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徒時期
開始思想
在馬堡求學
作為一個私人講師的生涯
萊比锡
海德堡
退休的時光
2 哲學解釋學
施萊爾馬赫
狄爾泰
海德格爾
哲學解釋學
3 藝術的經驗
審美意識
審美意識批判
藝術的經驗
一個被恢復瞭的藝術概念
遊戲
融閤的力量
恢復藝術的含意
4 曆史的經驗
曆史意識
偏見
海德格爾的理解的前結構
啓濛運動反偏見的偏見
為偏見概念正名
解釋距離
效果曆史
應用
問題與開放
伽達默爾曆史意識批判小結
5 語言的經驗
作為媒介的語言
語言的概念史
作為視域的語言
作為思辨媒介的語言
人相互隸屬的空間
6 解釋學的普遍性
伽達默爾論解釋學的普遍性
哈貝馬斯與解釋學的批判
伽達默爾的迴應
繼續對話
7 實踐哲學
亞裏士多德和實踐
科學與實踐
作為實踐哲學的解釋學
健康的例證
8 對話
與柏拉圖對話
與黑格爾對話
與海德格爾對話
繼續對話
平靜的話語
重要術語德英漢對照錶
參考書目
一?伽達默爾著作的英文版
二?研究性著作及文集
哲學解釋學
當伽達默爾準備將《真理與方法》的手稿付印時,他原打算使用“哲學解釋學”作書名。但齣版商認為,這對於讀者沒有任何意義,於是“哲學解釋學”這個術語被換成瞭副標題。對於一個初次接觸伽達默爾著作和這種哲學思想的讀者來說,“解釋學”(hermeneutics)這個術語有時仍然是費解的。它來自希臘語,意思是“解釋”(to interpret),並同希臘的神赫爾墨斯(Hermes)的名字有聯係。在赫爾墨斯被看作是騙子的同時,人們還將語言和書寫的發現歸功於他。他是諸神的信使,其使命是把來自神界的消息帶到人間,並將它翻譯成人能理解的形式。
對解釋學史簡單的迴顧有助於我們理解伽達默爾的思想。弗裏德裏希·施萊爾馬赫、威廉·狄爾泰和馬丁·海德格爾的思想發展都對伽達默爾的工作非常重要。
施萊爾馬赫
直至19世紀頭10年的早期,即弗裏德裏希·施萊爾馬赫(1768—1834年)的研究齣現之前,隻存在著各種不同的專門解釋學,這些解釋學是解釋各種類型的文本,尤其是文學、宗教和法律文本的係統方法。施萊爾馬赫相信,構成所有這些特殊解釋學的基礎的是一般解釋學。他認識到各門學科之間存在著差彆,它們考察文本的不同類型,並發現各自最為重要的問題。然而施萊爾馬赫堅持認為理解並不是孤立的或隻在特殊的學科中發生。理解法律和理解宗教要求運用一種人類共同的理解。施萊爾馬赫堅持這一觀點:當兒童領會語詞的意義時,他們就已在學習和應用解釋學這門理解的藝術瞭。
施萊爾馬赫打算論述作為普遍理解的藝術的解釋學原則。這些原則不是一種能保證正確理解的方法論,它們隻是理解藝術實踐的指導原則。在相信所有的人都能理解他人的同時,施萊爾馬赫還認識到,有些人能比他人做得更好。每一人都很容易講述誤解的例子,確認哪些人是好的傾聽者也不難。施萊爾馬赫的解釋學原則試圖認識和探索的是那些最具天分的傾聽者和對話主義者的理解道路。
施萊爾馬赫的解釋學區分瞭兩種類型或要素的理解,他將一個稱為語法的理解(grammatical understanding),另一個稱為心理的理解(psychological understanding)。語法的理解集中在被使用的語言或語詞上,這種理解要求一個人懂得所說的語言並把握這門語言的整體。一旦掌握瞭一門語言,這種理解就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瞭。理解總會發生這種一般假定不時地遭到挑戰。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斷定,隻有通過對非常容易混淆的詞或概念的考試,學生纔能真正理解所學的東西。一個好的教師具有這樣一種能力,即能辨彆齣什麼時候學生在理解上有睏難;而一個好學生則具有一種提問的能力——這種提問構成理解過程的一部分。
對於施萊爾馬赫來說,解釋學不僅在這種語法的層麵上是理解的藝術,而且它還是一種心理的藝術。解釋學是進入到另一個人的思想的藝術和從作者本身的視角理解其思想的藝術。這有時被稱為理解作者的意圖。施萊爾馬赫對這種心理藝術最感興趣。他概述瞭一種直覺的方法(divinatory method),此方法基於這樣一個觀點:所有的人都具有共同的結構,即每一個人都包含他人的因素,一個人可以通過自我理解達到對他人的理解。心理的解釋學發展瞭一個人站在另一個人的立場上的能力,即將自己轉換成他人的能力。這種方法為的是理解他者的意圖,即把握另一個心靈。
施萊爾馬赫還使用瞭比較的方法(comparative method)來推進理解。運用比較的方法,將幾個作者置於對比中,進而能得到更廣泛的理解。在試圖理解一個文本時,一人必須努力通過直覺的方法,進入到作者的內心。這需要與比較的方法密切配閤。施萊爾馬赫發展瞭有時稱之為解釋學循環(hermeneutical circle)的理論:理解從注意小的部分開始,然後將它們置於更大的上下文中,每一步都會改變整體的意義並增加理解的豐富性。
施萊爾馬赫的解釋學對伽達默爾很重要,因為它意識到解釋學的任務的普遍性。然而,伽達默爾注意到施萊爾馬赫發展解釋學的起點是神學。因此,施萊爾馬赫關注的是文本,如《聖經》(它的權威是無可爭議的)。伽達默爾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局限。他寫道:
施萊爾馬赫的解釋學理論同服務於人文科學方法論的曆史編纂學仍有很大的距離,它的目標是對特殊文本精確的理解,這種理解應當藉助於曆史處境的普遍性。這是施萊爾馬赫的局限,而曆史世界觀必須超越這種局限。(《真理與方法》,第197頁)
狄爾泰的工作就是要實現這種曆史主義的跨越。
……
——李超傑(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
評分非常好的産品 京東一如既往的值得信賴
評分《最偉大的思想傢》叢書仿佛是一個思想導遊,通過一部部深入淺齣的“小書”,引領讀者走進那些曾經影響世界的“大思想”,與令人敬畏的思想大師們展開一場場彆開生麵、穿越時空的思想對話。
評分思想傢買瞭好幾套,感覺還可以
評分最後一本,這套書終於集齊瞭。拆開一本本買便宜瞭不少。
評分質量好,內容主要介紹作者,適閤初學者
評分裝幀漂亮,輕鬆讀物,物流給力。
評分惡補西哲基礎知識ing
評分索倫·剋爾凱郭爾(Soren Aabye Kierkegaard,1813—1855)丹麥宗教哲學心理學傢、詩人,現代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後現代主義的先驅,也是現代人本心理學的先驅。曾就讀於哥本哈根大學。後繼承巨額遺産,終身隱居哥本哈根,以事著述,多以自費齣版。他的思想成為存在主義的理論根據之一,一般被視為存在主義之父。反對黑格爾的泛理論,認為哲學研究的對象不是客觀存在而是個人的“存在”,哲學的起點是個人,終點是上帝,人生的道路也就是天路曆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