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是沒弄錯的話,我們是在蜜蜂、螞蟻、海狸、鵝、雞、羊等群居動物之中列居首位的(假定可以這麼說)。如果我們遇到一隻離群的蜜蜂,難道可以由此得齣結論,說這隻蜜蜂處於純自然狀態,而那些在蜂房裏集體勞動的蜜蜂卻已經退化瞭嗎? 不是任何動物都有它必須服從的、不可抗拒的本能嗎?這種本能是什麼?就是協調各種器官,使之在一定時間發揮作用。這種本能最初還不可能充分發揮,因為器官尚未發達到完善狀態①。 事實上,我們不是看到,一切動物以及其他一切生物都始終不變地奉行著大自然賦予它們這個物種的法則嗎?飛鳥築巢,星球運轉,都根據萬古不變的法則,怎麼唯獨人能夠改變?如果人注定要像其他肉食動物那樣過孤獨生活,他能違抗自然法則而過群居生活嗎?而如果人類生來就是要像傢禽和其他許多動物那樣成群結夥,他能違背命運,韆萬年孤身獨處嗎?人是可以臻於完善的,可有人卻由此斷定,人已經墮落。可是為什麼不可以由此得齣結論,人已經改善到瞭自然所規定的盡善盡美的限度呢? 所有的人現在都過著群居生活,我們豈能由此推斷,他們從前過的不是群居生活?如果這樣推斷,那豈不是等於說,公牛今日有角,就是因為它們過去並不總是有角? 一般說來,人類總是今天是什麼樣,過去也是什麼樣。這並不是說:他們從來就有美麗的城市,有發射24古斤①重炮彈的大炮,有喜歌劇和修道院。而是說,人類一直有著同樣的本能,這種本能使人們愛自己,愛自己的妻兒和孫子,愛自己雙手勞動所得的成果。 這便是普天之下萬古不易的真理。社會的基礎始終存在,因此也就始終有某種社會存在;我們並不是生來要像熊那樣過活的。 有時人們會發現有些小孩迷失在叢林中,過著野獸般生活。但叢林中也可以找到羊和鵝,這不能反證羊和鵝不是生來就成群地生活的。 印度有些苦行僧,帶著鐵鏈,孤身獨處。不錯,是這樣;但他們之所以這樣做,隻是為瞭使過往行人贊賞他們,給以布施。他們的行為齣於一種虛僞的宗教狂熱,就像我們大路上的乞丐,自殘身體以博取同情。人類社會的這些渣滓,隻不過是人們可以利用這個社會以遂一己之私的明證。
評分還可以吧。。。。。。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很佩服伏爾泰能把複雜漫長的歷史整理得這麼清楚。如若沒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我估計如此聰明的伏爾泰不會把時間耗散在枯燥的歷史文獻的整理上。我個人認為,法國啓濛運動時期的大師們之所以能夠創造齣這麼多的經典之作,根源於他們想用知識來改善人類處境的信念。這股信念支撐著他們持續不倦的創作。中國學人若想促進當下中國的發展,首先必須要學習法國啓濛思想傢的這種精神!
評分挺好的書,孩子非常喜歡!
評分 評分好好好盡在不言中。
評分多人推介,還沒來得及看。
評分好書推薦給大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