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民,1962年11月生於山東青島,分彆於1983年、1988年、2001年畢業於山東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和南開大學。2001-2003年在天津大學博士後流動站從事博士後研究。現為暨南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廣東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第6屆特約研究員兼體製改革組召集人。2007年受威廉姆森(Oliver E.Williamson)教授擔保赴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剋利分校哈斯商學院作為期18個月的訪問研究。主要研究方嚮為企業理論與企業製度、資本結構與公司治理、比較製度分析等。曾在《經濟研究》、《中國工業經濟》和《經濟學動態》等學術期刊發錶多篇有影響的論文,被轉載、引用數百次,參與撰寫的《公司治理》一書獲第11屆孫冶方經濟學奬和天津市優秀社科著作特等奬。
評分書店看上瞭這本非常好的書,一直想買可惜但是太貴又不打摺,迴傢決定上京東看看
評分品相不錯。速度快。這個確實可以。
評分第三章 烏桓族的興衰及其與中原王朝的關係
評分南宋偏安,江南佛教雖仍保持一定盛況,但由於官方限製佛教的發展,除禪、淨兩宗外,其他各宗已日益衰微遠非昔比。禪宗不立文字,不重經論,因而在會昌禁佛和五代兵亂時所受影響較小。淨土宗強調稱名念佛,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名號,簡單易行,且北寜以後禪教僧人又多歸宿淨土,故能綿延相續,直至近世,仍基盛行。
評分《隋唐佛教史》和任繼愈先生主編的《中國佛教史》三捲同源,體例統一,值得收進。它介紹瞭隋唐時期的佛教史,通過各種示例讓我們更加細緻的瞭解那個年代的佛教史什麼樣子。主要內容包括:隋朝社會和佛教;隋朝的佛教宗派;唐朝社會和佛教;唐朝的佛教宗派等。
評分清朝宮廷佛教文物
評分隋唐佛教的興盛繁榮,除得力於佛教本身在南北朝所奠定的穩固基礎外,更有賴於國傢的統一強盛及護持提倡。隋朝高祖文帝即位後(五八九至六零零),立即廢止北周毀佛政策,下詔修建寺院、重整經像、設“五眾”及“二十五眾”宣講佛教義理,更以大興善寺做為譯經的中心,計其一生緻力於佛教的推廣,所度僧尼達五十多萬人,修建寺院三韆多所,立塔一百一十座,寫經十三萬捲,佛教在隋文帝時代的盛況可見一斑。
評分第一節統一的隋王朝和佛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