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宏義、李文整理的《金元日記叢編》收錄金人日記2種、元人日記(包括存、殘、輯佚)7種,共計9種。雖題名「日記」卻屬筆記之類著作如姚燧《西林日記》,屬於編年體雜史之類著述如劉敏中《平宋錄》等,不予收錄。兩宋時期日記發展甚盛,其體裁範式、內容風格等對金、元人影響甚钜。但因金、元時期的政治、文化大背景迥異於兩宋時期,故由此見之記載的金、元人之日記,其數量較前代驟減,且種類也頗為單一。除王惲《中堂事記》一種屬參政類、郭畀《雲山日記》一種所記乃日常生活外,其餘皆屬齣使行遊類日記。即使是《中堂事記》、《雲山日記》,其中相當內容乃是記錄其行歷遊旅之事:此外,今見元人日記未有譔於元代後期者,如《長春真人西遊記》、《中堂事記》、《西使記》3種譔於濛古時期,《金華洞天行紀》、《安南行記》、《使交錄》3種譔於元世祖至元年間,就是譔寫時間最晚的《雲山日記》也不遲於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此一現象的產生,大概同樣基於上述之政治、文化原因。
評分《金元日記叢編》為元時人日記著作的結集,共收元人日記7種(其中1種僅有序文見存)。各種日記以撰者的生卒年月為序編排。生卒年不詳者,即以其主動活動年月為據編排。同一撰者的多種日記,即以其撰寫年月為序編排。《金元日記叢編》所收各篇日記,皆於正文前簡述其撰者生平、日記撰成年月及其內容、傳世版本等情況。各篇日記末,酌收有關序跋、題記等,以助閱讀和利用。
評分《金元日記叢編》為元時人日記著作的結集,共收元人日記7種(其中1種僅有序文見存)。各種日記以撰者的生卒年月為序編排。生卒年不詳者,即以其主動活動年月為據編排。同一撰者的多種日記,即以其撰寫年月為序編排。《金元日記叢編》所收各篇日記,皆於正文前簡述其撰者生平、日記撰成年月及其內容、傳世版本等情況。各篇日記末,酌收有關序跋、題記等,以助閱讀和利用。
評分古籍類的書,感覺還不錯,值得一讀。
評分全新正版贊一個,曆史痕跡有必要收藏一下
評分 評分是簡體字,上當瞭。顧宏義、李文整理的《金元日記叢編》收錄金人日記2種、元人日記(包括存、殘、輯佚)7種,共計9種。雖題名「日記」卻屬筆記之類著作如姚燧《西林日記》,屬於編年體雜史之類著述如劉敏中《平宋錄》等,不予收錄。兩宋時期日記發展甚盛,其體裁範式、內容風格等對金、元人影響甚钜。但因金、元時期的政治、文化大背景迥異於兩宋時期,故由此見之記載的金、元人之日記,其數量較前代驟減,且種類也頗為單一。除王惲《中堂事記》一種屬參政類、郭畀《雲山日記》一種所記乃日常生活外,其餘皆屬齣使行遊類日記。即使是《中堂事記》、《雲山日記》,其中相當內容乃是記錄其行歷遊旅之事:此外,今見元人日記未有譔於元代後期者,如《長春真人西遊記》、《中堂事記》、《西使記》3種譔於濛古時期,《金華洞天行紀》、《安南行記》、《使交錄》3種譔於元世祖至元年間,就是譔寫時間最晚的《雲山日記》也不遲於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此一現象的產生,大概同樣基於上述之政治、文化原因。
評分 評分顧宏義、李文整理的《金元日記叢編》收錄金人日記2種、元人日記(包括存、殘、輯佚)7種,共計9種。雖題名「日記」卻屬筆記之類著作如姚燧《西林日記》,屬於編年體雜史之類著述如劉敏中《平宋錄》等,不予收錄。兩宋時期日記發展甚盛,其體裁範式、內容風格等對金、元人影響甚钜。但因金、元時期的政治、文化大背景迥異於兩宋時期,故由此見之記載的金、元人之日記,其數量較前代驟減,且種類也頗為單一。除王惲《中堂事記》一種屬參政類、郭畀《雲山日記》一種所記乃日常生活外,其餘皆屬齣使行遊類日記。即使是《中堂事記》、《雲山日記》,其中相當內容乃是記錄其行歷遊旅之事:此外,今見元人日記未有譔於元代後期者,如《長春真人西遊記》、《中堂事記》、《西使記》3種譔於濛古時期,《金華洞天行紀》、《安南行記》、《使交錄》3種譔於元世祖至元年間,就是譔寫時間最晚的《雲山日記》也不遲於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此一現象的產生,大概同樣基於上述之政治、文化原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