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危機傳播管理》(第三版)的寫作經過十年磨礪,是國內同類教材的引領性著作。全書從危機、危機管理、危機管理者進而談到危機傳播管理,探討瞭危機從産生到修復過程中溝通(即 “傳播”)所起的作用。本版著力解釋和解決五個問題:一是還原危機傳播的社會曆史語境,從宏觀上探討危機傳播管理的方嚮和方法;二是擴充對新媒體與危機傳 播關係的論述;三是基於過程論視角,深化危機管理流程中戰略規劃、風險管理、危機預警、應急處置、恢復管理等關鍵節點的研究;四是基於結構論視角,提齣危 機傳播管理的“3F”假設——乾預信息流、引導影響流、消解噪音流;五是基於功能論視角,提齣危機傳播管理的“3C”假設——重構信息共同體、利益共同體 和價值共同體。本版增加“新媒體與危機傳播”一章,替換、新增瞭大量經典案例,章末新增延伸閱讀文獻,刪減瞭部分過時、空泛、不確切的內容。
作者簡介
鬍百精,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新聞學院傳播係主任、公共傳播研究所副所長。主要研究方嚮為傳播學、公共傳播,近年重點關注領域為公共傳播與 社會認同、新媒體與危機傳播等。主要著作有《公共關係學》、“危機管理研究年度係列報告”等。曾獲教育部優秀科研成果奬(人文社科類三等奬)、霍英東教育 基金會青年教師奬、中國人民大學“十大教學標兵”稱號。
目錄
第一章危機與危機管理
第一節什麼是危機?
第二節危機的特徵與類型
第三節作為戰略的危機管理
第四節風險社會與危機管理
第二章危機管理的流派與危機傳播
第一節危機管理的流派
第二節危機傳播機製
第三節危機中的謠言傳播
第三章危機管理者與危機利益相關者
第一節危機管理者
第二節危機利益相關者
第三節博弈、雙贏與價值觀
第四章危機預警
第一節風險管理
第二節風險與危機的轉化
第三節危機預警係統
第五章危機傳播管理的對話範式——基於“事實—價值”模型(上)
第一節“二分法”與對話範式
第二節“事實—價值”模型
第三節一級路徑及其核心概念
第六章危機傳播管理的對話範式——基於“事實—價值”模型(下)
第一節事實之維:告知路徑、疏導路徑
第二節事實之維:轉換路徑、個案檢驗
第三節價值之維:順應路徑、引領路徑
第四節價值之維:重建路徑、個案檢驗
第七章危機議題管理
第一節議題與議題管理
第二節從議程設置到議程建構
第三節危機中的媒體角色
第四節危機中的媒體政策
第八章危機修辭與信息發布
第一節危機修辭的理念與原則
第二節危機新聞發布會與發言人
第三節新聞敘事與話語建構
第九章新媒體與危機傳播
第一節意見競爭
第二節關係管理
第三節價值排序
第十章危機恢復管理
第一節危機恢復管理的框架
第二節形象修復與機會利用
第三節危機管理效果評估
參考書目
精彩書摘
前言
《危機傳播管理》這本書最初起心動筆,是在2003年。“非典”把“危機”這個詞匯從媒體講述的某個倒黴蛋的離奇故事中拉到尋常現實,讓每一個體、族群和整個社會都感受到瞭迫近的不確定性、焦慮和恐懼。彼時,我們站在新韆年新世紀的起點上,有關進步和繁榮的宏大敘事壯盛、美好。直到“非典”打開風險社會之門,我們纔獲得對現代性和現代化進路完整而真切的理解力:繁榮與危機乃是現代社會的“一體兩麵”。也正因為如此,一個應對危機和創造財富同等重要的時代到來瞭。
本書第一版寫瞭兩年,由中國傳媒大學齣版社於2005年6月齣版。在那兩年,國內危機管理研究尚處“強調重要性”階段,理論資源和實踐素材嚴重匱乏。翻譯成中文的兩三本海外危機管理著作提供瞭必要的概念和知識,卻也充滿瞭難以消化的“洋化”觀念、原則和路徑。本土研究也推齣瞭兩三本著作和若乾論文,多從公共管理和商科切入,注重危機管理的流程控製和製度設計,而對危機情境下的核心問題——溝通則缺少一門深入的觀照。互聯網上的學術資源稀薄且雷同。事實上,“危機傳播管理”在當時還是一個讓人覺得拗口、陌生的詞語組閤。
第一版的部分書稿是用小學生的作文紙寫的,已然散佚。我還記得開篇寫道:上古的恐龍,偶爾咀嚼落在身邊的紫羅蘭。這句話是從王小波的《白銀時代》裏化來的,我當時大概想通過描述恐龍世代的遷轉幻滅,說明危機的“常”與“無常”。而在本書齣版後,現實提供瞭太多關乎得失興替、盛衰榮辱的危機例證,無須我再拿“即若恐龍,亦有覆滅”來說事瞭。“非典”之後十年,我們親證瞭如下危機:各類公共衛生事件、生態環境危機、能源危機,地震、海嘯、泥石流等天災,技術、産品、市場、資本、管理危機,拆遷、徵地、民生未濟、社會保障缺位等因素引發的大規模、常態化群體性事件,民主、法製、公平、正義諸領域關涉政治信任和決策閤法性的公共危機,道德理想、人文教化和精神信仰危機,以及持續不斷的國際經濟、政治、文化、宗教和軍事衝突。
現代性的每一個關鍵範疇都製造瞭自己的反麵,並在“自反”中生成瞭風險社會。在風險社會語境下,危機既是一種日常化、公共化的客觀存在,也是一種主觀性的認知框架和價值想象,即我們認為自己生存“在危機中”。無論是客觀存在還是主觀建構,“在危機中”深度融入瞭我們的在世狀態和命運感。2008年,在南方嚴重冰雪災害、拉薩“3·14”事件、北京奧運火炬海外傳遞遭遇襲擾、汶川大地震、貴州甕安“6·28”事件、“三聚氰胺事件”等重大危機的刺激下,我決定以“在危機中”為主題修訂本書。2009年5月,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齣版瞭本書第二版,書名在第一版《危機傳播管理》的基礎上增加瞭“流派、範式與路徑”字樣。但是,由於溝通和技術上的原因,修訂版未注明“第二版”,連作者“前言”竟也漏印瞭。
第二版比第一版增加瞭大約12萬字,除補充瞭一些經典案例外,主要拓展瞭四個論題。一是危機管理的流派——管理流派與傳播流派,在相關章節還詳細介紹瞭傳播流派的危機公關與危機修辭兩個研究和實踐取嚮。二是危機傳播管理的範式,這是第二版的核心內容或曰原創性價值,主要體現在危機傳播管理對話範式與“事實—價值”模型的構建上。我將危機傳播管理定義為對話以在事實層麵還原真相、補償利益,在價值層麵成就信任、重構意義的過程。三是基於對話範式,並充分藉鑒國內外同行的經典研究成果,第二版更細緻地分析瞭危機情境下的傳播策略選擇和實踐路徑。四是立足而又超越具體危機情境,在哲學和社會學層麵探討瞭“在危機中”的時代精神、社會性格和文化圖景。
新世紀開元的第一個十年倏忽而過。被詛咒的2012年並未洪水滔天,太陽照常升起。然而,前述自然與社會諸危機大有愈演愈烈之勢,人類正當反思和審判自己。在現代性及其主導的現代化——特彆是工業化、城市化的驅動下,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不同利益族群、共同體內部成員之間的疏離與對立持續加劇。進步與美好不是一迴事。在進步中擾亂人天秩序和人人關係,失去安寜、和諧、德性、靈韻和信仰,乃是不幸且不堪的。中國的情況則更為復雜,譬如,文化上的前現代、現代和後現代並置於同一時空語境,政治經濟改革不均衡且步入劇烈的“轉型期”和攻艱剋難的“深水區”,公共討論、社會對話的價值理性和程序理性缺失。
2013年春夏,我著手本書第三版的修訂和寫作。原本隻想增加一些“新知識”、“新狀況”,未想竟是一項重建工程。第三版刪減約9萬字,多為過時、空泛、不確切的內容,新增內容近6萬字。第二版的第十章完整撤下,核心觀點嵌入相關章節;一至九章的內部結構也多有調整,幾乎全部文字都經過修改;新增“新媒體與危機傳播”一章,列入第三版第九章;全書替換、新增瞭大量經典案例;各章之後保留思考題,新增瞭延伸閱讀文獻。
第三版是基於我主持的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基金項目“社會轉型期的危機傳播與社會認同”進行修改和寫作的。這一版著力解釋和解決五個問題:一是還原危機傳播的社會曆史語境——世界性的風險社會和中國自身的社會轉型,進而從宏觀語境返照危機傳播管理的方嚮和方法;二是擴充對新媒體與危機傳播關係的論述,新媒體呈現、放大、製造瞭危機,同時也蘊含著藉由多元對話剋服危機、再造契約的潛能。三是基於過程論視角,深化危機管理流程中戰略規劃、風險管理、危機預警、應急處置、恢復管理等關鍵節點的研究;四是基於結構論視角,提齣危機傳播管理的“3F”假設——乾預信息流、引導影響流、消解噪音流;五是基於功能論視角,提齣危機傳播管理的“3C”假設——重構信息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和價值共同體。如是,危機傳播管理的核心價值在於對話以重構共同體。此中,對話不隻是一種手段,也自足為德性和目的。
在第一版前言和第二版未能刊印的前言中,我鄭重地感謝瞭很多師長、同事、同行,尤其是一屆又一屆的學生。今天,我更加感恩所有人,不矯情,更真摯。需要“指名道姓”感謝的是本書第一版責編陽金洲老師、第二版責編司馬蘭和李學偉老師、第三版責編田淑香老師。
感恩之外,我更常懷慚愧之心。在每一版修訂、重寫的過程中,我都為此前一版的粗糙、疏漏、虛妄深感不安,甚至到瞭寢食難安的地步。知我者謂我心憂,亦謂我何求。
案例索引
第一章 危機與危機管理
案例1—1石傢莊三鹿奶粉危機
案例1—2貴州甕安“6·28”群體性事件
案例1—3愛立信火災事件
案例1—4“郭美美事件”與中國紅十字會的信任危機
第二章 危機管理的流派與危機傳播
案例2—1公關之父艾維�崩佘�理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事故
案例2—2強生公司泰諾膠囊事件
案例2—3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Ⅱ悼念戴安娜王妃的演講(節譯)
案例2—4“非典”謠言的早期傳播
案例2—5汶川大地震期間的謠言
第三章 危機管理者與危機利益相關者
案例3—1巨能鈣“雙氧水”危機
案例3—2可口可樂“二英”事件
第四章 危機預警
案例4—1海爾OEC管理模式
案例4—2國傢“學生飲用奶計劃”風險管理方案
案例4—3安然公司的風險與災難
案例4—4萬傢樂熱水器爆裂事件
案例4—5子産不毀鄉校
案例4—6英國剋拉彭鐵路事故
第五章 危機傳播管理的對話範式——基於“事實—價值”模型(上)
案例5—1楚王問鼎
案例5—2寶潔SK Ⅱ“金屬門”事件
案例5—3 2007年重慶“史上最牛釘子戶”事件
第六章 危機傳播管理的對話範式——基於“事實—價值”模型(下)
案例6—1鬆花江汙染事件中哈爾濱市政府的新聞發布
案例6—2拉薩“3·14”事件與“5·12”汶川地震中的信息發布
案例6—3 2008年甘肅隴南群體性事件
案例6—4北京奧運會籌辦期間的海外傳播議題
案例6—5 1996年美國環球航空公司空難
案例6—6創維應對企業領袖危機
案例6—7南京冠生園陳餡月餅事件
案例6—8中美史剋“康泰剋PPA風波”
案例6—9中美史剋“康泰剋PPA風波”(續)
案例6—10美國政府“9·11”事件周年紀念活動
第七章 危機議題管理
案例7—1 2007年以來公眾反對PX化工項目事件
案例7—2美國埃剋森油輪泄漏事件
案例7—3北京奧運會期間的媒體政策與媒體服務
案例7—4不列顛電信公司危機議題管理
第八章 危機修辭與信息發布
案例8—1奧巴馬在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被剿滅後的電視講話(節錄)
案例8—2“5·12”地震中的紀念儀式
第九章 新媒體與危機傳播
案例9—1“我爸是李剛”事件
案例9—2 2010年南京“梧桐樹事件”
案例9—3“波士頓爆炸案”的公民行動
案例9—4杭州飆車案
案例9—5 2011年“7·23”甬溫綫特大鐵路交通事故中的新聞發布
第十章 危機恢復管理
案例10—1雀巢在“抵製雀巢運動”危機中的恢復管理
案例10—2 1988年美國愛斯蘭德公司摩納加西河漏油危機
案例10—3 2010年英國石油公司墨西哥灣漏油事故
案例10—4香港特彆行政區政府在“非典”危機後的恢復管理
前言/序言
危機傳播管理(第三版)/21世紀新聞傳播學係列教材·傳播學係列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