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同时,实在论既然摈斥反理智主义,并拥护分析方法,也就必然要摈斥一切神秘哲学。凡依赖直观而认识复杂性的一切哲学都属此类;凡是认为把多归诸一就是一种神秘,并认为这种神秘只能以一种不可言说的直感去领悟的一切哲学,都属此类。除了分析步骤最后归结到的单纯体以外,新实在论者不承认任何终极的直观体,或非关系性的实体,或不可下定义的实体。知识的终极项是经过了最大限度的分析后再不能加以分析的项;而不是那些只因为没有加以分析而才具有单纯性的项。这样一种程序的过程是致命的,对于神秘的共相论是如此,这种哲学把事物的总和融人于一个心往神移的因素,而且对于比较有限的神秘主义也是如此,这类哲学把复合体如实体、意志、主动、生命、能或力等等,虽然它们的性质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却都认为是融一的和无法界说的。由于这种原故,新实在论摈斥一切根本分裂形而上学和专门科学的哲学,这是因为专门科学必须分析、说明和系统化,而形而上学却可以享有它自己的一种特殊的敏悟,可以照彻事物的真正奥窍,而科学的事实和规律也就被当作僵死的抽象体,或仅仅是一些人为的事实。不错。
评分书,建议你用纸箱包装,如此甚好,胜过一个薄薄的塑料袋,你可以做到的,你应为其他发货仓树立榜样,订立标准,提升自我职业的价值,更应诠释图书商品的价值,希望你能越做越好!
评分对于了解新实在论有所帮助,值得购买。
评分新实在论是在反对唯心主义,特别是反对新黑格尔主义的论战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早在19世纪末,欧洲大陆的布伦塔诺就反对被认识的对象依赖于认知者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他主张从心理学上区分心理的行动和心理的内容,认为心理的行动必然指向一定的对象;同时他又从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立场出发,强调对象的实在性,即被认知的对象不依赖于认知的行动而存在。布伦塔诺的学生迈农进一步发展了关于对象的实在性理论,认为对象不只限于现实存在的事物,而且也包括并非现实存在的东西。
评分19世纪末,在英国出现了J.C.威尔逊(1849~1915)、T.凯斯(1844~1925)等人的实在论观点。但正式提出新实在论哲学的是摩尔、罗素和怀特海以及他们的信徒。摩尔依据常识说明物理对象不依赖心灵而存在,他在1903年发表的《驳斥唯心主义》一文是英国新实在论产生的标志。罗素不仅赞同摩尔的常识的实在论,而且还把柏拉图式的信念引进新实在论,认为理念或共相也和物理对象一样是独立的实在。怀特海的“有机体论”或“过程哲学”,是新实在论的变种。亚历山大则是新实在论哲学中“本体论”系统的创始人。英国的新实在论刚出现不久就被分析哲学所取代。
评分《新实在论:哲学研究合作论文集》 不容错过,新实在论作为分析哲学的前兆,论证着实精彩!
评分5、新实在论者反对把认识看作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认为特殊事物和共相并不是通过摹写或映象被间接认识的,而是被直接认识的,是对象直接进入人们的意识之中,对象本身成为意识的内容。他们甚至认为,当知识发生时,在心灵之中或心灵前面的知识内容与被认知的事物是同一的。
评分6、实在论批评了当时的唯心主义哲学,但并未真正克服唯心主义的“困境”,他们的“建设性”理论更是包含了许多矛盾和混乱,尤其在认识论上把真实的和虚幻的客体放到了同等的地位,混淆了真理与错误的界线。
评分2、他们提出,要按科学的精神、采取科学的方法研究哲学,论证并推广科学方法。他们认为,哲学家要严格地使用语言,把含糊而复杂的问题分析成可以处理得十分明确的问题,克服语言和思想的松散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