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努爾人》中,埃文思-普裏查德通過對一非洲部落政治製度的田野研究,提齣瞭一個挑戰性的問題:在一個沒有國傢和政府統治的群體中,社會是如何組織起來的?
《漢譯人類學名著叢書·努爾人:對一個尼羅特人群生活方式和政治製度的描述(修訂譯本)》是現代人類學史上最著名、最具有代錶性的典範作品之一。《努爾人》的經典性一方麵體現在其主題上,它開創瞭一部民族誌專門討論一個主題的先河;另一方麵體現在其方法論上,它集中在一個具體的社會裏展開結構分析。這兩方麵均對今後人類學的研究範式産生瞭深遠的影響。
內頁插圖
目錄
插頁圖目錄
地圖及文中圖錶目錄
序
導論
第一章 對牛的興趣
第二章 生態特徵
第三章 時間和空間
第四章 政治係統
第五章 世係群係統
第六章 年齡組係統
索引
譯後記
精彩書摘
通過收養,丁卡男子們被移植到其俘獲人的世係群之中。他們沿著這個世係群來上溯祖輩,直到這個世係群的始祖,而他們自己則成瞭這個世係群的一個新的生長點。這種融閤是徹底的、終極性的。這個世係群的神靈成瞭他們的神靈,它的鬼魂成瞭他們的鬼魂,它的長矛名和尊稱成瞭他們的象徵。實際上,如果不在一個努爾村落或營地裏住上很長時間的話,要想弄清誰是純粹的努爾人齣身誰不是純粹的努爾人齣身幾乎是不可能的。曾有數星期,我一直以為一些人是真正的努爾人,然而他們卻是被俘丁卡人的後裔,因為對於一個其丁卡祖父被收養到一個努爾世係群中的人來說,他認為自己在這個世係群中的成員身份與那個其祖父收養瞭他的祖父的人是相同的,而且,這個世係群的其他成員以及那些不是該世係群成員的人們也是這樣看待他的。因而,當一個人給齣的繼嗣關係是從E經D和C而來,另一個人所給齣的繼嗣關係則是從E經J和K而來時,人們便會很自然地認為D和J乃是E的兒子。事實上,J是一個被收養到這個世係群中來的被俘丁卡人,如果不是有人自願提供這一信息——這在努爾地區是最不可能發生的事——的話,人們是沒有任何辦法瞭解到這一點的。而且,去問那些外來人他們的祖先是不是被俘的丁卡人也是不禮貌的,即便他們是丁卡齣身,他們也不願意這麼說。當然,你總可以去問彆人,但是,隻有那些與之是同一世係群成員的人纔可能對其世係齣身完全瞭解。不過,這些人很可能不會告訴你這個人是否是丁卡齣身,因為與一個外人相比,這個人乃是他們的父係親屬。
在所有部落中,大量的丁卡人被通過收養的方式納入到努爾人的世係群中來。就像我們將要在後麵提到的那樣,被收養的丁卡人及其後裔可以通婚到各個旁係世係群中去,所以,如果要把他們說成是被收養到氏族中去就不確切瞭。可能大多數被俘的丁卡人都被收養到努爾人的世係群中去瞭,但也有許多丁卡世係群傳自於那些齣於自己的自由意願而到努爾地區定居的人,這些人之所以自願到努爾地區來定居,要麼是為瞭逃避主要因努爾人的襲擊而在他們本地引起的飢荒,要麼是為瞭探訪被俘的姐妹,或者是為瞭迴到努爾人襲擊時把他們從中攆走的那些地方重新安居。這些移民平平安安,不受任何騷擾,努爾人允許他們按照自己的選擇來定居或迴到他們的丁卡地區。結果,一個決定在此定居的丁卡人就成瞭某個努爾人的紮昂2;和冉德(rande),前者的意思是他的丁卡人,後者的意思是他的人,如果他錶現齣對自己新傢的忠誠與依戀,這個努爾人便會送給他一頭公牛,還可能送給他一兩頭奶牛。有人對我說,如果這傢努爾人有一個女兒目盲或跛足,沒有任何努爾人會打算娶她做新娘,這傢人甚至可能會把這個女兒送給他做妻子,而他無須支付聘禮。常常會有一個寡婦與這樣的丁卡人非法住在一起,這樣一來,從做飯、持傢及配偶這個意義上來看,他就得到瞭一個“妻子”。即使她可能為他生下的孩子們不被算作他的後代,他也能得到他們的情感關懷。如果一個丁卡人在他姐妹的丈夫傢中定居下來,後者便會送給他一兩頭奶牛,錶示承認這種姻親關係。
在努爾人所侵占的地方,當初一定生活著一小群一小群原本是丁卡人的居民,他們嚮努爾人屈服,放棄瞭自己的語言與習慣,接受瞭努爾人的語言與習慣。無論如何,在所有的部落中,現在都存在著許多小型的丁卡世係群,不少村落常常以這些世係群來命名。在我大部分時間所在的那兩個社區——雅剋瓦剋營地和尼溫尼村落——中,這樣的世係群在數量上占有很大優勢。關於這些世係群被組織到部落中支配氏族的世係群網絡中去的方式,我們將在接下來的兩節中加以討論。
在我們就丁卡人相對於努爾人的地位問題所做的描述中,已經顯露齣一些特點,我們在這裏總結如下:(1)紮昂,即丁卡人,有著許多意思:努爾人經常去襲擊的任何外族人;住在丁卡境內,被努爾人所襲擊的丁卡人;在努爾地區或其邊界上未被並入到努爾人領地中去的小塊土地上的丁卡人;最近的丁卡移民;某些據說有丁卡血統的氏族,如嘎特乾柯氏族;那些除瞭血統齣身以外,在各個方麵都已變成努爾人的小型丁卡世係群成員;被收養的丁卡人的後裔;被收養的丁卡人。人們隻能從其上下文以及努爾人在講到這一詞語時所使用的語氣來判斷他們為之賦予的意義是什麼。(2)隻有那些被看成是努爾部落成員的丁卡人纔是與本討論有關的對象。他們的身份地位與産生這些身份地位問題的社會狀況有關,不能固定僵化地予以界定。
……
《一個尼羅特人群的生活方式與政治製度的描述》 引言 本書聚焦於居住在非洲東北部,橫跨白尼羅河兩岸的努爾人,深入剖析其獨特而復雜的社會結構、政治組織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作為人類學研究的經典之作,本書不僅為理解努爾人這一尼羅特語族群落提供瞭詳實的研究成果,更在群體組織、權力分配、法律體係以及社會變遷等宏觀議題上,展現瞭深刻的洞見,為理解人類社會的多元性與復雜性提供瞭寶貴的範例。本書的修訂譯本,旨在以更清晰、更貼近原文的語言,嚮讀者呈現埃文思-普理查德(E. E. Evans-Pritchard)教授畢生研究的精華。 第一部分:社會結構與宗族體係 努爾社會的基石是其高度發達的宗族體係。與其他許多以親屬關係為紐帶的社會不同,努爾人的宗族並非僅僅是血緣關係的簡單集閤,而是一個動態的、具有政治功能的組織。本書將詳細闡述努爾人的世係劃分,從最基本的傢庭單元,到龐大的部落聯盟,層層遞進,揭示其嚴密的等級結構和相互製約的機製。 父係宗族: 努爾人的宗族組織以父係為基礎,強調父子相傳的血緣關係。每一個努爾人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宗族體係中的位置,以及與他人之間的親屬關係。這種清晰的血緣認知是維係社會秩序和處理日常事務的重要依據。 世代劃分(Generations): 努爾人的宗族體係中,一個核心的概念是“世代”。雖然並非嚴格按照實際年齡來劃分,但“世代”的概念象徵著血緣的遠近,也影響著社會地位和權利的分配。例如,年齡相近但屬於不同世代的人,其社會互動和權力關係可能存在顯著差異。 宗族的分支與聯閤: 努爾社會的宗族並非僵化的實體,而是不斷分化與聯閤的動態過程。當人口增長或麵臨外部壓力時,宗族會自然分裂;而當需要共同應對外部威脅或進行大規模的經濟活動時,不同宗族又會為瞭共同利益而聯閤。這種“分而治之”與“閤而用之”的策略,構成瞭努爾社會強大的韌性和適應性。 政治功能: 努爾人的宗族不僅僅是血緣單位,更是重要的政治單位。宗族的領導者(通常是長老)在處理內部糾紛、組織集體行動、對外談判等方麵發揮著關鍵作用。宗族之間的聯盟與對抗,是理解努爾政治格局的切入點。 “部落”的概念: 努爾人的“部落”概念,並非我們通常理解的國傢或民族實體,而是一個由眾多宗族聯閤而成的政治聯盟。部落的形成往往是為瞭共同防禦或經濟利益,其邊界和穩定性也隨情況而變。本書將細緻描繪不同部落的組成、運作方式及其在整個努爾社會中的地位。 第二部分:政治製度與權力結構 努爾人的政治製度,尤其體現在其“無政府”狀態下的社會秩序維持方式,是人類學研究中的一個獨特範例。本書將深入探討努爾人如何在沒有中央集權式國傢的情況下,通過一套復雜的社會機製來管理社會,解決衝突,以及維護和平。 “無政府”的定義: 努爾社會缺乏一個明確的、集中的政治權威,沒有國王、政府或強製性的警察力量。然而,這並非意味著混亂無序,而是說其秩序是通過一套非正式但有效的機製來維持的。本書將澄清“無政府”在努爾語境下的真正含義,挑戰瞭我們對政治組織的傳統認知。 “豹皮”與“長者”: 在努爾社會中,權力的分配並非基於職位,而是更多地依賴於年齡、聲望、財富以及在宗族中的地位。本書將重點介紹“豹皮”(Leopard-skin chief)這一獨特的社會角色。豹皮並非世襲的統治者,而是在特定的衝突事件中,扮演仲裁者、調解者和象徵性領袖的角色。他們通常由一些德高望重、經驗豐富的長者擔任,其權威來自於社會對其智慧和公正的認可。 “部落年齡體係”: 努爾人存在一種非正式的“部落年齡體係”,通過一定的儀式和年齡段的劃分,將同代人組織起來,形成一種跨越宗族界限的社會群體。這些群體在戰爭、狩獵、經濟活動等方麵發揮重要作用,也成為社會動員的重要力量。 衝突與復仇: 努爾社會中的衝突,尤其是由財産(如牛)或人身傷害引起的血親復仇,是社會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然而,努爾人發展齣瞭一套復雜的習俗和程序來管理和限製復仇,使其不至於失控,並最終導嚮和解。本書將詳細闡述復仇的起因、過程以及化解機製,展現其獨特的法律觀念。 “領土”與“社會領域”: 努爾人的政治組織並非嚴格按照地理“領土”來劃分,而是更多地以“社會領域”為基礎。這意味著一個人效忠的對象,可能更多地是其宗族、親屬群體,而不是一個固定的地理區域。這種“社會領域”的概念,使得努爾人的政治聯盟更加靈活,但也帶來瞭理解其政治結構的復雜性。 第三部分:日常生活與經濟活動 本書還將深入描繪努爾人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從傢庭生活、宗教信仰到經濟活動,展現一個生動而完整的社會畫捲。 婚姻與傢庭: 努爾人的婚姻製度,特彆是以牛為核心的“嫁妝”(bridewealth)製度,對傢庭結構、財産繼承以及社會地位有著深遠影響。本書將探討不同類型的婚姻,傢庭內部的權力關係,以及女性在努爾社會中的地位。 宗教信仰與儀式: 努爾人信仰一個至高神“庫瓦斯”(Kwoth),並崇拜一係列的“神靈”(spirits),這些神靈與自然現象、祖先以及特定的群體緊密相連。本書將詳細介紹努爾人的宗教儀式、祭司的角色,以及宗教信仰如何在社會生活中發揮作用。 經濟基礎: 努爾人的經濟生活主要圍繞畜牧業展開,尤其是對牛的飼養。牛不僅是主要的財富來源,也是社會地位、婚姻交易和儀式活動的中心。本書將深入分析努爾人的放牧方式、季節性遷徙,以及與農業、漁業等其他經濟活動的相互關係。 物質文化: 從住所的搭建,到服飾的製作,再到工具的運用,本書也將勾勒齣努爾人豐富的物質文化。這些物質形態不僅反映瞭他們對環境的適應,也承載著深刻的文化意義。 結論 《一個尼羅特人群的生活方式與政治製度的描述》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人類學著作。通過對努爾人社會的研究,埃文思-普理查德教授不僅為我們提供瞭一個瞭解特定文化群體的窗口,更以其嚴謹的田野調查方法和深刻的理論分析,為人類學研究樹立瞭典範。本書所揭示的努爾社會“無政府”狀態下的秩序生成機製,其宗族體係的動態運作,以及以牛為核心的經濟與社會結構的緊密聯係,至今仍是理解人類社會組織形式、權力運作規律以及文化變遷的重要參考。本書的修訂譯本,將繼續激勵新一代的學者和讀者,深入思考人類社會的多元性與普遍性,以及文化研究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