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德威尔经典系列·大开眼界:用另一双眼睛看透这疯狂世界、奇妙生活和美丽人生

格拉德威尔经典系列·大开眼界:用另一双眼睛看透这疯狂世界、奇妙生活和美丽人生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加]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著,李巧云,顾淑馨 译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1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中信出版集团
ISBN:9787508644233
版次:2
商品编码:11432507
品牌:中信出版
包装:精装
丛书名: 格拉德威尔经典系列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6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大开眼界》揭开微妙世界的秘密——如果只站在你的角度看这个世界,会始终无法真正“看见”;
  如果换上另一个人的眼睛、用上另一个人的头脑……
  ——这一次,你看到了什么?
  《大开眼界》一书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福布斯》杂志10大具影响力的商业领袖之一
  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
  《大开眼界》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这个世界,一如你若不了解小狗眼里所看到的世界,你就永远无法理解它为什么敢骑到你的头上。
  《大开眼界》是畅销书《异类》、《引爆点》作者格拉德威尔从他在《纽约客》杂志发表过的文章中,自选而成的首部合集,它解释了种种奇特的现象:女性为什么老爱染发?乳房X光摄影为什么等于是白做了?西红柿酱的口味为什么百年不变?驯狗之前为什么先得训人?……

内容简介

  “惊慌失措”和“紧张失常”分别会引发什么?女人为什么老爱染头发?避孕药的发明有何意义?足球运动员的故事对我们选拔教师又有着怎样的启示?
  《大开眼界》揭开微妙世界的秘密:我们将与“天才型小人物”亲密接触,看厨具界*牌推销员如何施展口才魔法,从仅靠触摸驯服凶猛小狗的“神童”训狗师身上顿悟“人”才是关键,并从西红柿酱的口味、避孕药的发明、染发剂的营销故事中找到卓越人士的成功诀窍;我们会用“另一双眼睛”,看透街头游民、乳房X光摄影、航天飞机爆炸等问题,更好地博览及微观世事,洞察事情背后的内在逻辑;而我们评断人的能力也将面临质疑,最终发现,其实每个人都具备“大器晚成”的潜能,关键在于我们愿意给自己多少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
  格拉德威尔将用他非凡的笔,一一点破我们漏掉的视野,挖掘世事隐藏的奇迹。他的这部“奇想三部曲”,将使我们对这个千奇百怪的世界大开眼界,又深深着迷。

作者简介

  【加】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被《快公司》誉为“21世纪的彼得·德鲁克”,曾是《华盛顿邮报》商务科学专栏作家,目前是《纽约客》杂志专职作家。2005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品《引爆点》、《异类》、《眨眼之间》均创造了书市神话。《纽约时报》更是把格拉德威尔对社会思潮的影响称为“格拉德威尔效应”(Gladwell Effect)。
  马尔科姆出生于英格兰,是牙买加人的后裔。他在加拿大长大,现居纽约市。

精彩书评

  ★格拉德威尔是个善于讲故事的天才。他似乎是个无所不知的先知,充满印度哲人的睿智,人类生活的很多层面都成为他的故事的源泉。
  ——《时代》杂志

  ★格拉德威尔将讲故事变成一种具有深刻见解的艺术形式。他是一名引人注目的智慧提炼者。
  ——《福布斯》杂志

  ★在写实报道领域,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可能是目前这个世界独特的天才。
  ——《纽约时报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是位才情独具的讲述者。无论在哪儿,他都能发现令人难忘的角色,都能发掘出令人拍案的故事。
  ——《华尔街日报》

目录

前言 小狗看到了怎样的世界?   
第一部分
疯狂世界:偏执狂、时代先锋和天才型小人物
“对于山葵上的虫子而言,这个世界只有山葵那么大。”
第一章 王牌推销员
罗恩·波佩尔及其对美国家庭厨房的征服
第二章 西红柿酱之谜
如今,芥末酱已经发生彻底的改变,为什么西红柿酱还是老样子?
第三章 暴富
纳西姆·塔勒布如何将不可避免的灾难转化为一种战略投资
第四章 真实的发色
染发剂和战后美国的隐蔽历史
第五章 约翰·洛克悔不当初
避孕药的发明者在女性健康问题上的疏忽之处
第六章 小狗看到的世界
塞萨尔·米兰其人以及动作掌控之道
第二部分 奇妙生活:理论、预言和诊断结论
“这就好比在州际公路上驱车,却用一根吸管来观看。”
第七章 公开的秘密
安然公司、智慧和信息过多带来的危险
第八章 百万默里
游民问题也许很容易就能解决
第九章 图像问题
X光造影检查、空军力量和视线的局限性
第十章 借来的东西
对剽窃的指控会毁了你的生活吗?
第十一章 连点成线
情报分析改革的悖论
第十二章 失败的艺术
为什么有些人惊慌失措,而有些人却紧张失常
第十三章 航天飞机爆炸的省思
谁应为“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那样的灾难负责?谁也不能。我们最好习惯这种情形
第三部分 美丽人生:个性、性格和智慧
“他会穿双排扣西装,而且扣子全系好了。”——这就是他了。
第十四章 大器晚成
我们为什么用早熟来衡量天才?
第十五章 最有可能成功
当我们无法评估谁适合这份工作时,怎么聘用员工?
第十六章 危险心灵
犯罪心理画像使破案变得更容易了
第十七章 天才神话
“聪明人”是否名过其实了?
第十八章 新人的人际网络
招聘面试实际能告诉我们什么?
第十九章 潜伏的祸端
比特犬的行为给犯罪带来何种启示






















精彩书摘

  第十六章
  危险心灵
  犯罪心理画像使破案变得更容易了
  1
  1940年11月16日,纽约曼哈顿西64街的爱迪生联合公司(Consolidated Edison)的员工,在公司的窗台上发现了一枚土制炸弹,附在炸弹上的一张字条说:“爱迪生联合的骗子,尝尝这个。”1941年9月,又有一枚炸弹在靠近联合广场,距爱迪生联合总部几条街之外的19街被发现。炸弹留在街道上,用一只袜子包着。几分钟后,纽约警方接到一封信,上面说:“要将爱迪生联合绳之以法,他们要为邪恶罪行付出代价。”在1941年到1946年,警方陆续接到16封信,字体全部是用印刷体大写字母写成,“邪恶罪行”一词一再出现,字条上署名的则是缩写的FP二字。1950年3月,第三枚炸弹在中央车站的下层被人发现,这次的炸弹与前几枚相比威力更大、体积也更大。
  接下来的一枚被放置在纽约公共图书馆的电话亭里,跟另一枚放在中央火车站电话亭的炸弹一样,都被引爆了。这名后来被人称为“疯狂炸弹客”的歹徒,第4次出手是在城市电台音乐厅(Radio City Music Hall),炸弹碎片波及全场观众。1955年,他第6次出手,这时全市已舆论哗然,警方则是毫无头绪。1956年年底,纽约警方在智穷之余,刑事犯罪实验室督察长霍华德·芬尼与另外两名便衣警察,前去拜访精神科专家詹姆斯·布鲁塞尔(James Brussel)。
  布鲁塞尔是弗洛伊德派,抽烟斗,住十二街的西村。在事业初期,他住在墨西哥,曾经为联邦调查局做过反间谍工作,他生平著作颇丰,包括《心理医师速成》(Instant Shrink)。芬尼把一叠文件放在布鲁塞尔的桌上,包括未引爆的炸弹照片、爆炸现场照片与FP字迹工整的信件复本。布鲁塞尔在他的回忆录《精神病医师的犯罪个案研究记录》(Casebook of a Crime Psychiatrist)中叙述:“我以前见过这种眼神,多半是在军队中,也在阅历丰富的老派警察脸上见过,他们认为这种新兴的犯罪心理剖析是胡扯。”
  布鲁塞尔开始翻阅便衣警察带来的数据。16年来,FP都念念不忘爱迪生联合公司对不起他,他要有仇必报。FP显然有心理偏执的问题,不过这种偏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FP自1940年以来就开始放炸弹,这表示他现在已到中年。布鲁塞尔仔细研究FP写给警方的字条,从字迹分析,他是谨慎的人,工作经历显示他是一位楷模。而谴词用字也显示他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这些用词也显示他很古板,而且似乎是在国外出生。布鲁塞尔再进一步细看,每一个字母都是工工整整的大写印刷体,只有W例外;它不像W,倒像两个U。在布鲁塞尔的眼中,这些W就像一对乳房。他翻到犯罪现场的描述。当FP把炸弹放在电影院中时,他用刀把座椅下方划破,然后把爆炸物塞进椅垫中,这种手法岂不像象征性地穿透一名妇女?或是像阉割一名男性?或是两者兼具?
  FP可能永远没有走出恋母情结;他未婚,独来独往,可能跟一个类似母亲角色的人同住。布鲁塞尔再度大胆推测,FP是斯拉夫人;如果用绳子勒毙一招是地中海人所惯用,那么炸弹与刀子合用,他判断是东欧人的手法。FP寄出的信有些盖有韦斯特切斯特县的邮戳,但他不会笨到从自己住的地方寄出邮件。康涅狄格州东南有几个城市有大量的斯拉夫人,而且从韦斯特切斯特县到纽约,沿途有太多的城市有大批斯拉夫人。
  布鲁塞尔停顿了一会儿,做了以下的预测,这一幕后来也成为刻画犯罪人物历史上的传奇事迹:
  “还有一件事。”我闭上眼睛,因为我不愿看到他们的反应。我看见炸弹客:他的衣着整齐而讲究,他是那种保守型的人,一直等到流行款式差不多过时了才会穿“新”款式的衣服。我清楚地看到他,也许“清楚”二字超过事实所容许,我知道自己让想象占了上风,但我实在忍不住如此。
  我眼睛依然紧闭,继续说:“还有一件事,等你们抓到他时——我毫不怀疑你们会抓到他——他会穿着双排扣西装。”
  一名警探低声说:“老天!”
  我说:“而且还会扣住扣子。”我把眼睛睁开。芬尼与他的伙伴你看我、我看你。
  芬尼说:“双排扣西装。”
  “是的。”
  “扣子还扣起来。”
  “没错。”
  他点点头,没再多说,便离开了。
  一个月后,乔治·米特斯基(George Metesky)涉案落网,这名字是从米拉乌斯卡斯改过来的。米斯基跟两个姐姐同住在康涅狄格州的沃特伯里,他未婚,经常去做弥撒,而且果然是有洁癖的那一型。他于1929年到1931年之间,受雇于爱迪生联合公司,宣称曾经因公受伤。当警察到他家门口时,他说:“我知道你们为何来此,你们认为我是疯狂炸弹客。”那时已是深夜,他身上穿着睡衣,警察要他换衣服。等他再出来时,他的头发已往后梳,鞋子光亮,身上则穿了一件双排扣的西装,而且扣子全都扣好了。
  2
  联邦调查局著名的犯罪人物刻画专家约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在其著作《绑虐杀的心灵世界》(Inside the Mind of BTK)中,描述一名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堪萨斯州威奇塔一带,作恶多端的连续杀人犯的故事。电影《沉默的羔羊》中的警探杰克·克劳福德的原型就是道格拉斯。道格拉斯师承犯罪人物刻画学先锋霍华德·德田(Howard Teten),后者于1972年曾协助联邦调查局在康蒂科成立了行为科学部门,他也是布鲁塞尔的学生。因此道格拉斯在研究罪犯人物刻画与犯罪心理的领域,可说是系出名门,说他们是弗洛伊德分析理论的徒子徒孙,大概并不为过。对道格拉斯而言,布鲁塞尔是犯罪人物刻画学这门学问的祖师爷,而道格拉斯的《绑虐杀的心灵世界》无论是从风格或是论述角度来看,都是向布鲁塞尔的《精神病医师的犯罪个案研究记录》致敬。
  BTK是“绑、虐、杀”(Bind, Torture, Kill)三个字的缩写,威奇塔连续杀人犯每次在犯案后,都会留下这三个字给警方。他头一次犯案是在1974年1月,38岁的男子约瑟夫·奥特洛在家中遭到毒手,他的妻子、儿子与年仅11岁的女儿亦难逃劫数,女儿的尸首吊在地下室的水管上,腿上还留有精液。翌年3月,这个杀人魔又将另一名年轻女性绑住并勒毙。在以后的几年里,他起码再犯了4起谋杀案,威奇塔市民发出怒吼之声,可是警方却一筹莫展。1984年,威奇塔两名警探到康蒂科求援。
  根据道格拉斯在他的书中叙述,他们是在联邦调查局刑侦大楼的一楼会议室会面;这时,他从事行为科学研究已有10年,他的头两本畅销著作《心灵猎人》(Mindhunter)与《执迷》(Obsession),当时尚未出版。他一年要研究150个案子,常年在外奔波,但是BTK三个字始终萦绕在他的脑海中。他说:“我晚上会睡不着,一直在想这三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人会下这样的毒手?什么原因使他一再犯案?”
  洛伊·海兹伍德(Roy Hazelwood)坐在道格拉斯旁边。海兹伍德是个瘦削的老烟枪,其专长是追踪性犯罪,自己也写了两本畅销书《黑暗的梦境》(Dark Dreams)与《人之恶》(The Evil That Men do)。海兹伍德旁边坐的是前空军飞行员朗·沃克(Ron Walker),道格拉斯对沃克的描述是“机灵”与“极为敏锐”。来自联邦调查局的三位专家与两名警探围着大橡木桌而坐,道格拉斯写道:“我们开会的目的是一直讨论,不理出头绪决不罢休。”他们依赖的是同僚罗伯特·雷斯勒(Robert Ressler)发展出来的类型学。雷斯勒也是真实犯罪畅销书《打击杀人魔》(Whoever Fights Monsters)与《深入魔心》(I have Lived in the Monster)的作者。这场会议的目的是描绘出杀人魔的相貌,厘清什么样的人会是“绑、虐、杀”的罪犯;他干了什么,在哪里工作,以及是哪种类型的人,《绑虐杀的心灵世界》一书的第一幕也就是从这里开始。
  由于我们现已非常熟悉罪犯刻画专家所叙述的犯罪故事,因此很容易忽略了这种文学类型描述的内容是多么胆大妄为。传统的侦探故事开始时,不外乎是有一具尸体,故事的中心是侦探要找出罪魁祸首。侦探追踪线索,撒下天罗地网,几乎人人都可能是嫌犯:管家、被拒的追求者、怀恨在心的外甥,以及神秘的欧洲人等。这种故事的主轴是:到底是谁干的?而在刻画罪犯的推理小说中,网撒得小,犯罪现场也不是我们擒拿凶手的原始出发点,而是界定凶手是谁的依据。罪犯刻画专家在相关资料中梳理,放眼到将来,就“知道”案情谜底。布鲁塞尔写道:“一般说来,精神病专家能够在研究一个人之后,预测此人以后会如何行动,例如他在某种刺激下会如何反应,在某类情境下会如何行动。我做的事刚好倒过来,我研究一个人的行为,并由此推论出他可能是什么样的人。”寻找穿双排扣的斯拉夫人,就是一个例子。刻画犯罪人物的核心任务不是供警方参考找出“是谁干的”,而是指明“就是他干的”,让警方按图索骥,手到擒来。
  罪犯刻画专家做的也不是抓犯人的事,抓犯人是执法人员的责任。在有办案人员参加的会议中,罪犯刻画专家通常不会写下他的预测,要不要做笔记是警察的事,他也不觉得自己有必要继续介入后续的调查。道格拉斯说,有次他开车到当地的警察局,针对一名老妇人遭性侵害与殴打的案子,向办案人员提供看法。侦办这个案子的是正规的警察,而道格拉斯是联邦调查局的人,因此你可以想象他在警局说起他的看法来,别人围着他听,是什么情景。
  道格拉斯的开场白是:“我是这样看,凶手是十六七岁的高中生,头发、衣服都凌乱不整。他没什么朋友,也没有女友;他有点怪异,而且一肚子怨气。他到了老妇人的家,知道她一个人在家,也许他以前替她打过零工。”道格拉斯继续说:
  我停下来,告诉他们一定有人符合我的描述,找到此人,就等于找到了犯案者。
  警探们面面相觑,其中一个人开始笑着说:“道格拉斯,你是灵媒吗?”
  我说:“不是,不过如果我是,我的工作就容易多了。”
  “因为几周前有一个灵媒来,她的说法跟你一模一样。”
  你可能会以为,道格拉斯会对这种比喻大发雷霆,毕竟他是联邦调查局的堂堂特工,而且师承德田与布鲁塞尔;他是王牌罪犯刻画专家,联邦调查局打击犯罪的声誉能够扭转,他的小组功不可没。他的事迹与侦案经验也成为无数电影、电视剧本与畅销惊悚小说的题材,心理学因他而成为检视罪犯残忍内心世界的现代工具。然而,对有些警察叫他“灵媒”,道格拉斯并无异议;相反的,他开始沉思:自己的灵感与眼光到底从何而来,在这门叫作罪犯刻画的神秘艺术中,问题到底是出在哪?这是否可靠?道格拉斯写道:
  我在研究一个案件时,会把所有的证据都集中在一起,然后我会让自己在心理与情绪上进入犯案人的脑袋中,尝试以他的思考模式来想事情。这一切到底怎么发生的,我并不清楚,就像不时向我咨询的小说家汤姆·哈里斯,他也无法说清他如何让小说中的人物活跃于纸上。这里面若有什么灵媒的特异功能,我不会拒其于千里之外。
  3
  20世纪70年代末期,道格拉斯跟他的同事雷斯勒前去探访美国最恶名昭彰的一些连续杀人犯。他们的行程从加州开始,道格拉斯说:“加州的怪人与特殊犯罪案件的比例总是特别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他们趁周末与假日前往联邦监狱,一个接一个,最后一共探访了36名谋杀犯。
  道格拉斯与雷斯勒希望知道杀人犯的一生、他们的性格,及其犯罪特质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联,其中是否有模式可寻。他们寻找的是心理学家所谓的“同源性”(homology),也就是在犯罪人物与其犯罪行动中寻找一致性。他们根据对杀人犯的了解,逐一对照及比较所掌握的凶杀案特点后,相信自己找到了模式。
  道格拉斯与雷斯勒的结论是,连续杀人犯可分成两种类型。有些犯罪现场有逻辑与策划的证据,受害人早就被罪犯选定,是可以满足罪犯某一特殊幻想的类型。杀人犯可能是用计引诱受害人,而且始终能够掌控犯罪过程;他会慢慢折磨受害人,来满足自己的幻想。罪犯应变与机动能力都很强,几乎从来不会将凶器忘在现场,且会小心翼翼地藏尸。道格拉斯与雷斯勒分别在各自出版的书籍中,将这种犯罪手法称为“有组织”的犯罪。
  在“无组织”的犯罪中,受害人不是特别选定的,似乎是随机被挑中的,而且是在“闪电手法下”受到攻击,未受跟踪或胁迫。凶手可能从厨房抄起一把牛排刀行凶,然后粗心地将凶器留在现场。罪犯的犯罪方式非常邋遢,受害人经常也有反击的机会,犯罪行为也可能是在高风险的环境中发生。雷斯勒在《打击杀人魔》一书中写道:“凶手不想知道对象是谁,经常很快地将受害人击昏,或是将其脸部遮住,将其毁容,用这类行动来涂抹掉受害人的人物特点。”
  他们认为,两种不同的作案风格对应两种不同的人格类型。“有组织”的杀人犯聪明而能言善道,对周遭的人事物自觉高人一等。“无组织”的杀人犯既没魅力又有自卑感,个性太怪异或内向,以致没结婚也没恋爱对象,如果他不是独居,便是跟父母同住。他的衣橱中塞满了色情出版物,他如果开车,开的也是破车。
  道格拉斯与雷斯勒参与撰写的一本犯罪心理手册说:“犯罪现场反映出的杀人犯行为模式与个性,就跟一个房子中的家具反映出房主的个性一样。”他们发现得越多,所做的联想也就越明确:如果受害人是白人,杀人犯也是白人;如果受害人是老年人,杀人犯便是在性心理上不成熟。
  道格拉斯写道:“我们经过研究后发现,连续杀人犯过去想加入警界,却不得其门而入,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往往退而求其次去做类似的工作,例如警卫或夜间巡守员。”由于“有组织”的强奸犯,事先都想好要如何控制局面,说他们对象征控制的社会机构有向往之心,似乎言之成理;而这又引出另一种预测:“在若干罪犯刻画分析档案中,句子一开始往往是:‘嫌疑人会开类似警车的车辆,例如福特的维多利亚皇冠或雪佛兰霸王车。’”
  4
  表面上看来,联邦调查局的这一套办法似乎极为有用。试想一个在犯罪人物刻画中广被利用的个案:一名26岁的特殊教育老师遭到杀害,尸体在她所住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公寓屋顶上被人发现,她显然是在清晨6点半出门上班后不久即遭到绑架。这名特教老师被人用丝袜与皮带绑在椅子上,被毒打得不成人形,凶手毁伤了她的下体,割下她的乳头,还在她身上到处留下齿痕。凶手在受害人的腹部上写满了脏话,自慰后还留下许多排泄物。
  让我们假设自己是联邦调查局的罪犯刻画专家,第一个要问的问题是:种族。受害人既然是白人,我们暂且似乎也可把凶手认定是白人,我们也假设他是二十五六岁或30岁出头。在联邦调查局的36名连续杀人犯档案样本中,最早作案的就是这个年龄。这是“有组织”还是“无组织”犯罪?显然是无组织,因为犯罪现场是布朗克斯的一栋公寓屋顶,而且是光天化日之下,属于高风险。凶手清晨6点半在那栋大楼做什么?他可能是某类服务人员,也可能住在附近,不管是那一种,他都对此大楼非常熟悉。作案手法既然很没组织,因此他的情绪状况不稳定,如果他有工作,最多也是蓝领工作。他可能有前科,前科可能跟暴力或性犯罪有关;他要么跟女性交往经验贫乏,要么就是与女性关系非常有问题。“肢解”与“泄粪”等暴力行为太过异常,他可能有精神上的疾病或有滥用药物的问题。
  这种分析听起来如何?事后对比证明是一猜即中。杀人犯叫卡明· 格拉德威尔经典系列·大开眼界:用另一双眼睛看透这疯狂世界、奇妙生活和美丽人生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格拉德威尔经典系列·大开眼界:用另一双眼睛看透这疯狂世界、奇妙生活和美丽人生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格拉德威尔经典系列·大开眼界:用另一双眼睛看透这疯狂世界、奇妙生活和美丽人生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格拉德威尔经典系列·大开眼界:用另一双眼睛看透这疯狂世界、奇妙生活和美丽人生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一直京东购买书籍,价格合适,送货速度快!

评分

买了一堆,准备看看了,听说挺不错的,有点迫不及待了。

评分

本套书籍内容丰富详实,具有很强的启发性与指导性。值得推荐五星好评,还会复购的。

评分

这次包装完好,深入简出!配送员及时派送。

评分

質量挺不錯的。挺優惠的。快遞員態度也很好。

评分

换这角度看我们的孩子

评分

评分

立意新颖,角度很棒的一本书。有时候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并不是只有表面的那些因素决定的,而是由主角的生活环境与家庭,甚至是由当时的整个社会来决定。

评分

评到所有人都看到为止!!!收到宝贝,不由得精神为之一振,自觉七经八海桑田5000年,神州平地一声雷,飞沙走石,大雾迷天,朦胧中,只见顶天立地一金甲天神立于天地间,花见花开,人见人爱,这人英雄手持双斧,二目如电,一斧下去,混沌初开,二斧下去,女娲造人,三斧下去,小生倾倒。得此好宝贝,实乃国之幸也,民之福,人之初也,怎不叫人喜极而泣 .......看着宝贝,我竟产生出一种无以名之的悲痛感——啊,这么好的宝贝,如果将来我再也买不到了,那我该怎么办?直到我毫不犹豫地把卖家的这个宝贝收藏了,我内心的那种激动才逐渐平静下来。可是我立刻想到,这么好的宝贝,倘若别人看不到,那么不是浪费老板的心血吗?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我终于下定决心,牺牲小我,奉献大我。我要以此评价奉献给世人赏阅,我要给好评、给好评……评到所有人都看到为止!!!...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格拉德威尔经典系列·大开眼界:用另一双眼睛看透这疯狂世界、奇妙生活和美丽人生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