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趣坊(3):买书琐记(上编)

闲趣坊(3):买书琐记(上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范用 编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42606
版次:1
商品编码:11153077
品牌:三联书店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闲趣坊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72
字数:29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闲趣坊(3):买书琐记(上编)》是有“书癖”的人,讲述自己或别人买书的故事:有的是收藏“癖”,在版本、版次上颇有所得;有的是兴趣所至,在某几类上收获颇丰;有的是随心所欲,只要喜欢就是好的;更有囊中羞涩者,立读于书铺、书摊,终日不愿离去……
  书痴与书贾,谁也离不开谁,又常常斗智斗勇;但买的没有卖的“精”,给书痴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自己的微少的“优胜纪略”,就是许多精明而又富人情味的书店老板和伙计,被他们称之为书友,甚至当作老师。许多文人学者,是在书摊摊主或书店老板的关照下,与书结下不解之缘的。
  书痴几乎都是“穷人”,但其富有又是令人咋舌的:他们往往学富五车,收藏甚丰,然而,却往往因此举债度日,生活窘迫。因此,旧书店、旧书摊就成了他们的乐园。几经周折,在旧书堆里淘到心仪已久而价钱又公道的书,那喜悦便跃然纸上……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买《安龙逸史》(摘录)
厂甸
卖文买书(摘录)
旧书铺

买书
买旧书
手握旧卷,倍觉情深
大小书店及其他
城隍庙的书市
西门买书记
海上买书记
我爱书店
买书
旧书店
香港的旧书市
几种版画书
老板
琉璃厂
买书记趣
读廉价书
旧书寻梦
书忆
书肆书价杂谈
书的梦
我和书
由旧书想起的
白门买书记
北平旧书肆
购买西书的回忆
书癖
忆武库街
恋念生活书店
邓之诚先生买书
朱自清先生买书记
三十年代开封新书业
……

精彩书摘

  我事先并未告诉家里要去书店,怕告诉了大人不让我去。如今放学后多时不归,祖母大不放心,先是以为我被老师留校了,后来派我奶妈去学校找不到我,全家就着急起来。正在祖母牵肠挂肚的时候,我却突然回家了。祖母是既高兴又生气。高兴的是我终于站在她的面前了,生气的则是我居然敢事先在家里不作一声,而和同学跑到老远的清和坊去。祖母倒拿着鸡毛掸子要打我,我便在八仙桌周围,和她转起磨来。她当然没有我跑得快,所以鸡毛掸子只在桌面上敲出声音,而打不到我身上。我起初害怕祖母真的打我,便又喊又叫;后来祖母也追我追得累了,便坐了下来。我停止了叫喊,却看见祖母端坐在圆椅上,竟然老泪纵横。这一下我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只见祖母一面抽抽搭搭,一面数落我说,如果我妈在世,她才不操这番心,只因为我妈早死,才使她到老还要管一个孩子,惟恐有所闪失。我便泥在她身上,说以后一定听她的话,不叫她生气。这才使她破涕为笑。一场风波就此了结,可是以后我也别再想到商务印书馆去了。不过我心心念念是那几本童话书,终究还是祖母差了我的大表哥给我去买回家来。
  我再进书店门时已有十一二岁了。离我家不远的保佑坊开了一家新书店,叫光华书局。开幕日我的一个同学便带我去了。这里面卖的都是新文艺和新社会科学的书籍。我想我之日后爱书成癖,与这家书店不无关系。我在这里买到了郭沫若、郁达夫的书,以后又买到鲁迅、茅盾、巴金的著作。我当时的头脑正如一块会吸水的海绵,这几位大师的著作,滋润了我的心田。我不但读他们的书,而且从他们那儿学会了写作。当时就说是写作,不免有些夸大,事实上,不过是涂几笔而已。写了东西便向报纸投稿,也居然受到杭州《民生报》编辑的青睐,不但采用了我的稿件,而且还约我到报馆见面,从此有一个时期我便成了他的小助手。这位编辑名张人权,他不但教我编报画版样,而且教我读书。他是念法语的,对法国文学颇有研究,中国最早出版法国都德的《磨坊文札》就是他译的。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全书根据内容的区别,分成四编。第一编由7 篇文章组成,集中于陈寅恪先生生平、交游的考证以及身后事的介绍。第1 篇《陈寅恪1949 年有意赴台的直接证据》、第2 篇《陈寅恪1949 年去留问题补谈》和第3 篇《关于唐筼赴港的新材料》, 探讨的是陈寅恪、唐筼夫妇1949 年的去留问题。第1 篇除了披露一条最重要的“直接证据”之外,还转引了1949 年5 月10 日陈寅恪先生的一封信作为旁证。此次修订,恢复了这份信的原貌——全文照录,繁体付排。当然,原函的错别字则作了必要的订正——“曾昭伦”应为“曾昭抡”。另一个变化,是对相关的一条注释增补了最新的考辨。第2 篇,主要是改写了几条注释。第3 篇原本是第12 篇《往事如烟耐追摹》的一节,《往事如烟耐追摹》在《南方都市报》刊发时,这一节的标题特别醒目,以至于不少读者误认为是两篇相对独立的文章。鉴于第12 篇的主体是一篇书评,而这一节是对唐筼女士赴港问题的补充回忆,这一次索性一分为二,将它单独成篇。第4 篇《有这样一本〈寒柳堂集〉》、第5 篇《〈有这样一本寒柳堂集〉补正》,是对书友张学东君购藏的一册《寒柳堂集》所作的考证,牵涉的人事自然和该书的作者陈寅恪先生相关,从中正可以看出陈先生的交游,其意义绝不止于提升一本书的收藏价值。撰写这两篇文章,让我真正意识到了网络带来的便利,也再次体验到了友情传递的温暖。收入本书时,对各条注释进行了规范化处理,同时提供了最新的信息,如关于张遵骝、王宪钿夫妇的一篇回忆文章——“旗人Sogiya ”的博文《永安南里的张府》。第6 篇《〈夏鼐日记〉里的“陈寅恪话题”》依次梳理了《夏鼐日记》提到陈先生的22 段文字,范围较陈、夏交往更广,其中不乏新材料,既可温故,又可知新。这次除了重新核校夏氏日记原文,还补入了郑天挺先生的一则读书笔记,使得相关内容更趋细密。第7 篇《陈寅恪、唐筼骨灰安葬侧记》是对陈氏伉俪身后事的介绍,现根据潘益民君首先公布的陈方恪等致陈毅函,重写了第3 自然段,注释也相应地有所调整。原文第六部分,当年是为了吸引眼球而添加的,与正题关系不大,这一次全部删汰。

评分

爱书人的故事,蛮有意思的,

评分

关于买书的故事,喜欢书的人都应该看看。

评分

从严格意义上说,书话是从上世纪30年代兴起的,其中最为读者熟悉的是郑振铎的《西谛书跋》、阿英的《阿英书话》、唐弢的《晦庵书话》。前年是郑振铎一百一十周年诞辰,中华书局重新编选郑先生的书话文字,印成《漫步书林》,堪称郑振铎书话精华。1996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姜德明主编的《现代书话丛书》,除《阿英书话》外,另有《鲁迅书话》、《周作人书话》、《郑振铎书话》、《巴金书话》、《唐弢书话》、《孙犁书话》、《黄裳书话》。就我而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复旦大学历史系读本科、研究生时,鲁迅、阿英、郑振铎、唐弢的书话,深深启迪了我。鲁迅的名文《买〈小学大全〉记》,使我感受到了清代文字狱的血腥,此文我反复读过好几遍。郑振铎的《西谛书跋》,丰富了我的目录学知识。阿英的《小说闲谈》对研究明代文化,特别是社会生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961年,唐弢在《人民日报》副刊上连载《书话》,虽属千字文,但文笔清新,我每篇都必看,增加了现代文学史的知识。后来结集出版,我买了一本,爱不释手。所谓书话,无非是有关书及著者的种种话题。这些书话类作品,受到包括我在内的读者的欢迎,我想根本的原因,这些书都是学者作家化或作家学者化的结晶。

评分

编辑

评分

书店与装裱铺、古玩城,是我闲来常去的地方。我知道的东西有限,但在这个“有限”的里面,就有很大一部分是由这些地方得来的。尤其是书店,只要口袋里并不是特别地窘,大半都会悉数花在书店里面。买书固然是一件艰辛的事,然而能够获得一两本称心如意的书,那感觉又实在是无比甜美的,而这在不爱看书的人们看来,通常也是难于感受得到的。

评分

2内容来源

评分

编辑

评分

书店与装裱铺、古玩城,是我闲来常去的地方。我知道的东西有限,但在这个“有限”的里面,就有很大一部分是由这些地方得来的。尤其是书店,只要口袋里并不是特别地窘,大半都会悉数花在书店里面。买书固然是一件艰辛的事,然而能够获得一两本称心如意的书,那感觉又实在是无比甜美的,而这在不爱看书的人们看来,通常也是难于感受得到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