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王澧華評點曾國藩批牘》選取瞭“團練”、“治軍”、“戰守”、“招募與招降”、“嘩餉與鎮撫”、“救災與善後”、“行政”、“審案”與“洋務”9個專題,從曾國藩現存的1137篇批示中,選錄163篇。每一類先有短文介紹,每一篇先作敘述,理清背景和事實,然後著重點評曾國藩批示的用意、特點與風格。所選批示的對象,有省級文職高官布政使以至道颱、太守與縣令、縣丞,有省級武職高官提督以至總兵、副將與參將、遊擊,也有平民百姓、訟棍地痞;有不服在籍侍郎指派的傢鄉父母官,有看當朝元老臉色行事的官場老油條,也有勞苦功高的多年老部下;有的是軍紀督察,有的是官風糾察,有的是官德教導,有的是軍務指示,更有稅務徵收、漕糧催繳以及洋務交涉、教案處置與海防籌劃。這裏有故事,有人物,有經驗體會,也有失誤與不足,還有形形色色的眾生相,虛虛實實的官場經,有哭笑不得的違紀者,更有奮發有為的各路纔俊,曾國藩則分彆做齣瞭因勢利導的鼓勵、對癥下藥的訓誡、苦口婆心的教誨,更有高瞻遠矚的指引、未雨綢繆的謀劃。因此,這裏將不乏為官心得,也不乏世相百態,更不乏官場故事。
作者簡介
王澧華,文學博士,上海師範大學對外漢語學院教授。曾任湘潭大學中文係教授、圖書館館長,湖南省古代文學學會理事長,主編《曾國藩學刊》,參編《曾國藩全集》、《曾國藩詩文集》、《曾國藩傢訓》、《曾氏三代傢書》等,著有《曾國藩詩文係年》、《曾國藩傢藏史料考論》、《王澧華六講曾國藩》。
目錄
寫在前麵
部分專有名詞簡易解釋
第一篇 團練
第二篇 治軍
第三篇 戰守
第四篇 招募與招降
第五篇 嘩餉與鎮撫
第六篇 救災與善後
第七篇 行政
第八篇 審案
第九篇 洋務
精彩書摘
第一篇 團練
1837年4月,廣東省花縣的一個24歲的鄉村私塾,第三次參加秀纔考試失敗,悲憤交加,急火攻心,生齣一場大病,一病四十多天。病中做齣一個“異夢”——一個天使下凡,奉天父之名,把這個病人迎接上天。第二天,病人下凡,告訴自己的父親和哥哥:“我已經是真命天子,我要統管天下萬國億萬民眾。”第三天,病人又在夢中登天,天父賜予他“天王大道君王”名號。第四天,病人下凡,恢復神智。病愈後,繼續在私塾教書。這個人,就是中國近代史上的農民運動領袖——洪秀全。
在此前四年,1833年,湖南省湘鄉縣的一個鄉村塾師之子,在22歲的時候,第七次參加秀纔考試獲勝,第二年考中舉人;第三年,第四年,接連在北京參加進士考試,一敗再敗;1838年,他第三次走進考場,會試、復試、殿試、朝考,一路過關斬將,中進士,點翰林,成為天子門生。這個人,就是洪秀全的命中剋星——本書的主人公曾國藩。
1843年6月,孩兒王洪老師第四次參加科舉考試,仍舊不及格,百無聊賴之際,忽然在基督教小冊子《勸世良言》中,找到瞭幾年前的夢境,於是,撤除私塾中的孔子牌位,開始瞭自己“拜上帝教”的人生。在基督教和上帝的名義下,洪秀全一麵教書,一麵傳教,隔三差五的,則接受“天兄下凡”的訓示,裝神弄鬼,聚集信徒。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自己38歲生日的這一天,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萬壽起義”,信徒兩萬,號稱“太平軍”。兩個月後,建國號為“太平天國”,洪秀全為“太平天王”,稱清朝為“清妖”。從此,一個國傢,兩個朝廷,開始瞭持續13年的血腥廝殺。
這段時期,曾國藩在北京吟詩作賦,拜師訪友,逐年升官,從詩壇後進、古文新秀到理學新星,不知不覺成為京城官場的幸運兒,不到十年,已經位居二品,當上瞭禮部侍郎。洪秀全在廣西造反,曾國藩在朝廷五個部輪流兼職,甚至奉旨齣京主考。直至他母親去世,他纔把自己的副部級官職臨時開缺(官員父母去世,必須離職迴傢,守孝三年,稱為“守製”),迴到湖南老傢。而此時,洪秀全的太平軍已經殺齣廣西,攻入湖南,各地窮苦民眾,乘機響應。一時間,追隨太平軍的,聚集山頭的,攔路搶劫的,此起彼伏。於是,朝廷一麵嚴令當地軍政大臣嚴防死守,一麵以皇帝諭旨的形式,命令在傢鄉為父母守孝的曾國藩,幫同辦理本省團練,剿辦各地土匪。這就是曾國藩“欽差團練大臣”的由來。
像曾國藩這樣的團練大臣,鹹豐帝前前後後任命瞭上百個,據曾國藩日後親筆自訴,“前後奉旨飭派不下百餘人,而應詔齣而任事者寥寥無幾,惟呂鶴田侍郎(工部侍郎呂賢基)在安徽,國藩在湖南,毛寄雲(毛鴻賓,後任湖南巡撫、兩廣總督)在山東,毅然自任,落落相望。厥後,鶴田因大吏遇事掣肘,發憤赴敵,慷慨徇難,餘與寄雲同年勉力支撐,艱難睏頓,僅而自全,古人所謂‘如痛定之人,思當痛之時,心有餘悸’矣”(曾國藩佚文《毛寄雲奏疏題語》)。應詔而齣的團練大臣,本來就寥寥無幾,真心實地辦團練的大臣,更是屈指可數,而像曾國藩這樣玩命辦團、留有辦團批牘的人,那幾乎是絕無僅有的瞭。
這裏選取曾國藩辦團批牘20件,結閤當時曆史,就其督辦團練、訓示州縣、大開殺戒、創辦湘勇幾件事,略加評點,與讀者諸君一並探究,團練大臣到底應該如何幫辦本省團練?團練大臣對傢鄉各州各縣到底有多大的約束力?理學傢怎麼變成瞭“曾剃頭”?書生好殺,到底是為什麼?團練大臣為什麼會齣省作戰?
……
前言/序言
寫在前麵
二十多年前,我在湖南湘潭大學中文係古籍整理研究室工作,從事瞭十幾年的《曾國藩全集》的整理工作。在其中“書信”十冊依次齣版之際,我又與湖南圖書館幾位老師,共同整理齣版瞭“批牘”一冊。所謂批牘,就是封建時代的政府高官,對下級來稟的批示公文。當時我就覺得,曾國藩的這些批示,不僅很重要,而且很有啓發性。那時候,我是古籍整理研究室的第四任負責人,也是這個列入國傢“七五計劃”、“八五計劃”齣版項目的課題負責人之一,還是二三十歲的年紀,有時給閤作單位、閤作者寫信,偶爾也流露齣一點“負責人”的“批示”口氣。有一次,我甚至寫齣瞭“萬難允準”的話來。走在去郵局的路上,遇見自己的老師、也是《曾國藩全集》的領銜整理者羊春鞦先生,於是說起集體課題閤作的種種睏境,而且還把這封即將發齣的工作信件交給羊先生看。羊老微笑著說:“你的文筆不錯,看來從文正公的書劄中,學到瞭不少知識……不過,這個‘萬難允準’,還是改成‘萬難從命’的好。”我紅著臉,趕緊一疊連聲地說“好、好”。記得我自己的導師蕭艾先生,也曾經笑著說過他年輕時呈送公文,廳長是如何把他的“當可照準”的請示,改為“似可允準”的。官場公文,那真是要一字不苟的,否則,後果不輕。
《曾國藩全集》齣版完成之後,我一麵主編《曾國藩學刊》,一麵撰寫《曾國藩傢藏史料考論》,對曾國藩的奏稿、書信、詩文、批牘、日記、傢書、讀書錄以及颱灣齣版《湘鄉曾氏文獻》等,一一做齣編刊考述和評論,其《曾國藩批牘考論》一章,著重探討瞭“清抄本《曾文正公批稟》”、“傳忠刻本之刪節與抄本之遺失”、“親筆手批、核改幕批與小稟批詞”、“曾國藩的擬批幕友”以及“曾氏批牘的風格及各時期的特點”。這裏抄齣部分結論如下:
文如其人,曾國藩批牘的風格,反映著他治軍、行政的特點。曾國藩儒臣齣身,其一生居官行事,基本上篤守傳統儒傢文化精神,務期‘有操守而無官氣,多條理而少大言’。今觀其前後批牘,平實凝重,周密老到,這種風格,不同於鬍林翼之切直肫誠、肝膽照人,也不同於左宗棠之淩厲明快、巨細無遺、這便是各自思想性格、為人處事的差異所緻。
當時嶽麓書社的新版《左宗棠全集?劄件》已經齣版,而《鬍林翼全集》則隻有民國以前的各種版本,我那時就有個一個想法,“大清三傑”曾左鬍,都是坐鎮一方督撫大員,他們三人,文筆都很老辣,是左宗棠巡撫衙門師爺齣身,批文當然是拿手好戲;鬍林翼中年認真做官,把被太平軍三進三齣的湖北省,治理成響當當的模範省,主要是批文很用心;曾國藩盡管是京官齣身,但是後期封侯拜相,公文批示也成為日常功課,要是把他們的行政公文選編百來篇,應該是很有示範意義的。
又過瞭幾年,我在北京琉璃廠訪書,在海王村中國書店,淘到一本《曾鬍批牘》,版權頁上寫著“光緒三十四年初版、宣統三年四版”,那就分彆是1909年和1911年瞭。編輯者沒有具體的人名,隻是籠統地寫著“廣智書局”,印刷、發行也都是“上海福州路廣智書局”。該書共上下兩捲,上捲選錄曾國藩批牘146件,下捲收錄鬍林翼批牘93件。鬍林翼本來以吏治著稱,每日嘔心瀝血地批發公文,終於殫精竭力,一病不起。而他的督察嚴明,訓示切直,人所共知,也遠近敬畏的。鬍林翼病逝之後,他的幕僚汪士鐸等人編刊遺集,曾國藩為維護老友形象,特意去信囑咐,務須嚴加汰擇,說“吾輩愛人以德,要貴精選,不貴多取”,其實主要是針對往來書信(鬍信每每用心太深),不想幕僚們乾脆連批牘也不擬收錄(還是怕得罪人),於是曾國藩趕緊補充,說鬍公“批牘感人最深”,“自可貽則方來,何得擯之不登”?可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竟然不足百篇,可見,鬍林翼的批牘,幾乎是百不存一瞭。後來汪士鐸編輯《鬍文忠公撫鄂記》, 時或節抄部分鬍氏批牘,算是略作補救吧。這本《曾鬍批牘》,選錄曾氏批牘盡管多於鬍氏,但是,也隻有現存曾批的十分之一。不過,我們顯然可以慶幸,曾國藩的批牘,畢竟留存瞭一韆多件,比鬍林翼幸運多瞭。
也就在上海廣智書局第四次印刷《曾鬍批牘》的那一年,曾國藩的湖南同鄉蔡鍔,也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嚮“中興名臣之佼佼者”曾國藩與鬍林翼,據他說來,也是因其“遺型不遠,口碑猶存”,因而選編《曾鬍治兵語錄》,從他們的批牘與書信中,摘錄一萬多字,分為將材、用人、尚誌、誠實、勇毅、嚴明、公正、仁愛、勤勞、和輯、兵機、戰守12類,並略作按語。此書在蔡鍔去世一年後,1917年由上海振武書局首次公開齣版。其後,國民黨黃埔軍校的校長蔣介石,又增補“治心”一類,名為《增補曾鬍治兵語錄》,作為黃埔軍校的通用教材。現在,這本書已經入選中國曆代兵書叢刊,儼然成為兵學經典瞭。或者,還是當作啓濛讀本的好吧。
也就是在這二十多年,隨著嶽麓書社《曾國藩全集》的齣版發行,也隨著它的總主編唐浩明先生的三捲本曆史小說《曾國藩》的問世,各種曾國藩的通俗讀物此起彼伏,紛至遝來。嶽麓書社還推齣瞭《唐浩明評點曾國藩傢書》、《唐浩明評點曾國藩奏稿》等書,目的都在普及文史知識,與30捲大部頭的《曾國藩全集》相輔相成。於是,也就有瞭讀者手中的這本《王澧華評點曾國藩批牘》的命題之作。我要改換書名,書社迴答,這就是唐老師首肯的。老實說,當年我大學剛畢業,二十郎當歲小後生,跟著羊春鞦老師學做古籍整理,唐老師作為全書責任編輯,確實是手把手教過我的。
接手這項命題之作,一是瞭結當年的一個夙願,加深對曾國藩公文功夫的理解和欣賞,尤其在在我自己也經曆過短暫的基層行政工作之後,看看曾國藩批文的立場與觀點、構思與行文,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和藉鑒;二是希望藉著這個機會,加深對曾國藩辦理團練、統帥湘軍、用兵與行政、治吏與治民、洋務與自強等重要專題的認識和把握,看看自己在哪些問題上,曾經忽略過曾國藩本人的專題批示,這些專題批示,今後可以幫助我們更多地顧及他本人留給後世的“白紙黑字”;三是吸引更多的曆史愛好者和政治愛好者,以史為鑒,以人為鑒,去粗取精,古為今用,看看那些上級是如何批示下級的,如何指導下級的,哪些下級的稟文得到欽差大臣的肯定、贊許和照準,哪些倒黴蛋又被相國大人一口否決、甚至一頓訓示?
基於這些考慮,本書選取瞭“團練”、“治軍”、“戰守”、“招募與招降”、“嘩餉與鎮撫”、“救災與善後”、“行政”、“審案”與“洋務”9個專題,從曾國藩現存的1137篇批示中,選錄163篇,逐一加以評點。所選批示的對象,有省級文職高官布政使以至道颱、太守與縣令、縣丞,有省級武職高官提督以至總兵、副將與參將、遊擊,也有平民百姓、訟棍地痞;有不服在籍侍郎指派的傢鄉父母官,有看當朝元老臉色行事的官場老油條,也有勞苦功高的多年老部下;有的是軍紀督察,有的是官風糾察,有的是官德教導,有的是軍務指示,更有稅務徵收、漕糧催繳以及洋務交涉、教案處置與海防籌劃。這裏有故事,有人物,有經驗體會,也有失誤與不足,還有形形色色的眾生相,虛虛實實的官場經,有哭笑不得的違紀者,更有奮發有為的各路纔俊,曾國藩則分彆做齣瞭因勢利導的鼓勵、對癥下藥的訓誡、苦口婆心的教誨,更有高瞻遠矚的指引、未雨綢繆的謀劃。因此,這裏將不乏為官心得,也不乏世相百態,更不乏官場故事。
曾國藩官至一品,位居武英殿大學士、三任兩江總督,受封一等毅勇侯爵,在人們心目中,似乎對他有一種吏治嚴明服眾、官風穩健明練的深刻印象,以往袁世凱、蔡鍔、梁啓超以及蔣介石、毛澤東等人對曾國藩的推崇,以及二十多年來“做官要學曾國藩”的口傳密訣,主要就是衝著曾國藩的軍政作為來的。本書從團練到洋務,分門彆類,每一類先有短文介紹,每一篇先作敘述,理清背景和事實,然後著重點評曾國藩批示的用意、特點與風格。總之,通過分析講解,通過一個個活生生的具體事例,讓我們共同體會他的當官心經,分享他的政治智慧,點評其利弊得失,汲取其經驗教訓,相信讀者可以從中得到有益的體會。
為瞭幫助部分讀者減少閱讀睏難,書前還有一個“部分專有名詞簡易解釋”,對一部分老式公文的固定用詞,做齣相對淺顯的解釋。另外,讀者如果對某類批示有興趣,還可以自行選讀相關原件,每件批示前的數字,是嶽麓版《曾國藩全集?批牘》的序號,此次一並保留,方便讀者對前後批示,作進一步的閱讀和欣賞。
王澧華 2012年10月14日於上海師範大學
王澧華評點曾國藩批牘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自己38歲生日的這一天,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萬壽起義”,信徒兩萬,號稱“太平軍”。兩個月後,建國號為“太平天國”,洪秀全為“太平天王”,稱清朝為“清妖”。從此,一個國傢,兩個朝廷,開始瞭持續13年的血腥廝殺。
評分
☆☆☆☆☆
這段時期,曾國藩在北京吟詩作賦,拜師訪友,逐年升官,從詩壇後進、古文新秀到理學新星,不知不覺成為京城官場的幸運兒,不到十年,已經位居二品,當上瞭禮部侍郎。洪秀全在廣西造反,曾國藩在朝廷五個部輪流兼職,甚至奉旨齣京主考。直至他母親去世,他纔把自己的副部級官職臨時開缺(官員父母去世,必須離職迴傢,守孝三年,稱為“守製”),迴到湖南老傢。而此時,洪秀全的太平軍已經殺齣廣西,攻入湖南,各地窮苦民眾,乘機響應。一時間,追隨太平軍的,聚集山頭的,攔路搶劫的,此起彼伏。於是,朝廷一麵嚴令當地軍政大臣嚴防死守,一麵以皇帝諭旨的形式,命令在傢鄉為父母守孝的曾國藩,幫同辦理本省團練,剿辦各地土匪。這就是曾國藩“欽差團練大臣”的由來。
評分
☆☆☆☆☆
曾國藩的書買瞭不少,多是嶽麓書社的
評分
☆☆☆☆☆
在此前四年,1833年,湖南省湘鄉縣的一個鄉村塾師之子,在22歲的時候,第七次參加秀纔考試獲勝,第二年考中舉人;第三年,第四年,接連在北京參加進士考試,一敗再敗;1838年,他第三次走進考場,會試、復試、殿試、朝考,一路過關斬將,中進士,點翰林,成為天子門生。這個人,就是洪秀全的命中剋星——本書的主人公曾國藩。
評分
☆☆☆☆☆
看瞭王澧華寫的《六講曾國藩》後買的這本,可讀性強,一下子買瞭2本。
評分
☆☆☆☆☆
看瞭王澧華寫的《六講曾國藩》後買的這本,可讀性強,一下子買瞭2本。
評分
☆☆☆☆☆
看瞭王澧華寫的《六講曾國藩》後買的這本,可讀性強,一下子買瞭2本。
評分
☆☆☆☆☆
書是正版的,質量不錯。
評分
☆☆☆☆☆
在此前四年,1833年,湖南省湘鄉縣的一個鄉村塾師之子,在22歲的時候,第七次參加秀纔考試獲勝,第二年考中舉人;第三年,第四年,接連在北京參加進士考試,一敗再敗;1838年,他第三次走進考場,會試、復試、殿試、朝考,一路過關斬將,中進士,點翰林,成為天子門生。這個人,就是洪秀全的命中剋星——本書的主人公曾國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