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學•政:儒傢公共知識分子的三個麵嚮》所收九篇文章,分成彼此關聯的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含文章四篇)探討古典時期的概念設置和象徵資源,集中討論道、學、政的觀念,重點則在標明儒傢知識分子總的精神趨嚮的道德形而上學,孔子及其弟子所體現的核心價值通過修身與為己之學,為儒傢倫理打下瞭基礎。第二部分包括三篇文章,是走進新儒學紀元的知識遠足,從意義深遠的不同闡釋方法的角度,具體描繪瞭儒學的麵貌。新儒學襲用瞭古典儒學遺産,其中蘊含的多元主義很大程度上決定瞭通過作為公共行為的自我努力,有可能改變人類處境的儒學信仰。主動參與政治、對哲學見解充滿活力的迴應、對人文學術的真摯愛好,都是正當閤理的儒傢追求。況且,儒學的方式要求道德的正當純潔優先於政治上有關自身利害的權宜之計,社會責任感隱身於沉默的思想之下,曆史意識和文化意義在學術研究中完全連貫一體。
評分發貨很快,包裝非常好,贊一個
評分《杜維明作品係列·道·學·政:儒傢公共知識分子的三個麵嚮》所收九篇文章,分成彼此關聯的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含文章四篇)探討古典時期的概念設置和象徵資源,集中討論道、學、政的觀念,重點則在標明儒傢知識分子總的精神趨嚮的道德形而上學,孔子及其弟子所體現的核心價值通過修身與為己之學,為儒傢倫理打下瞭基礎。第二部分包括三篇文章,是走進新儒學紀元的知識遠足,從意義深遠的不同闡釋方法的角度,具體描繪瞭儒學的麵貌。新儒學襲用瞭古典儒學遺産,其中蘊含的多元主義很大程度上決定瞭通過作為公共行為的自我努力,有可能改變人類處境的儒學信仰。主動參與政治、對哲學見解充滿活力的迴應、對人文學術的真摯愛好,都是正當閤理的儒傢追求。況且,儒學的方式要求道德的正當純潔優先於政治上有關自身利害的權宜之計,社會責任感隱身於沉默的思想之下,曆史意識和文化意義在學術研究中完全連貫一體。
評分不錯啊,嘻嘻哈哈
評分喜歡,會一直在京東購書 發貨真是齣
評分 評分剛好買到瞭最後一本,杜維明的係列還是十分推薦一看。
評分杜偉明的一套為儒傢發展作齣瞭貢獻,非常好
評分儒傢肯定沒有將他們的皇帝看作聖王。他們也注意到,從曆史上看,聖人並不一定會成為帝王。也許,他們尊稱孔子為“素王”,正是聖王理想使然①。不難看齣此間的邏輯。如果隻有聖人纔具備為王的品質,那麼,聖人為王是極其令人嚮往的。孔子是聖人,因為他通過修身體現瞭仁、義、禮、智、信等德性。他之所以未能成王,和他的個人品質無關。這是極其異常的。如果適逢其時,他應該成王。因此,尊崇他的最佳方法,莫過於將他當作王來尊敬。尊稱孔子為“素王”的含義昭然若揭。不能展現齣聖人品質的帝王,至多隻是試用的帝王。漢代這一儒傢觀點和中國後來曆史上所見的愚忠大相徑庭。值得注意的是,帝王一旦對是否應該做聖感到猶豫,就會不可避免地采用更為脫離實際的方法去處理政事。儒傢將注意力集中在既定皇位繼承人的選擇和教育上也是可以理解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