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对话:柏拉图、休谟和维特根斯坦

哲学对话:柏拉图、休谟和维特根斯坦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戴维·塞德利(David Sedley),乔纳森·丹西(Jonathan Dancy),简·希尔(Jane Heal) 著,张志平 译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4-05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ISBN:9787540764326
版次:1
商品编码:11235953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2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对话是一种基本的交流形式,以对话的形式来表达哲学思想的写作,也由于具备了对话的形式而获得了某种内容上的不同:它可能更为丰富、复杂和深入地表达了作者的哲学思考。《哲学对话:柏拉图、休谟和维特根斯坦》集结了哲学史上三位重要的哲学家以对话形式表达的作品,而读者也能从中体会到以对话形式来写作的哲学著作,其奥妙所在。

内容简介

  很多伟大的哲学家都曾用对话形式阐述他们的论证,但是,对话形式本身却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哲学对话:柏拉图、休谟和维特根斯坦》中的三篇论文分别考察了柏拉图、休谟和维特根斯坦采用对话形式写作的理由,并探讨了哲学内容与其文学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作者简介

  戴维·塞德利(David Sedley),剑桥基督学院研究员,剑桥大学哲学教授。他发表的论著包括与朗(A.A. Long)合著的《希腊化时期的哲学家》(The Hellenistic Philosophers,1987),以及很多有关古代哲学的论文。他与G.Bastianini一起编辑了长达335页的有关柏拉图《泰阿泰德篇》的佚名评论。另有《柏拉图的〈克拉底鲁篇〉》(Plato's Cratylus,2003,Cambridge)和《创世说的古代批评家》(Creationism and its Criticsin Antiquity,Berkeley,2007)等著述。他曾在普林斯顿、伯克利和耶鲁做古典学与哲学的客座教授。1986—1992年曾担任《古典学季刊》(Classical Quarterly)的编辑,并于1994年当选为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
  
  乔纳森·丹西(Jonathan Dancy),基尔大学(University of Keele)哲学教授,1988—1989年在匹兹堡大学做客座教授;1993—1994年在牛津万灵学院做访问学者。其主要著作有:《当代认识论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Epistemology,Blackwell,1985),《贝克莱:一种导论》(Berkeley:an Introduction,Blackwell,1987),《道德的理由》(Moral Reasons,Blackwell,1993),《实践的现实》(Practical Reality,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和《无原理的伦理学》(Ethics Without Principl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简·希尔(Jane Heal),剑桥大学哲学教授,圣约翰学院研究员。维特根斯坦是她的研究重点,已出版的著述有《事实与意义:奎因和维特根斯坦论语言哲学》(Factand Meaning:Quineand Wittgenstein on Philosophy of Language,Blackwell,1989),《摩尔悖论:一种维特根斯坦的进路》(Moore's Paradox:a Wittgenstein Approach Mind,January1994),以及《心灵、理性和想象:心灵与语言哲学论文选》(Mind,Reasonand Imagination:Selected Essaysin Philosophy of Mindand Langua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1997年当选为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

精彩书评

  苏格拉底并非一位进行哲学对话的人,柏拉图也并非一位书写哲学对话的人。如果说柏拉图对这种艺术形式的处理是精妙绝伦的,那么,其中的一个原因将会是:对他来说,对话就是哲学。甚至“辩证法”,他用来表示正确的哲学方法的术语,从非常字面的含义上讲就是指进行对话的学问。
  ——戴维·塞德利David Sedley

目录

演讲一
柏拉图《斐多篇》的戏剧人物
戴维·塞德利(David Sedley)

演讲二
“因为作者在此被抹去”:
对休谟在《自然宗教对话录》中运用对话形式的哲学反思
乔纳森·丹西(Jonathan Dancy)

演讲三
维特根斯坦与对话
简·希尔(Jane Heal)

译后记

精彩书摘

  书摘随读
  至此,我主要谈的是西米亚斯和克贝的共同之处。但是在对话中,他们还具有另一种、甚至不大被人们充分意识到的意义……
  为此,我想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在89d91c那段针对“厌恶推理”(misology)或讨厌论证的方法论讨论上。苏格拉底试图对有些人如何会对推理或论证感到厌恶作出解释。他以那些不加批判就轻信他人的人作类比:他们很可能会对他人感到失望,最终对人性丧失信心,并成为厌恶人类者。与此类似,那些刚开始很乐意相信他们所听到的任何论证而不运用其批判力的人,一旦发现论证是虚假的,很可能就会对论证感到失望,最终或许还会变成“厌恶论证者”,对论证本身的效力丧失信心。开始的过度轻信会导致最后的过度生疑。
  在这种关键时刻,苏格拉底为什么不是向西米亚斯或克贝而是向斐多本人发表他的评论?我觉得,这是因为他是在隐秘地谈论西米亚斯和克贝。在紧前面的一段,西米亚斯和克贝都对苏格拉底有关不朽的诸论证表示强烈怀疑。但是,西米亚斯的那些怀疑从动机上讲却完全不同于克贝,而谈到厌恶推理的那段则能让我们弄清其中的缘由。克贝的怀疑从方法论上讲是正确的,并最终会把他引向对问题的满意解决。但是,西米亚斯的怀疑却开始出现厌恶推理的症状。下面,就让我对此作出解释。
  对话开始不久就显示,西米亚斯是他们俩中更容易轻信的人。在63a,苏格拉底自己也注意到他们之间的这种差别:“克贝总是在核查论证”,他带着明显赞同的口吻说,“而不愿立刻相信任何人所说的”。(而西米亚斯,在后面的77a,也证实他的朋友克贝的确是这样的人:“在不轻信论证上,他是人们当中最顽固的。”)
  ……

前言/序言


哲学对话:柏拉图、休谟和维特根斯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哲学对话:柏拉图、休谟和维特根斯坦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哲学对话:柏拉图、休谟和维特根斯坦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哲学对话:柏拉图、休谟和维特根斯坦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看着还不错,内容不错!

评分

  其次是关于下定义的准则。苏格拉底认为,“现在大多数人都不明白自己并不知道事物的本质,因此在讨论时,他们把人们一致赞同的关于某个事物的定义搁在一边,还以为自己知道这个事物,而在耗费精力进行讨论之后,他们最终当然就会发现自己的看法既相互矛盾,又自相矛盾。因此,你和我一定要避免再犯这种我们指责别人的错误,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一个人是更应该陪伴有爱情的人还是没有爱情的人?我们必须先对爱情的定义取得一致看法,这个定义要显示爱情的本质及其效果,这样我们才能进一步讨论爱情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这一段话中,苏格拉底是在告诉我们,在对一个事物进行讨论之前,首先要对这件事物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而且这个定义要能显示事物的本质及其效果,才是最完备的定义,才会有接下来进一步的讨论。只有建立在明确、完善的定义之上,讨论才能有根基的得以发散。

评分

  我将从最近在英语国家中发生的“科学之战”(science wars)开始我的阐述。有人认为,美国发生的“科学之战”是从1996年《社会文本》(Social Text)季刊发表《跨越边界:迈向一种量子引力的转型诠释学》(Transgressing the Boundaries:Towards a Transformative Hermeneutics of Quantum Gravity)开始的。在我看来,这篇文章的作者阿伦·索卡尔是个二流的物理学家。文章是一个有意设计的骗局,目的是为了表明文学理论家和人文学科研究者的无知。《社会文本》是一本激进的文学理论刊物,编辑们这次上当受骗,接受和发表了这篇带有欺骗性质的文章。这个事件逐步从学术圈流传到报纸和因特网上。从广义上来说,这场“战争”涉及的是科学是否普遍有效,科学是否是享有特权的知识,科学是否在文化和价值上中立和科学是否变成了“科学的卫道士”这些问题。人文学者是这场论战中受愚弄和受攻击的对象,他们被认为是攻击科学的;他们宣称是相对主义者,否认普遍和绝对的真理。对他们来说,所有的知识形式都仅仅是主观的(在这里,通常攻击的目标是解构主义者、女性主义者和“社会建构论者”)。当然,这场广受瞩目的讨论让索卡尔“名利双收”,书籍、文章、电视访谈都介入了这场争论。

评分

很多最伟大的哲学家都曾用对话形式阐述他们的论证,但是,对话形式本身却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本书中的三篇论文分别考察了柏拉图、休谟和维特根斯坦采用对话形式写作的理由,并探讨了哲学内容与其文学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本书中的三篇论文分别考察了柏拉图、休谟和维特根斯坦采用对话形式写作的理由,并探讨了哲学内容与其文学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戴维·塞德利(David Sedley)对于柏拉图《斐多篇》中不同人物思考特征的揭示,让我们在阅读柏拉图哲学对话时多了一个观察维度;乔纳森·丹西(Jonathan Dancy)关于休谟《自然宗教对话录》中是否存在作者休谟自己的声音,进行了侦探小说般的层层推理分析,引人入胜;简·希尔(Jane Heal)将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中潜藏的对话挖掘出来,显示了她对于维特根斯坦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对话是一种基本的交流形式,以对话的形式来表达哲学思想的写作,也由于具备了对话的形式而获得了某种内容上的不同:它可能更为丰富、复杂和深入地表达了作者的哲学思考。本书选取了哲学史上三位不同时期的代表性哲学家柏拉图、休谟和维特根斯坦,由英国当代的三位哲学教授从对话形式与其内在哲学思想的关系入手进行作品解读。论文来源于这三位学者在英国国家学术院围绕“哲学对话”主题所作的演讲。三位学者戴维·塞德利(David Sedley)、乔纳森·丹西(Jonathan Dancy)和简·希尔(Jane Heal)都是英国剑桥等大学哲学研究领域的著名教授,其中有两位是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

评分

 大卫·休姆(后来改名为休谟)在1711年4月26日(儒略历)生于苏格兰爱丁堡的一座公寓里,父亲是在宁威尔区(Ninewells)担任律师的约瑟夫·休姆、母亲是法尔科内夫人。休谟在长大后偶尔也会回到宁威尔区的老家居住,他在1734年将名字从休姆改为休谟,因为英国人很难以苏格兰的方式正确念出休姆这个名字。休谟在年仅12岁时就被家里送到爱丁堡大学就读(当时正常的入学年龄是14岁)。最初休谟打算从事法律职业,但不久后他发现自己有了“一种对于学习哲学和知识以外所有事物的极度厌烦感,当我的家人想象我正在阅读屋埃特和维尼阿斯(两位当时著名的法学家)时,我实际上却是在阅读西塞罗和维吉尔的著作。

评分

  ——戴维·塞德利David Sedley

评分

柏拉图对于具有合作气氛的辩证法无疑更为心仪,但为了“强调在苏格拉底的和他自己的方法之间存在连续性的方式”,柏拉图把旧的问答反诘法放置在自己建构的新的辩证法的预备阶段。“他似乎是在说:我们需要苏格拉底向我们证明,我们一无所知;由此,我们才能开始继续探究真理。”不过需要明确的是:柏拉图显然不太同意自己老师确然性的论断,他更倾向于或然性,一种旨在通过合作共同探索真理的思考。但另一方面,自始至终,柏拉图也没有放弃对怀疑的信念。

评分

在这一系列的四个讲座中,我将从一般所说的“现象学”(phe—nomenology)和“技术哲学”(philosophy of technology)出发,看一下它们在当代的发展。我使用了“后现象学”(postphenomenolo—gy)和“技术科学”(technoscience)这两个更特殊和更特定的术语,以便反映下述两个事实:首先,尽管“后现象学”明显来源于现象学,但是后现象学是对现象学的有意识地修正或改变,以便反映任何带有现象学风格的哲学在当代处境中的历史性变化;其次,出于同样的原因,“技术科学”也反映了对当代科学技术学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做出响应的历史性变化。我深信,哲学、科学和技术在20世纪都发生了激烈的变化。对这三种现象的解释同样也发生了激烈的变化。

评分

京东商城的东西太多了,比淘上的东西还要多,而且都是正品~~~~~~~~书很好,我已经快速读一遍了在商店里我们可以看看新出现的商品,不一定要买但可以了解他的用处,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广度,扩宽我们的视野,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不断更新,新出现的东西越来越多,日益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精彩,而我们购物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分析,不要买些外表华丽而无实际用处的东西,特别是我们青少年爱对新生的事物好奇,会不惜代价去买,这是我们要注意的!京东商城的东西太多了,比淘上的东西还要多,而且都是正品,我经过朋友的介绍来过一次,就再也没有去过别的购物网站了。书不错 我是说给懂得专业的人听得 毕竟是小范围交流 挺好,粘合部分不是太好,纸质还是不错的,质量好,封装还可以。虽然价格比在书店看到的便宜了很多,质量有预期的好,书挺好!之前老师说要买 但是是自愿的没买 等到后来说要背 找了很多家书店网上书店都没有 就上京东看看 没想到被找到了 好了,我现在来说说这本书的观感吧,一个人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腔调,不论说话还是写字。腔调一旦确立,就好比打架有了块趁手的板砖,怎么使怎么顺手,怎么拍怎么有劲,顺带着身体姿态也挥洒自如,打架简直成了舞蹈,兼有了美感和韵味。要论到写字,腔调甚至先于主题,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哲学对话:柏拉图、休谟和维特根斯坦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