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错还不错还不错还不错
评分新实在论是在反对唯心主义,特别是反对新黑格尔主义的论战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早在19世纪末,欧洲大陆的布伦塔诺就反对被认识的对象依赖于认知者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他主张从心理学上区分心理的行动和心理的内容,认为心理的行动必然指向一定的对象;同时他又从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立场出发,强调对象的实在性,即被认知的对象不依赖于认知的行动而存在。布伦塔诺的学生迈农进一步发展了关于对象的实在性理论,认为对象不只限于现实存在的事物,而且也包括并非现实存在的东西。
评分5、新实在论者反对把认识看作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认为特殊事物和共相并不是通过摹写或映象被间接认识的,而是被直接认识的,是对象直接进入人们的意识之中,对象本身成为意识的内容。他们甚至认为,当知识发生时,在心灵之中或心灵前面的知识内容与被认知的事物是同一的。
评分美国的新实在论与英国几乎同时形成。1901~1902年,蒙塔古和培里先后著文,批驳美国绝对唯心主义者J.罗伊斯对实在论的攻击,这是美国新实在论产生的第一个标志。1910年 7月,佩里、蒙塔古、霍尔特、马尔文、斯波尔丁、皮特金等 6位美国哲学家在《哲学、心理学和科学方法》杂志上,发表《六个实在论者的纲领和第一篇宣言》,提出了实在论哲学的基本原则。1912年,他们又联合发表《新实在论》一书,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新实在论的主张。在这之后的一段时期内,他们还多次协商讨论,但由于观点日益分歧,无法继续合作。从1914年起便发生分化。20年代前后,美国的新实在论逐渐被批判实在论所取代。
评分(1)一个实在论哲学最显著的特点也许是把形而上学从认识论中解放出来。0)这就是说事物的性质不能主要地从知识的性质中去寻找。但并不能由此推断:一个实在论者不会终于作出结论说道德的或精神的原则支配着存在的世界,问题只是这个结论不是可以根据知识对它的对象的优先性论证而得到的。道德论和心灵主义必须在许多不同的假设中碰运气;而它们的真假问题应该根据这类原则在世界上其他原则间所占的地位而决定。不管世界被判断为什么,它总是这样被判断的,因此世界是认识的一个对象一一这是普遍的事实,但是这个事实应该被抛开不管;这样,一个人的责任就只是下个决定,决定他能否在经验的根据上公正地阼出判断,说世界只部分是精神的或道德的,或者全部是如此。我们马上就可以看到,最近被人利用来鼓吹精神的或伦理的形而上学所凭借的主要根据是被消除了。但是同时,作为在许多事实中的一些事实的生命、意识和道德的形而上学意义却立刻增加起来了;于是这些事实就可以被用来陈述种种假设,这些假设至少是实用的而且是可以证实的。
评分19世纪末,在英国出现了J.C.威尔逊(1849~1915)、T.凯斯(1844~1925)等人的实在论观点。但正式提出新实在论哲学的是摩尔、罗素和怀特海以及他们的信徒。摩尔依据常识说明物理对象不依赖心灵而存在,他在1903年发表的《驳斥唯心主义》一文是英国新实在论产生的标志。罗素不仅赞同摩尔的常识的实在论,而且还把柏拉图式的信念引进新实在论,认为理念或共相也和物理对象一样是独立的实在。怀特海的“有机体论”或“过程哲学”,是新实在论的变种。亚历山大则是新实在论哲学中“本体论”系统的创始人。英国的新实在论刚出现不久就被分析哲学所取代。
评分 评分书,建议你用纸箱包装,如此甚好,胜过一个薄薄的塑料袋,你可以做到的,你应为其他发货仓树立榜样,订立标准,提升自我职业的价值,更应诠释图书商品的价值,希望你能越做越好!
评分还不错还不错还不错还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