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懷古:24首琴麯麯譜加彈唱

弦歌懷古:24首琴麯麯譜加彈唱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汪鐸 編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華僑齣版社
ISBN:9787889232821
版次:1
商品編碼:11481756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2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弦歌懷古》由中國華僑齣版社齣版。

精彩書摘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為什麼要說“每十分之一”?又是什麼東西的十分之一呢?

評分

  解答這些問題的關鍵就在“阿格裏戴可美特”這個詞的意義。塔西佗並沒有解釋這個名稱。有人推測這個詞可能代錶占據這片土地的是有十個族的部落。不過,“戴可美特”這個詞並不是“十”的屬格,而是“十分之一”的屬格,因此“阿格裏戴可美特”不是“十個族的土地”,而是“每十分之一的土地”。

評分

  根據曆史學傢的意見,“阿勒曼尼”這個詞的意思是“一群血統不同的人”。換句話說,他們不像黑森地區的卡蒂人(Chatti)、俄羅斯南部的哥特人,或是意大利的倫巴底人一樣屬於特定的部落。他們不是某個英明國王手下的徵服者,也不是整個民族一同遷來阿勒曼尼。這些人是個彆或三兩成群來到這裏開墾,時間可能還在塔西佗之前,後來他們成為阿格裏戴可美特人。

評分

  塔西佗的《日耳曼尼亞誌》中並沒有這個部落。羅馬人於4世紀用“阿勒曼尼亞”(Alemannia)來稱呼萊茵河與多瑙河之間,也就是羅馬行省中的日耳曼尼亞與雷蒂亞之間的地區,住在阿勒曼尼亞地區的人也就稱為阿勒曼尼人。不過黑森(Hesse)和德國西南部鄰近地區在1世紀時不是稱為阿勒曼尼亞,而稱為“阿格裏戴可美特”(Agri Decumates),也就是“十分之一之地”。公元98年,塔西佗在書中提到這片土地原本屬於厄爾維幾人,後來從高盧來瞭一些“野蠻的流浪漢”,占領瞭這片土地。他們完全不管土地所有權或法律糾紛,自顧自地開始墾荒或整地,畜養牲口或種植農作物。

評分

評分

評分

琴是漢族傳統樂器,近代稱七弦琴或古琴,古代則直稱為琴。琴的名稱最早見於春鞦末期的《詩經》,其産生遠在《詩經》成書之前,至少已有二韆多年的曆史。在古琴音樂的發展過程中,保存下來大批的琴麯和琴歌。琴麯發展瞭樂器的獨奏性能;琴歌則以歌唱為主,用琴來伴奏。兩者各有其藝術特色。

評分

評分

個人比較喜歡,內容雖然簡單,但是配的CD很好,聽著這樣的音樂覺得心裏很安靜,書裏的譜也是書法抄寫的,感覺很好。推薦。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