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9
一本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的读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维度与领域的拓展》是南京政治学院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理论”研讨会的论文汇编。来自高校、党校、社会科学院、党政研究部门和军队院校的“五路大军”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这一主题,分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全社会核心价值观与各个领域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衔接等,从不同纬度和领域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阐述。是一本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的读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论研究
进一步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根据和基本
思路陈锡喜傅艳蕾何红莲(3)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点思考顾钰民
当下中国价值焦虑的原因探讨郝宇青吴文俊
唯物史观原则与价值观问题黄力之
多元社会离不开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周锦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建构研究周中之
社会主义价值诉求再追问轩传树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以文化与中华文化视角的分析高福进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根本依据徐国民
从“中国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
实现李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华建宝
共产党政治核心价值的历史变迁与现实启示上官酒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研究
儒学精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及其
应用邵龙宝(12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三个精神支点袁秉达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思考王联斌马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与客体向度及其培育刘芳
德治·法治和民治
——散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陈彬韩狄明
当代社会核心价值观建构比较研究蒋瑛
目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维度与领域的拓展“精神太阳”:意识形态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李海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础:行政组织文化
重塑刘兰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维度分析翟桂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制度之维罗会德
内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
问题刘泽雨
政治包容的缺失及其建构
——基于政治价值视角的分析张弓
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孙柳
法治视野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蔺春来
尊法意识的培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
要求郭玉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多元文化土壤张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生活场景苏杨珍王建华
核心价值观培育须廓清历史虚无主义王建国
和谐社会正义建构的两个价值维度
——以现代西方价值危机为鉴马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明理践行机制王天恩
中层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析徐远申
“中国梦”语境下青年价值观整合探析卢杨
消费主义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王亚南
论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培养路径李秀芳王鑫
高校大学生与社会思潮影响机制研究陈海青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研究
军队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发挥表率
作用罗建林李黎(351)
新形势下培育和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
思考张明
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强化官兵的理想
信念邬沈青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引领官兵成长张德松潘学萍
革命军人忠诚于党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
基本军事制度杜萍印言蹊
忠诚于党的培育路径刍探李放晓
重视发挥先进军事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
引领作用唐芳
论军人核心价值观中的影视化育徐颖
立足三问提升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张雪梅
弘扬我军价值观教育的独特优势与优良
传统何燚张华军
论青年官兵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张磊
后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本理论研究
进一步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理论根据和基本思路陈锡喜傅艳蕾何红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中存在诸多分歧,主体定位是一个重要方面,突出地表现在“国家要求”与“公民诉求”之间的争论,亦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应该反映国家对公民的要求,还是公民对国家的诉求。确切地说,当前凝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一个选择难题是,“国家需求”与“公民诉求”何者应优先考虑和满足?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提出了三方面的“倡导”,学界又把它们分别解释为对“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的要求。然而,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分在如此宽泛的三个层次,如何体现“核心”?又如何统一?欲化解上述两个矛盾,可以通过厘清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进而形成进一步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思路。
一、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同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提出过如下三个判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这些判断的提出,不仅对揭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明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而且对凝练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凝练概括,还是培育践行,只有提高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层面,才可能在纷繁的分歧中寻找出可能的思路。
进一步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根据和基本思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维度与领域的拓展(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在西方近现代思想史上,关于意识形态问题,曾经出现过不同的态度,从强调意识形态,到鄙视意识形态,到“意识形态终结”论,再到意识形态问题重新获得重视。在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也经历了从强化意识形态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到“淡化”、“边缘化”甚至“去意识形态化”,再到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各类社会问题背后存在意识形态的必然性和重要性的变化。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把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并强调由于意识形态反映不同的阶级利益,因此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甚至对立的意识形态。这对动员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起来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进入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晚年为强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尖锐性,并给“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提供理论根据,便不断突出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导致以意识形态划线,并强调“在上层建筑其中包括各个文化领域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为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邓小平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并强调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世纪之交,为了适应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江泽民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提出了“发展先进文化,支持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意识形态工作方针。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意义在于:
首先,把意识形态同价值观直接联系起来,更明确地表达了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事实上,不管历史上对意识形态存在怎样的理解或取怎样的态度,意识形态所要表达的,最根本的,是价值观。当然,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理论形态,需要论证,具有逻辑。那么,对一个阶级来说,在将自己的价值观上升为理论体系即意识形态时,最根本的是做什么样的论证呢?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揭示了这一论证的本质,即:“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的阶级,即使它的统治要求消灭整个旧的社会形式和一切统治,就像无产阶级那样,都必须首先夺取政权,以便把自己的利益又说成是普遍的利益,而这是它在初期不得不如此做的。”“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4—85页。
于是,在马克思的视阈中,意识形态的本质就是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它反映的是对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价值取向,即对自己所追求利益的必然性、合理性和合目的性所做的理论论证。而且,意识形态在表达利益关系时,最根本的特性是:把某种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这体现了意识形态在内容和形式之间的矛盾统一,即内容上都反映一定的阶级或集团利益,具有特殊性,而在形式上又需要表达为共同利益,具有普遍性。当然,无产阶级同剥削阶级在意识形态的内容和形式的矛盾问题上,有根本的区别:剥削阶级构建“虚假的意识形态”,即用形式上“虚幻”的利益普遍性,来掩盖其实质内容上的利益特殊性;而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以及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无产阶级历史地位的科学揭示,旗帜鲜明地表达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同资产阶级利益的冲突性,同时指出自己所代表利益在本质上和长远意义上对人类解放所具有的普遍性。当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应该逐步实现其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直接统一,即表达自己所代表利益不仅在长远意义上,而且在现实上的普遍性,以使自己不断获得长期执政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资源。
其次,强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在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以及应对全球化形势的实践。
评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必须面对以下三个基本的事实判断:其一,中国对经济全球化的融入,使中国面对的意识形态问题趋于复杂化;其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法制的发展,使人们思想活动和价值观念趋于多元化;其三,信息技术、网络和媒体的发展,为上述意识形态的复杂化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而这三个基本事实判断又蕴涵着两个内在的深刻矛盾:其一,社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是必然趋势,但党必须坚持自己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一元化,否则,将失去党在政治上的统一并进而失去对社会的引领作用,因此,党必须处理好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与社会思想的多元化之间的关系。其二,经济全球化和经济的市场化,使大多数人重物质利益轻精神追求,从而对意识形态采取淡化的态度,但是,各种社会生活中所涉及的意识形态问题却越来越凸显,如实用主义、相对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观念,在深刻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
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既可以扭转“淡化意识形态”或“去意识形态”的趋势,又可以避免回到“泛化意识形态”或“强化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的局面,从而能以此在价值观的层面上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理性进行有效的辩护,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维护党的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进而维护党的执政地位。
……
2013年7月6日,由南京政治学院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和南京政治学院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心具体承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理论研讨会,在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成功召开。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李琪副部长、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沈国明书记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上海市人大、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和军队院校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2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这一主题,从不同维度和领域进行了集中研讨交流。李琪副部长在致辞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价值观思想,分析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当代特征,对上海市社会科学界“五路大军”(高校、党校、社会科学院、党政研究部门和军队院校)对上海理论建设的贡献予以充分肯定;沈国明书记作为法学专家,着力阐述了价值观培育与法治的内在关联;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郭庆松副校长阐述了地方党校与军队党校的共性,特别是在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核心价值观培育等方面需要加强交流和借鉴的意义。与会学者认为,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抽象和深化,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指引。同时认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开放的进行时状态。它给我们提出新的任务,就是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维度和领域,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与会学者发挥自己的研究专长,分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全社会核心价值观与各个领域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衔接等进行了研讨,较好地开拓了视野。
会议从不同维度分析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及其意义。认为在核心价值观凝聚中军队已经走在全社会前列,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集中反映了我军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属性和特点,其中党军关系的定位在社会关系中居于首要和核心位置,既是核心价值观以及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定海神针”,也是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根本路径和方向指导。会议认为,批判军队国家化、非党化和非政治化的思潮,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党性原则是理论界各路大军在核心价值观培育中要共同坚持的原则。《文汇报》、《社会科学报》、《探索与争鸣》、《党政论坛》等报刊对会议情况和研究成果做了集中报道,相关研究成果受到理论界的广泛关注。
前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维度与领域的拓展此次会议的召开,是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多年来重视运用上海理论界优势平台提升教学科研水平的一个缩影。上海校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具有与上海理论界长期密切协作的优良传统,参加了包括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上海市哲学学会、上海市经济学会、上海市政治学会、上海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上海市党史学会等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团体在内的几乎所有理论界学术活动,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领导,在多个场合强调上海理论界五路大军联合作战的优势和肯定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作为军队院校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上海市2011年首次推出的《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1年度报告》,将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状况与上海高校、党校和上海科学院并列一道做了详细介绍;2012年度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报告的上海校区部分同样也浓笔重彩,充分反映和展示了上海校区所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我们相信,随着上海校区与上海理论界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交流互动的不断加强,校区的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一定能迈上一个新台阶,同时也必将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编者
2014年7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维度与领域的拓展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维度与领域的拓展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维度与领域的拓展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