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20
《介绍丛书》一套值得细细品读的好书,它包罗了古今世界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名家思想和学科结晶,作者以大师般幽默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深刻思想和深奥的科学命题,再配以精彩的漫画插图,真正“把复杂的思想简单化”。这一深入浅出的理念和方法,打破了读者年龄和学科的专业限制,使它真正成为老少皆宜的大众科普读物,读上它们,你定会爱不释手。
《介绍丛书:拉康》1995年首次出版,曾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出版发行,丛书的全球销量已达到24亿,《介绍丛书:拉康》在我国首次翻译出版。
在法国拉康、福柯、德里达、罗兰·巴特被称作现代思想四巨头。
作为独树一帜的精神分析家,拉康声名远扬,但其著作却又以晦涩难懂而著称,有人认为这是他有意为之!
拉康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临床工作领域,对哲学、欧洲文化都起到了极大的影响。《介绍丛书:拉康》的文笔流畅,插图精美,对于任何想要了解拉康的思想,却又因其作品明显带有的神秘晦涩而不敢问津的读者而言,这都将是一本理想的入门读物。那么就让我们通过这《介绍丛书:拉康》,看一看拉康的生平,开启他理论的大门吧!
达瑞安·里德尔Darian Leader,在英国伦敦与利兹执业的精神分析家,也是欧洲精神分析学派的成员。他是利兹城市大学精神分析研究方向的高级讲师,同时也在布鲁内尔大学讲授精神分析专业的硕士课程。此外,他还著有一本关于性欲的书籍:《为什么女人写下的信比她们寄出的信还要多》,这本书在1997年由Faber&Faber出版社出版。
朱迪·格罗夫斯Judy Groves,画家、平面设计师兼插图作者,她曾先后参与过艾康公司这套丛书中多本图书的制作,包括《耶稣》、《维特根斯坦》、《拉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罗素》、《乔姆斯基》、《列维一斯特劳斯》、《女性主义》、《哲学》与《政治哲学》等。
李新雨,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本科毕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成都精神分析中心成员,目前正作为年轻的执业精神分析家在西安开展临床工作。自2004年起接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随即便对弗洛伊德与拉康的精神分析思想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后在四川大学游学并跟随霍大同先生接受个人分析训练,曾先后翻译并发表过多篇拉康精神分析方向的专业论文,豆瓣网“拉康圈”小组的创建人,目前主要从事精神分析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
★简洁明了的一本书,概述了几乎所有拉康研究的内容,我非常欣赏这本浓缩了拉康理论精华的作品!从中还能看到很多有关拉康生平信息的内容,也非常好!
——XX读者
介绍丛书:拉康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介绍丛书:拉康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这个系列买了很多,看到新的一定要收。
评分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过一篇《五柳先生传》,文中云:“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这其实是陶老先生托“五柳先生” 以自道,描绘自己的读书生活,阐发自己对读书的见解。对于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历来褒贬不一。不肯苟同者认为陶渊明是提倡粗枝大叶、浅尝辄止的作风,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当然也有赞同陶渊明的方法的,比如:元朝人李治就说过:“盖不求甚解者,谓得意妄言,不若老腐儒为章句细碎耳。”李治的意思是,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观,可以称得上是至理名言,不像某些迂腐的书呆子那样死扣章句而毫无出息。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法到底可不可取?不必匆忙下结论。我们先来仔细考察一下陶渊明的读书背景,分析一下他的话的原意,问题就会清楚得多了。陶渊明在回忆自己少年时代读书的情景时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可见他自幼就攻读儒家经典,他所说的好读书,自然是指读经史典籍。读经史书,必须读注,而汉代有的经学家所作的注释,连篇累牍,空虚繁琐,离题万里。如当时有一个小夏侯学派的人,光解释“尧典”两个字,就写了十余万字。这是一种很坏的学风,那些寻章摘句、牵强附会的学究式解释,对读书能有什么益处呢?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会干扰对书的原意的领会、理解。所以,陶渊明提出“不求甚解”的观点,是有针对性的。他认为不必花很多的精力去研究没有价值的注释,而应注意读原著,领会原作的基本内容。由此看来,如果将一顶“提倡粗枝大叶”的帽子扣在陶老先生头上,就错了。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法虽然是有所专指的,但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想想看,倘若不论读什么书都去“求甚解”,那你一辈子能读几本书呢?对有的书就可以“不求甚解”,翻翻便过去了;有的书,可暂时“不求甚解”,等到需要“求甚解”的时候,再“求甚解”。
评分很全面的拉康理论,我个人很喜欢
评分拉康吸取了黑格尔关于“自我意识”的诸多营养和滋味:黑格尔通过螺旋上升的辩证过程,说明了对立面之间繁复纠结、爱恨此消彼长的惯常状态。这接近于“真实”,却远离了我们理解范围内的“用户界面”——非黑即白、非爱即恨的意向。我们无处投射暴力和愤恨,而转向与自己的斗争,这不是一场令人愉快的游戏。
评分价格不贵,质量挺好的,非常满意。
评分嗯,该怎么评价呢,印刷质量不错吧
评分拉康研究的简述,,,
评分拉康研究的简述,,,
评分拉康·雅克是家中长子,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弟弟马克后来成为神父。早年,拉康曾求学于耶稣教会管理的斯坦尼斯拉斯中学古典班,在那里熟习了希腊文、拉丁文和数学。15 岁时,他开始用古典手法写诗,并向杂志投稿,17岁时,拉康结识了乔伊斯等一批重要的现代文学大师。与此同时,年青的拉康亦在很早的时候就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斯宾诺莎的思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目睹了人与人之间残忍的杀戮,因此而对上帝产生怀疑,未满 20 岁就背叛了家庭的宗教信仰。1919 年秋,拉康进入巴黎大学医学院学习精神分析学,在7年的医科学习的同时,他也学习文学和哲学。 拉康成为圣安娜医院精神病所的住院医生,1928 年,他来到警察局附属的特殊医院担任专职医生。在这里,他的兴趣逐渐转移到精神病理学和犯罪学领域。同年,他发表了《战争后遗症:一个女人不能前行的病症》一文,探讨特定时期出现的社会心理疾病。1929 年,拉康正式成为鲁赛尔医院的一名法医,后于 1931 年回到圣安娜医院,着手用语言学方法分析精神病人的手记,并逐渐将妄想型病症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达利已经明确提出所谓的“妄想狂的批判方法”。也是在这一研究中,拉康开始关注病人的“心理自动”现象,即主体心理对某种外部力量的无意识臣属惯性。这项“心理自动”的研究受益于其见习指导老师克莱朗布尔 ,在立意上正好与超现实主义者推崇的“自动写作”处于截然不同的语境中。也是在这里,拉康“导向弗洛伊德”。 拉康在克劳德(Henri Claude)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题为《论经验的妄想型精神病概念与人格问题》的论文,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此后主要从事于精神分析学的教学与医疗工作。1933 年,拉康与达利等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的交往日益密切。他连续在巴塔耶命名的超现实主义杂志《米诺托》上发表文章,讨论精神病与艺术风格的关系,其中一篇讨论帕品姐妹命案的文章尤其引人瞩目 。同年,拉康受巴塔耶(Ceorges Bataille,1897-1962)的邀请,参加了考杰夫(A. kojéve)关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研讨。考杰夫和伊波利特关于黑格尔主奴辩证法思想的欲望关系的诠释极深远地影响了拉康。同期,拉康还在法兰西学院旁听心理学家瓦隆(Henri Wallon)的课程,瓦隆儿童心理学研究中的“镜像实验”成为他不久后提出的镜像理论的直接科学基础。1934 年,拉康成为巴黎精神分析学会的候补会员,开始精神分析工作,同年和一位主治医生的女儿布朗婷(Marie-Louis Blondin)结婚,婚后共育有3个孩子。1936 年7 月 31 日下午,在捷克马里安巴( )召开的第14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年会上,拉康发表了关于镜像阶段论的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镜像理论。1938 年成为巴黎精神分析学会正式会员。 1939-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拉康先在军队医院服役,不久隐居于法国南部的小城奈斯(Nice)。其间,拉康曾学习中文和日语,并与巴塔耶的妻子西维亚(Sylvia)保持密切的关系,1941 年,拉康与这位知名女星生下了女儿朱迪特(Judith)。1946 年以后,拉康以精神分析学家的身份参加了巴黎精神分析协会的活动,并于1953 年 1 月就任该学会主席,但同年6月即辞去这一职务,转而加入法兰西精神分析学会,7 月,他和巴塔耶的前妻西维亚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婚姻。1953 年 7 月,拉康在《象征,真实和想象》一文中,首次提出“回到弗洛伊德”的口号。同年9 月,拉康在第17届国际精神分析大会上作了《言语与语言在精神分析中的作用和范围》的报告。年末,拉康开始了他长达27年的公开研讨会。他几乎每周或者隔周作一次报告,吸引了许多学者。1963 年,法兰西精神分析学会宣告解散。1964 年,拉康与玛诺尼等人组建法国精神分析学派,不久即更名为巴黎弗洛伊德学派。 拉康的学术思想渐入独具个性的神秘玄学状态。在这个最后时期里,难解的“欲望结构”、“真实界”、“症候”与“对象a”成为他讨论的中心。自 1970 年始,他开始接受电视台采访,也不断被意大利,比利时和美国各一流大学邀请讲学,成为当时的名人。1980 年1 月,拉康宣布解散巴黎弗洛伊德学派,同年2月,组建新的“弗洛伊德主义事业”学派。
介绍丛书:拉康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