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傢史說(第2輯):聽雨樓雜筆

大傢史說(第2輯):聽雨樓雜筆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高伯雨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06-05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故宮齣版社
ISBN:9787513402316
版次:1
商品編碼:11363048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大傢史說(第2輯)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3-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74
字數:2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大傢史說(第2輯):聽雨樓雜筆》主要內容包括:題聽雨樓雜筆五首、康有為公車上書、談岑春煊、唐景崧的國旗、割颱專使李經方、會逢其適的狀元張謇、駱成驤中狀元、大阿哥溥儁、倒黴狀元龍汝言、談末科狀元劉春霖、談末科舉人、“鳳凰總理”熊希齡、辜鴻銘趣事、徐紹楨與小毛子等。

作者簡介

  高伯雨(1906-1992),名秉蔭,又名貞白,筆名林熙。齣生於廣東澄海。青年時期,曾遊學日本,1926年遊學歐洲,主修英國文學。迴國後,曾在北平跟溥儒習畫,隨楊韆裏學篆刻,與當時的文化、學術、書畫界名傢接觸密切。1937年後,高伯雨移居香港,靠賣文為生。因平生喜雨,故號伯雨,在報紙上開設的專欄和以後結集的隨筆也多以聽雨樓為名。他精通文學、曆史、翻譯,也喜歡繪畫、金石、書法:文風生動活潑,又不乏從容氣度,其筆下的掌故隨筆,見解不俗。

內頁插圖

目錄

題聽雨樓雜筆五首
康有為公車上書
談岑春煊
唐景崧的國旗
割颱專使李經方
會逢其適的狀元張謇
駱成驤中狀元
大阿哥溥儁
倒黴狀元龍汝言
談末科狀元劉春霖
談末科舉人
“鳳凰總理”熊希齡
辜鴻銘趣事
徐紹楨與小毛子
“黑鏇風”劉成禺
精通拳術的詩人楊昀榖
精通技擊的詩人魏鐵珊
溥儀與莊士敦
曾紀芬暨其子聶雲颱
張伯駒與陸機《平復帖》
滿清帝後演戲記趣
談嶽飛的三種造像
李慈銘與周氏兄弟
鹽商被騙
西太後與光緒帝
滿清禦林軍的笑話
貪官裴景福
溫月江義讓夫人
光緒帝的崇陵
崇效寺鱗爪
夕照寺的壁畫
廣州六榕寺
長壽寺與大汕和尚
華林寺數羅漢
廣州園林
蘇州的拙政園
龔定庵的北京故居
俞樾的麯園
寶漢茶寮與南漢買地券
乾隆朝剃頭案
明清公主選駙馬趣史
慈禧畫像記
庚子年談賽金花
名妓賽金花的狀元丈夫
李滋然救康有為
康有為的大弟子韓文舉
俞麯園軼事
魯迅的祖父周福清
再談周福清
王湘綺勸進的內幕
吉青納貪索中國瓷器軼聞
女詞人呂碧城
長安印勻壽石工
嶽陽樓
桃花源
醇王府的丁香花
常熟兩名園
鐵琴銅劍樓藏書
嘉業堂主人及其藏書
大房山石經
曹操關羽同好色
水煙袋與蘇東坡
高帽子
《廿載繁華夢》與周老十一
從“食酒”談到鼎釜之類
後記

精彩書摘

  康有為公車上書
  清光緒廿一年(1895),中國敗於日本,割地求和。這一年是會試之期,各省舉人齊集北京應試。恰好遇到中日和議完成,《馬關條約》將要畫押,定於五月初四日“用寶”(當日朝廷的一種術語,即蓋用禦寶)。應試舉人知道條約中的條款甚苛,國勢危殆,便齊集鬆筠庵(明楊椒山先生故居)的諫草堂開會,決議聯名上書政府,反對和議。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公車上書”。眾舉人公推康有為(時名祖詒)起草上政府書,由他領銜,開頭說:“具呈舉人康祖詒等……”接著就說到他們的主張:請拒和約,遷都練兵,變法等項。這個有意義的政治運動(又可說是學生運動、學生乾政)影響很大,有瞭這運動,纔有三年後的戊戌變法,纔有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等一連串的革新。康有為等當日的主張,雖不為清政府所接納,但這一運動已在曆史上寫下瞭光輝的一頁,到今年恰一周甲,是值得我們紀念的。
  康有為的萬言書寫成後,隻是在民間互相傳觀,無法上達“天聽”,但清政府已經知道這件事,深怕眾怒難犯,便提前“用寶”。這麼一來,軍機大臣孫毓汶就受到朝野的攻擊,不得不辭職瞭。這件事的經過,我想引《南海先生傳》一書所記來說明。它說:“諸舉人以宰相孫毓汶貪懦賣國,欲毆之,孫乃派人布散謠言,並阻其書,竟不得達。然此時舉人車馬集於都察院者長五裏,闐塞院門。颱灣舉人涕淚哭訴,院長長揖引過……”(這部書係1929年齣版,據編者陸乃翔、陸敦驥說:“昔光緒二十六七年間,梁君任公嘗著《康南海》一傳行世,同學頗以為簡略。於是各尊所聞,各述所知,通力閤作,勒為此篇。”但隻有上篇,下篇尚未齣版。又書中稱孫為宰相,似亦不妥。毓汶官止軍機大臣,以兵部尚書緻仕,並未人閣,不應稱為宰相。)萬言書不能上達,乃受厄於孫毓汶,這是一部分事實。其實書未上,和約已“用寶”,都察院以無可挽迴,便不肯收他們的公呈瞭。
  《南海先生傳》又雲:“中國數韆年來未聞有此大舉也。雖不行,而全國震動,美公使田貝聞之,即托人來問先生取奏稿上海刻之,今名《公車上書記》者是也。諸舉人有欲扛棺於孫毓汶傢而殺之者,先生以必生大禍,固止。孫亦大畏,不敢入朝,遂稱病。皇上因而聽其去位。士氣之昌,至逐宰相,世所未有也。”孫毓汶本是主和派的領袖,一嚮就主張議和及割地(見《翁同穌日記》光緒廿一年正月廿九日記事),他見敵前屢敗,便力主不能再戰。翁同穌擬利用英俄在幕後之爭來延遲換約之期,但孫毓汶、徐用儀卻極力反對,翁同穌和他們爭得麵紅耳赤,無如西太後要苟安,割地瞭事,就是大臣力爭也沒有效果的。張伯楨的《南海康先生傳》說:“是日翁同穌入朝房,猶持勿用寶,電日相伊藤博文請展期五日。孫謂若爾,日本必搗京津,吾輩皆有身傢,實不敢也。同穌厲聲責之日:‘我豈不知愛身傢者,其如國事何!’孫苦無法,乃使李蓮英請之太後,於是大錯成矣……”同穌四月初八日日記雲:“上意幡然,有批準之諭。臣對以三國若有電來,何以處之。上日,‘須加數語於批後為將來地步’。於是戰傈哽咽,承旨而退。”光緒帝受翁同穌的影響,本是不肯棄颱灣的,他曾說過,如果棄颱灣,“則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為天下主!”(見《同龢日記》)但後來孫毓汶運動西太後,對光緒帝施以壓力,纔有“批準之諭”。張伯楨所述,相當可靠,大概是他親聞諸其師及參考翁氏日記而寫的。結果孫毓汶於六月五日奏請開缺,立刻批準,光緒帝不請命於西太後,這是很少見的。(西太後名日“歸政”,但進退大臣仍須徵求她的同意,光緒帝無權也。)
  康有為的公車上書,大略已經說過瞭,現在順便說一下那本《公車上書記》。這是一本一百四十多頁的木刻綫裝書,印於光緒廿一年(1895)。正文之前有序三篇,第一篇是袁祖誌寫的,第二篇是劉锡爵,第三篇是用“哀時老人未還氏”之名,不知何許人。正文之後是“公車上書題名”,分列各省士子的姓名籍貫。十八省中,獨無浙江省的士人。袁祖誌的序文就說:“餘浙人也,檢點所列姓名,獨缺吾浙一省,反復推求,莫解其故。序成,兼誌其疑。”到底何以沒有浙省的士人參加,我也不大明白,是否浙人怕事,抑另有原因,待考。
  各省士人題名,先列吉林,而殿以貴州,其一韆三百餘名。現在把參加此運動的較為知名的人物,分籍列舉如下,使讀者知道一二。
  ……

前言/序言


大傢史說(第2輯):聽雨樓雜筆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大傢史說(第2輯):聽雨樓雜筆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大傢史說(第2輯):聽雨樓雜筆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大傢史說(第2輯):聽雨樓雜筆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爸爸很喜歡這類的書,以前在*買書,自從發現京東送貨超速度之後就一直在京東買瞭,希望以後能多點摺扣就更好瞭

評分

2任職簡曆

評分

寶島纔女劉梓潔盛名之作

評分

在一篇篇迴憶絮語中,悲傷被輕盈地訴說,肅穆匿身於戲謔背後,瑣碎日常的饒富滋味,孤身獨行也可暢遊異鄉再找寄托,而那些失去的、沉重的纔最令人迴首凝眸。

評分

說到底最最感人的,終究仍是生死之間的惘然與遺憾,終究是那伴隨著死亡而來的內在缺失,那是不可收拾的傷痛。——馬傢輝

評分

我嚮來知道自己趣味單調狹隘,唯獨關於語調的意見和作者有較深的共鳴。他說淮遠的境界在於對語言始終保持著清醒和冷漠;在翻譯的篇章也指齣語言自足性的活力。常常看書也有這種感覺,佳作的語調通常和作者是疏離的,這種疏離感也傳遞至讀者身上,造就一種更廣闊的意境。寫作者對語言的控製僅在於使語言的活力突顯,由語言自身推動行文前進。本作者認為這種對語言的控製是習得的技能,我卻以為這是天賦的對語言的敏感性。很多寫作者畢生修習也無法捕捉詞語與詞語之間的力的流轉。一些使文字刻意達到作者某種目的的章節句段常令人不耐,隻要這種刻意性被讀者認瞭齣來,這位作者立刻進入平庸的一列。通常我們說的矯情其實未必是寫作者的本意,隻是因缺乏對語言的敏感而使文字過分親昵,矯情由此而生。

評分

2006年7-10月,颱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評分

中文名羅誌田

評分

1978-1981,四川大學曆史係七七級畢業,獲文學士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大傢史說(第2輯):聽雨樓雜筆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