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大学之水》内容主要包括有两大方面:一是复旦的办学特点及管理经验,主要谈大学的内涵建设、大学文化、大学的招生制度、通识教育、大学的学术风气等,这可以说是办学经验的共享;二是对整个高等教育的思考,主要包括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大学的社会责任、大学发展的前景及可能的路径(如招生制度的改革、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科研体制等)等方面,这可以说是思想的碰撞与启迪。
作者简介
秦绍德,上海市社科联主席,曾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解放日报社总编辑、党委副书记。
内页插图
目录
大学文化编
文化的角度:大学是什么?
大学的软环境建设
什么是复旦精神?
大学文化的三个层面
如何总结复旦精神?
什么是复旦精神?
修史: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工程
老校门:复旦的精神象征
“复旦孝子”于右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师德师风引领学风校风
好老师自己就是一门课
寂寞出学问
甘坐冷板凳
“炒”热的,不是学问
坚守学术价值,才耐得住寂寞
学术没有冷门和热门之分
学问无法“百度化”
学术不能娱乐化
大师是历史筛选出来的
制度缺陷伤害了学术生态
加强学术道德建设
……
发展改革编
学生教育编
大学管理编
大学党建编
精彩书摘
大学的软环境建设
什么是大学的软环境?软环境的含义非常广泛,没有严格的表述。这里我简单罗列几种。第一种说法,大学的软环境就是“大学的整体精神风貌”,是积极向上,精神昂扬的还是萎靡不振的?第二种说法,大学的软环境就是“大学的精神品位”,是一进大学就感受到的一种氛围,比如有的学校一进去就感到一种浓厚的学术气息,有的学校一进去则有一种商业气息,等等。外校的人进入一所大学,从大学的门卫,从师生的着装、神态,乃至学校的建筑,都可以体会到这所大学的品位。第三种说法,大学的软环境就是“大学的境界和追求”,如有的学校是追求卓越,有的学校则追求学生的报考率等。第四种说法,大学的软环境就是“大学的人文氛围”,或者说是一所大学的文化。文化,从心理学上讲,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
我认为,除了物质硬环境以外,精神的东西都应该看做是“软环境”。这是从排他法的角度来定义的。这里面包含了两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软环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肯定是一所大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没有软环境,它就不称其为大学。大学光有硬环境是不行的。我们把远在山下的硬环境建设得再怎么好,也不能形成一所大学;我们把上海市中心黄埔区的三十幢楼拨给一所大学,也不行。一所大学的软环境建设要经历好多年,虽然它看不见、摸不着,但肯定存在。
第二个要素,软环境对大学里的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谓“大学里的人”主要是学生、教师,当然也包括管理者、职工,甚至包括附属中学和小学。软环境对大学里的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个学校的人受到的是他自己学校氛围的影响,各个学校的人都是有差别的。以复旦人为例子,他和清华人、交大人都有区别。社会上对复旦人的评价是:复旦人比较严谨。学校或教师,谁也没有用强硬的方式教导学生,但一届一届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这样的。还有的同志反映,复旦的学生能力确实很强,很聪明,适应性很好,但就是有时候比较傲,太过自信,看不起别人.这些东西,学校也没有教过,照样形成了。我在不少单位工作过,我经常对复旦的毕业生说,相比清华人来说,我们复旦人还缺一些东西,缺清华人的大气和眼光。和清华的人谈起来,一谈就是国家兴亡;和复旦人一谈起来,就是上海的就业形势、金融行情怎么样。复旦人和清华人都追求卓越,但层次好像不一样。复旦人和交大人也不一样,交大人感觉比较灵活。
软环境对大学里的人,甚至在语言上都有影响。外地新来上海的同志会发现,在复旦通行普通话,不允许用上海话教学,一旦发现用上海话教学的,我们校长、书记肯定会批评.复旦校园流行的普通话不是非常标准的普通话,而是带有苏北腔的普通话,叫做“复旦普通话”,这种普通话在北方普通话中绝对找不到。很奇怪,这种普通话从复旦小学开始,到复旦二附中,到复旦附中就这么培养上来的。我的孩子也是上这些学校长大的,没人刻意去教他,但他形成的语言就是“复旦普通话”。
所以,软环境是大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软环境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两个要素有助于我们加强对软环境的理解。
……
前言/序言
大学是什么?
大学是什么?这是一个无法简单回答的复杂问题,也是一个永远可以探究的有趣问题。
七年前,也就是2006年6月的一个下午,许智宏院士、陈希教授和我,应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邀请,参加“文化讲坛”,主题就是“大学精神的文化力量”。许智宏和陈希都是我尊敬的同行,也是交往多年的老朋友。一见面,他们都戏称是被我“拽”来的。事实确实如此,因为我曾担任过《解放日报》总编辑,这两位嘉宾也是文化讲坛负责人“拽’’着我去请的。他们认为,北大、清华、复旦都是国内知名大学,谈论大学文化更有代表性;而我们三个,当时正担任这三所学校的领导。由于谈的话题很有意思,而且包容性大,还没上论坛,在准备会上,在饭桌上,议论就展开了。
在讲坛上,我们都作了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文化的角度:大学是什么?》。我从四个方面作了发散性的阐述,分别是——大学是天空,是海洋;大学是深深的水,静静地流;大学是传统的,也是创新的;大学是世界的,更是民族的。这实际上是从大学的包容性、学术性、历史性、开放性等几个角度来探寻大学的特征和品格,许多内容吸纳了前辈们精彩的思想,并非是我的创新。演讲反响很好。意想不到的是,其中“大学是深深的水,静静地流”的阐述,激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大学是深深的水,静静地流”,首先是对大学追求真理、崇尚学术的精神的形象描绘。大学是创造知识、探索规律的地方。知识在这里得到总结、传承;规律在这里得到发现、把握,上升为科学。大学崇尚的,就是对知识的无止境的追求,对规律的不懈的探寻。大学不喜好张扬,因为知识需要积累,而真理的发现更要经过无数次探寻的失败以及实践的检验。科学研究不在乎社会是否关注你。匆匆宣布“创新发现”的,一定是没有结果的研究。大学不盲从任何外在的力量——金钱或是权力,只服膺真理。因为唯有真理,才能永恒;唯有真理,才能传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学生对老师尚且如此,何论其他。大学不轻言放弃,无论是困难,还是压力,都改变不了对真理的矢志不渝的追求。在上述意义上,用“深深的水、静静地流”比喻大学,是再确切不过的。这深深的水,是知识的海洋,是容得下科学探索遨游的大洋,是容得下各种学术流派、各种文化交流交锋的大洋。大洋并不总是掀起滔天大浪,更常规的是底下潜流涌动,表面上风平浪静。静静流,是充满生命力的活流,是冲刷山河、侵蚀岁月的最能持久的涓流。
“大学是深深地水,静静地流”,更广阔意义上拓展为对大学应有特征和品格的表述。以往,社会对大学都有一些敬语——科学殿堂、人文渊薮……这既是对大学的敬重,也是对大学的期许。大学确实应该是一个体现有深厚底蕴的地方,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在这里接受科学的训练和人文的熏陶;大学也确实应该是一个远离喧闹的地方,改变世界的科学实验,在这里悄然进行;改造社会的方案蓝图,在这里潜心设计。大学如若保持深水静流的状态,坚守自己的品格,一定能为社会作出长远而且巨大的贡献。
然而,遗憾的是,我现在觉得,总有一股浮躁之气笼罩在大学的上空。有人说笑话,“当今大学,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形成浮躁之气,是各种原因综合造成的,有政府的原因,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大学自身的原因。
……
大学之水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