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评分1898至1899年间,安德鲁·威尔森牧师向会员和本地商人募集了865英镑,扩建了马隆教堂,此外还开办了教会小学。灰色石制外墙的教堂今天依旧矗立在那里,耸立的尖塔顶从周边建筑中醒目地高探出来,色彩绚烂的玻璃窗似乎在向人们述说着爱尔兰长老会19世纪末的功德。
评分在教会发行的一本纪念册里,威尔森牧师的大女儿艾达这样回忆她的童年:“回顾往昔,当父母携大家庭初到马隆时,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教区人际环境的友善。牧师之家的邻居们送来的实用的小礼物常让全家人沉浸在快乐之中。父亲是位宽厚仁慈的无私长者,孩子们从未受到过他的严厉训斥。虽然母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身体一直虚弱,但父亲的关爱照顾支撑着全家人一直生活在乐观幸福的气氛中。当他1920年离去时,身后留下的是设施完备的教堂和学校、以宽厚友爱精神而闻名的教区,还有人们对他的爱戴。”
评分我在贝尔法斯特拜访过其中两位年迈的修女,听她们描述于20世纪30年代在东北的传教经历。她们冒着零下30度的酷寒乘马车穿梭于乡村之间,一进屋就迫不及待地坐到砖砌的火炕上取暖。她们还谈到了终生无法磨灭的可怕记忆:那里土匪猖獗,绑架案时有发生,外国人也不能幸免。还有恐怖的传染病——正是传染病,在东北夺走了祖父两个儿子的生命。
评分祖父在法库经历了清朝末期、辛亥革命、军阀割据、日本占领、伪满洲国时期,他是如何见证中国的历史的?
评分1978年到亚洲,先用两年时间学习中文,后受雇于英国广播公司(BBC)、路透社、香港(南华早报)及其他国际媒体,曾常驻香港、台北、北京、上海、新德里和东京,报导当地新闻。
评分作者简介
评分祖父在法库经历了清朝末期、辛亥革命、军阀割据、日本占领、伪满洲国时期,他是如何见证中国的历史的?
评分1978年到亚洲,先用两年时间学习中文,后受雇于英国广播公司(BBC)、路透社、香港(南华早报)及其他国际媒体,曾常驻香港、台北、北京、上海、新德里和东京,报导当地新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