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西方哲学的部分写得很全面,基本上把占主流的西方哲学家和哲学思想都做了系统的介绍,其中还有对人类发展的描述。其中第五章命名为《苏格拉底》,足见苏格拉底在整个西方哲学界的地位。这部分有两个篇章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神话与悲剧》,另一个是《存在主义》,我想若是没有时间把本书读完,这两章可谓经典,尤其是前者。具体我将在之后详述。
评分我早就听说你是个马克思主义者,却一直不知道你是一个自由主义者……读了《哲学家今天的角色》我才知道,你不仅创造了“自由的哲学”,而且做了自由主义教士。所以,苏里慧眼识珠,号召学界人士“都来读读邓晓芒”。起初读《哲学家今天的角色》时,我感到纳闷,自由主义战士刘苏里怎么会与你这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产生了战友般的“共鸣”(参3见对谈录中谈“共鸣”与“共识”的区分一段)。读过对谈后我才明白怎么回事。原来,苏里“峻急”地感到,自由主义阵营已经在“思想‘战线’”丧失阵地——他“峻急”地看到,自由派只有公知,没有哲学家,形势异常严峻……这时,他发现了你——晓芒兄。在他眼里,你是哲学家,“受到[过]严格的哲学训练,对从德国古典哲学入手的西方哲学,有着细致而精到的理解”,有《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这样的扎实专著,是“远近闻名的”教授。让苏里感到兴奋的是,你更是一个自由主义公知……他在对谈中告诉学人们,你在两个舞台“使枪弄棒”——“讲坛和书桌”。你的“演讲锋芒毕露,一泻千里”;你的书桌“层出不穷地生产(用词可谓精准!)各类文章,言辞犀利,逻辑严密,论理扎实,包括新权威主义、民粹主义、新左翼,以及《河殇》、新保守主义、第三条道路”,都成了你的“新批判主义”的“批判对象”……你“保持了一位公共知识人应有的姿态和立场”。
评分购书在京东 满意有轻松!
评分 评分韩朝翻译,可信度高,,,,
评分不错的图书。《人类知识的默会维度》主要内容包括:言述的和默会的、默会知识:一种维特根斯坦式的进路、能力之知、分离的和交接的、“在世”的认识论分析、具身性、亲知、普遍的和特殊的、实践智慧、判断力、应用的认识论分析、批判的和非批判的等。欧克肖特指出:这种形式的道德生活并不源自对各种可能的行为方式的意识,以及由某种意见、某条规则或某种理想所决定的对这些可能性的选择;在没有反思的情况下,行为也是近乎可能的。因此,生活中的绝大多数’隋景,不需要做出判断,也不表现为需要解决的问题;这里没有对各种可能性的权衡或对各种后果的反思,没有不确定性,没有踌躇犹豫。有时候,需要的不过是对我们在其中成长起来的行为传统的非反思的遵循。与习惯性道德不同,第二种形式的道德本质上是反思性的。“其中,活动不是由行为习惯所决定的,而是由对某种道德标准的反思性应用所决定的。它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作为对道德理想的自觉追求,作为对道德规则的反思性的遵循。”在欧克肖特看来,这两种道德形式实质上是两个理想性的极端(用韦伯的术语来说,两种理想类型),在实际生活中,它们总是结合着出现的。在这种结合中,有时是这种形式、有时是那种形式占主导地位。欧克肖特认为,西方社会的道德,从古希腊罗马时期以及早期基督教时期以来,对道德理想的自觉追求,一直在这种结合中占主导地位。他哀叹道,这是一种不幸。温奇在其《社会科学的观念》一书中,在讨论有意义的行为时,对欧克肖特的习惯性道德观念提出了质疑,指出了它内在的不一致性。在欧克肖特看来,习惯性道德不依赖于反恩。但温奇指出,欧克肖特赋予习惯性道德的一些特征,没有反思是不可能的。温奇的批评大致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论证。 首先,温奇聚焦于习惯性道德富有弹性和适应性的特征。欧克肖特认为,在习惯性道德中,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固定不变的。习惯性道德富有弹性,能够承受变化。习俗或习惯通常被被认为是盲目的,但欧克肖特强调指出,在习惯性道德中,习俗不是盲目的,它“具有适应性,并且对具体情景的细微差别颇为敏感”,它“能变化并作局部变动”。问题是,如何阐明习惯性道德的弹性和适应性?欧克肖特的回答是:“应该看到,由于这种形式的道德生活的内在律动不是源自对道德原则的反思,而只是反映了对道德行为传统的精神特质的无意识的开发,所以它不会导向道德的自我批判。”温奇断然否定了这个答案。他说:欧克肖特认为,他在此所说的变化和适应性是独立于反思性原则的,我则认为,反思的可能性对于那种适应性是必要的。缺乏这种可能性,我们所处理的不是有意义的行为,而仅仅是对刺激的反应,或者是真正盲目的习惯的体现。
评分于是,苏里邀请你到他的舞台上来展现你哲学家式的自由主义公知风范,以便更多的学人认识你,以你为榜样——如果在中国学界或中国的大学里到处都是你这样的自由主义公知教授该多好!“有请邓晓芒教授”……整个对谈由苏里引导,他非常聪明,在开头和结尾部分与你谈哲学,把谈自由主义公知应有的姿态和立场那一部分放在中间。如此安排为的是给我们留下这样的印象:你的公知姿态和立场具有强大的哲学和学术力量的支撑。苏里赞扬你“散发着西方古典知识人德性的光芒”,
评分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