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代書目題跋叢書(第四輯):群碧樓善本書錄·寒瘦山房鬻存善本書目》包含《群碧樓善本書錄》、《寒瘦山房鬻存善本書錄》及"補遺",清末民初江南藏書傢鄧邦述所撰。《群碧樓善本書錄》六捲,為民國十六年(1927)鄧邦述嚮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讓售藏書時所編。《寒瘦山房鬻存善本書錄》七捲,為鄧邦述鬻書後,根據寓中遺存之書編成。均詳記捲數、冊數、作者、行款、藏書印,後綴鄧氏題跋。各書原有藏傢題跋、標記、小注、藏章及位置等,亦一一記錄,為後人版本調查與鑒定提供依據。
碧雲集三捲 二冊
評分答禮,頗有風度。多讀書,可以讓你多增加一些課外的知識。培根先生說過:“知識
評分自晚明至清,海內藏書傢必推江浙,而江寜故傢文物掃地已盡。鄧氏之藏輒以自豪~
評分周易兼義九捲 十冊
評分老子庸齋口義二捲 二冊
評分說無論自己閱讀傢人閱讀,收藏還是送人都非常有麵子的說,特彆精美;各種十分美
評分《中國曆代書目題跋叢書(第四輯):群碧樓善本書錄·寒瘦山房鬻存善本書目》包含《群碧樓善本書錄》、《寒瘦山房鬻存善本書錄》及"補遺",清末民初江南藏書傢鄧邦述所撰。《群碧樓善本書錄》六捲,為民國十六年(1927)鄧邦述嚮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讓售藏書時所編。《寒瘦山房鬻存善本書錄》七捲,為鄧邦述鬻書後,根據寓中遺存之書編成。
評分鄧邦述(1868-1939),字孝先,號正闇,又號漚夢詞人,晚號漚夢老人、群碧翁,江寜(今南京)人。年17隨父鄧嘉縝入黔,讀書省城。光緒二十四年(1898)進士,二十七年人湖北巡撫端方幕,三十一年端方奉派為齣國考察憲政大臣,鄧邦述作為隨員同往歐美考察。第二年六月迴國,即參與新官製的厘訂之事。三十三年,東三省總督徐世昌奏調鄧邦述前往東北,同年十一月徐世昌奏保他署理吉林省交涉司使。宣統二年(1910)五月,鄧邦述任吉林民政司使,宣統三年十一月解職。民國元年年底奉派為東三省鹽運使,幾個月後即行去職,改應趙爾巽聘為清史館纂修。1918年他作為江蘇省代錶參加安福國會。1921年夏南歸,移居吳縣。一度因傢境睏難,到南京與南昌謀事。抗戰期間避難於鄧尉山中,直至1939年去世。
評分【産品特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