工诗词,通格律,著有《彊村语业》等书。又曾编刻《彊村丛书》二百六十卷,汇集唐、五代、宋、金、元人词总集五种,宋词别集一百十五种,馀为唐及金、元词别集。其中,他于1924年编定的《宋词三百首》,是目前同类作品中较具代表性、较精到的选本。
说实话,一开始对这本《国民阅读经典:宋词三百首(精)》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我习惯了网上随便搜搜就能找到各种诗词,总觉得实体书的意义不大。但是,当我拿到这本厚实的书时,我才意识到自己错得有多离谱。书的包装就很用心,外面套着一个保护套,拆开后,是一本素雅的硬壳精装本。翻开第一页,扑面而来的古韵气息就让我心生喜爱。 我喜欢它里面的字号大小和行间距,读起来非常舒服,不会觉得拥挤,也不会有盯着屏幕过久的那种疲劳感。而且,它还附带了非常详尽的注释,很多我以前不理解的典故、词语,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清晰的解释,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对宋词只是“略知一二”的普通读者来说,实在是太有帮助了。不像某些版本,只是把词抄下来,完全不顾读者的阅读体验。这本书真的是把“精”字做到了极致,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出版方的用心。
评分这次终于下定决心,把这套《国民阅读经典:宋词三百首(精)》捧回家了,之前一直犹豫,总觉得宋词离我的生活有点远,怕自己读起来晦涩难懂,沦为束之高阁的摆设。可事实证明,我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收到书的那一刻,就被它厚实的质感和雅致的设计吸引住了。内页的纸张泛着柔和的光泽,印刷清晰,排版疏朗,光是翻阅,就有一种沉浸其中的宁静感。我尤其喜欢它选用的字体,古朴而不失灵动,读起来格外顺畅。 第一首词,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刚读出口,脑海中便轰然展开一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气势,仿佛穿越了千年,直接击打在心头。我不是学历史的,但词中的豪情壮志,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了英雄人物的叱咤风云,也道出了岁月无情的感慨。读到“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又忍不住一阵心酸,那是对人生际遇的无奈,也是对往昔的追忆。这本《宋词三百首》,不只是简单的文字堆砌,而是把词人跌宕起伏的心境,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我面前。
评分我一直认为,好的书籍不仅仅是内容本身,更在于它如何呈现内容。这本《国民阅读经典:宋词三百首(精)》就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收到书的那一刻,我就被它的外观所惊艳。外封设计简约大气,没有一丝多余的装饰,却有一种内敛的奢华感。翻开书页,一种淡淡的墨香扑鼻而来,让人心生安宁。纸张的质感非常好,厚实而有韧性,触感温润。 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的排版设计。每一首宋词都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留白恰到好处,仿佛是为了让读者能够在这有限的空间里,尽情地舒展思绪,与词人的情感共鸣。而且,它还在词的下方配有简洁明了的注释,对于那些生僻的字词或典故,都给出了非常准确的解释,这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我能够更加专注于词本身的美感和意境。这本书,就像一位温柔的向导,引导我走进宋词的殿堂,感受那份穿越千年的情怀。
评分入手这本《国民阅读经典:宋词三百首(精)》,纯粹是因为一直以来对宋词的朦胧好感。我不是文学专业人士,只是一个普通上班族,平时接触到的更多是快餐文化,但内心深处总有一块地方,渴望着一些更具深度和韵味的东西。这本宋词集,就是我寻觅已久的“那一抹颜色”。首先,它的装帧质量绝对是值得称赞的。拿到手里,能感受到它的厚重,封面采用了那种温润的触感材质,拿在手上很舒服。 我特别喜欢它提供的注释和简析。有些词句,单凭自己理解,很容易产生偏差,或者错过了词人寄寓其中的深层含义。这本书的注释非常清晰,而且赏析部分也写得鞭辟入里,能够帮助我从历史、文化、情感等多个角度去理解一首词。比如,读到柳永的一些词,结合了注释和赏析,我才真正明白了他笔下那些市井风情和儿女情长的背后,其实也蕴含着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有血有肉的故事,有情有意的表达。
评分我一直是个对古典诗词情有独钟的人,尤其偏爱宋词那种婉约细腻、情景交融的独特韵味。这次购入的这本《国民阅读经典:宋词三百首(精)》,真是让我爱不释手。它的装帧设计堪称艺术品,封面古朴典雅,采用的是那种非常有质感的硬壳封面,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非常有分量。打开后,扉页上的烫金花纹更是锦上添花,显得尤为精致。内页的排版也做得十分用心,每一首词都配有详细的注释和赏析,对于我这样并非科班出身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 我特别喜欢词后面的赏析部分,它不仅仅是简单地解释字面意思,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词作的意境、情感以及创作背景,让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词人的心路历程。比如,读到李清照的《声声慢》,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开篇,配合着赏析中对她晚年颠沛流离生活的描述,我仿佛能感受到她那种刻骨铭心的孤独与悲伤。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宋词集,更像是一本带领我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的桥梁,让我得以窥见那个风雅时代的点点滴滴。
评分书很好,喜欢中华书局的书
评分过年送给小朋友,还不错。
评分唐诗、宋词、元曲各擅一代文学之胜,形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座高峰。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新体抒情诗,产生于唐,繁衍于五代,大盛于两宋。词又称“诗馀”、“长短句”有固定的词牌。风格独特:一是合音律;二是含蓄。“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诗之意阔,词之言长”。宋词的发展,经历了以晏殊、欧阳修为领袖的北宋时期,以苏轼为代表的南宋时期。风格流派以婉约、豪放二派为主。婉约派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使人莫名的惆怅;豪放派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令人何等的激昂!《宋词三百首》为词学大师朱孝臧(又号彊村)选编,是流传最广的、影响最大的宋词选本。初版于民国甲子年(1924年),录词人88家词300首,后唐圭璋笺注本)(1934年)删词人6家词28首,另增11首,只存词283首,后又增补2首,共为285首。本书提供了三个版本为《宋词三百首》之全本![
评分特别喜欢苏东坡的词,豪放大气;还有辛弃疾,一读他的词就宛如看到了铁马金戈的战争场面。很喜欢!
评分非常喜欢的产品值得推荐
评分这本书,错别字不少呀,主词里还没发现,注解小注里错的很多。三月七印成三月三,螺师店印成螺丝店,无语了
评分孩子很满意。。。。。。。。。。。。。。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喜欢京东自营的产品,为京东快递小哥哥点赞!书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