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9
我们所认识的王阳明,乃是一个被遮蔽和高悬的王阳明。一方面,阳明生前几遭陷害,死去之后,奸小之徒对他仍不放过,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桂萼就诋毁王阳明平宸濠之乱是“军功滥冒”,又诽谤王阳明“事不师古,言不称师,欲立异以为高,《传习》转讹,背谬弥甚”。连世宗也认为“守仁放言自肆,诋毁先儒;号召门徒,声附虚和;用诈任情,坏人心术。”故停革其世袭,学说也一度被禁止传播。阳明临终前“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短短八字,既是对自己一生忠贞王事的总结,也是对自己遭际的悲愤表白。另一方面,阳明又被树为“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的道德楷模、社稷名臣、思想泰斗,乃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才、完人。因此,要还原一个真实的王阳明,就必须借助对文献的发掘和考订,去掉加诸他身上的种种遮蔽。《辑考》一书,广搜万余种方志、碑石、族谱、书法、笔记、总别集、佛道文献等,共辑录阳明佚文438篇(首),散佚语录145则(条),附伪作36篇(首)。438篇佚文中,《辑考》首次著录的264篇(首),《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收录,或当代学者已有辑考的,分别为51篇(首)、123首(篇),然《辑考》据不同版本,对其中的文字缺漏(包括缺题、缺序、缺跋、缺作文时间等重要信息及佚文中大段文字的缺漏)、错讹,做了较多的补充和考辨工作。这些以往被人们所忽略的阳明的片言只语中,埋伏着诸多去除遮蔽阳明“真我”的草蛇灰线。
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的《王阳明全集》,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极大地推动了阳明学的研究。但近年来阳明学研究已取得了极大的进步,永富青地、钱明、计文渊等学者陆续发现了不少佚文。束景南先生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王阳明佚文的辑佚和考订工作,从方志、石刻、碑拓等材料中,辑出了大量的佚文佚诗,对这些佚文佚诗的真伪和创作时间做了严密的考证。
书稿共收录王阳明诗文四百余首(篇),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对《王阳明全集》中部分诗文文字收录不全、断句标点问题较多的诗文的考订和编年;一类是对永富青地、钱明、计文渊等学者辑佚成果的考订和编年;占书稿绝大部分篇幅的作者新发现的阳明佚文佚诗的考订与编年。
作者新发现的阳明佚文佚诗中,有不少作品对阳明的生平、思想研究有重大的意义。
束景南,浙江大学古籍所教授、博导,浙江省特级专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知名专家,其“朱子三书”(《朱子大传》、《朱子佚文辑考》、《朱子年谱长编》)以严密的考证、文化史的研究视角,深受学界的好评。进入新世纪以来,作者一直专注于王阳明的研究,已撰成《阳明佚文辑考编年》和《王阳明年谱长编》等书稿。
◆我们所认识的王阳明是个被遮蔽和高悬的王阳明。要还原真实的王阳明,就必须借助对文献的发掘和考订,去掉加诸他身上的种种遮蔽。
(注:原书内容为竖排繁体)
叙一
阳明佚文辑考编年一
资圣寺杏花楼三
寓资圣僧房八
棋落水诗九
金山寺一一
蔽月山房一二
书怀素自叙帖一四
万松窝一六
题温日观葡萄次韵一七
弘治五年乡试卷《论语》一九
弘治五年乡试卷《中庸》二一
弘治五年乡试卷《孟子》二三
毒热有怀用少陵执热怀李尚书韵寄年兄程守夫吟伯二五
祭外舅介庵先生文二七
南野公像赞公讳繡三
白野公像赞公讳袞三一
口诀三二
兰亭次秦行人韵四
登秦望山用壁间韵四二
登峨嵋归经云门四五
留题金粟山四六
会试卷《礼记》四八
会试卷论五一
坠马行五五
遊大伾山赋六三
遊大伾山诗六六
乐陵司训吴先生墓碑六七
武经七书评七
时雨赋九三
奉和宗一高韵九七
奉石谷吴先生书九九
登谯楼一二
与王侍御书一四
清风楼一六
地藏塔一八
实庵和尚像赞一九
和九柏老仙诗一一
九华山赋并序一一二
遊齐山赋并序一一八
云巖一二
与舫斋书一二一
谪仙楼一二三
遊茅山(二首)一二四
蓬莱方丈偶书(二首)一二五
游北固山一二七
赠京口三山僧(四首)一二九
仰高亭一三二
登吴江塔一三三
赠芳上人归三塔一三四
審山诗一三五
胡公生像记一三七
乡思二首次韵答黄舆一四
坐功一四三
本觉寺一四四
圣水寺(二首)一四五
无题道诗一四六
曹林庵一四八
惠济寺一五
觉苑寺一五一
胜果寺一五二
春日宿宝界禅房赋一五三
无题一五四
西湖一五六
无题诗一五七
夜归一五九
答子臺秋元书一六一
满庭芳四时歌一六三
望江南西湖四景一六四
四皓论一六五
答陈文鸣一六九
石门晚泊一七二
别友诗一七四
若耶溪送友诗一七五
谒周公庙一七七
晚堂孤坐吟一七八
天涯思归一八
趵突泉和赵松雪韵一八三
泰山高诗碑一八五
御帐坪一八七
遊灵巖次苏颍滨韵一八九
长方端石砚题字一九一
端石抄手硯題識一九二
西湖一九三
古诗二一
无题文二三
书明道延平语跋二五
五星砚铭二八
论书(一)二九
论书(二)二一一
论书(三)二一二
山水画自题诗二一四
题临水幽居图二一五
山水画自题二一六
赠刘秋佩二一七
又赠刘秋佩二一八
云龙山次乔宇韵二二一
题吴五峰大参甘棠遗爱卷五峰衡山人二二四
套数二二六
于公祠享堂柱铭二二九
于忠肃像赞二三一
遊海诗(三诗一文)二三三
田横论二四五
去乡诗二四九
又临怀素自叙帖二五
大中祥符禅寺二五三
舍利寺二五五
题兰溪圣寿教寺壁二五六
靖兴寺二五八
龙潭二五九
望赫羲臺二六
赠龙以昭隐君二六一
朱张祠书怀示同遊二六二
弔易忠节公墓二六三
晚泊沅江二六五
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二六六
答文鸣提学二六八
游子怀乡二七一
棲霞山二七二
何陋轩记二七三
明封孺人詹母越氏墓志铭二七七
蜀府伴读曹先生墓志铭二八
套数二八三
龙冈谩书二八五
寓贵诗二八六
骢马归朝诗叙二八七
与贵阳书院诸生书(三书)二九一
次韵自叹二九五
遊钟鼓洞二九七
观音山二九九
过安福三
满江红题安化县石桥三一
重修庐陵县署记三二
答某人书三三
答王应韶三五
与某人书三九
药王菩萨化珠保命真经序三一一
寓都下上大人书三一四
遊焦山次邃庵韵(三首)三一六
听潮轩三一九
崇玄道院三二
砚铭三二二
目録阳明佚文辑考编年正德六年会试卷批语三二三
与徐曰仁书三二六
彰孝坊三二八
观善巖小序三三四
寄贵阳诸生三三八
上海日翁大人札三四一
上大人书三四六
又上海日翁大人札三五
与诸门人夜话三五二
紫阳书院集序原稿三五四
送日东正使了庵和尚归国序三五七
寄蕙皋书札三六一
寳林寺三六四
詠钓台石筍三六五
遊雪窦(三首)三六六
答汪抑之书一三六八
答汪抑之书二三六九
瑯琊题名三七二
矫亭说原稿三七五
于廷尉凤喈墓志铭三七七
赠朱克明南归言三七九
与路宾阳书(四首)三八四
致舫斋书三八九
别诸伯生三九一
寄梁郡伯手札三九三
又寄梁郡伯手札三九六
七律二首三九八
寄叶子苍四一
梦遊黄鹤楼奉答凤山院长四三
跋范君山宪副绝笔诗後四八
答汪进之书四一二
寿西冈罗老先生尊丈四一五
与弟书四一八
与弟伯显札一四二一
与弟伯显札二四二二
跋枫山四友亭记四二四
半江赵先生文集叙四二六
寄云卿四三
寄滁阳诸生(二首)四三二
忆滁阳诸生四三三
姚瑛赞四三六
书四箴赠别白贞夫四三七
和大司马白巖乔公诸人送别(五首)四四
小园睡起次韻寄乡友四四三
龙江舟次与某人书四四五
参政拙庵公像赞四四八
铁松公诗赞四五
简卿公像赞四五一
公赞公像赞四五二
游南冈寺四五三
答徐子积四五四
致秦国声札四五九
阳明先生与晉溪书(十五首)四六一
告谕部辖庭誓四七九
破桶冈誓众四八
与徐曰仁书四八一
长汀道中□□诗四八五
题察院壁四八六
四月壬戌复过行台□□□四八七
夜坐有怀故□□□次韻四八八
南泉庵漫书四八九
题察院时雨堂四九一
感梦有题四九二
东山寺谢雨文四九三
昭告会昌显灵赖公辞四九五
游罗田巖怀濂溪先生遗詠诗四九六
祭徐曰仁文四九八
致毛纪信札四九九
书刘生卷五三
与黄诚甫五四
平茶寮碑五六
过梅岭五八
回军龙南小憩玉石巖双洞绝奇缱绻不能去寓以阳明别洞之名
兼留是作(三首)五一
平浰记五一二
致砺斋书五一三
祭徐曰仁文五一六
寓赣州上海日翁手札五一八
与诸弟书五二
檄王学宜便赞军议五二三
大学古本傍释原序五二四
大学古本傍释後跋五二八
蒙冈书屋铭为学益作五二九
跋赵松雪遊天冠山诗卷五三一
示学者五三六
书周子太极图说通书跋五三八
与陈以先手札五四
思归轩赋原稿五四二
与二位周侍郎手札五四五
与周文仪手札五四九
与世亨侍御书五五一
与朱守忠书五五二
与朱守忠手札(三札)五五四
谒文山祠五六
答友人诗五六二
哭孙燧许逵二公诗五六三
又答汪进之书五六五
两广都御史火牌五七一
迎接京军文书五七三
报李士实书五七五
府县报帖五七七
祭袁德彰文五七九
献俘南都回还登石钟山次深字韵五八二
题唐子畏山静日长图玉露文(十二幅)五八四
题倪云林春江煙雾图五九
钱硕人寿序五九一
罢兵济幽文五九三
檄祀康斋乡祠五九六
题仁峰精舍(二首)五九八
练潭馆(二首)六
遊龙山六二
梵天寺六三
灵山寺六四
敬斋白公墓志铭六五
青玉峡龙潭题名六九
铜陵观铁船六一
与谢士洁书(五首)六一三
赠周经和尚偈六二二
送周经和尚六二四
地藏洞再访異僧不遇六二六
游东林次邵二泉韵六二八
端阳日次陈时雨写怀寄程克光金吾六三
赠陈惟浚诗六三三
宗忠简公象赞六三五
石屋山诗六三八
庐山读书臺摩崖题识六三九
复罗整庵太宰书六四
云腾飇驭祠诗六四六
石溪寺六四八
祭刘养正母文六五
奠杨士德文六五三
忘归巖题壁六五五
纪梦题郭景纯诗於壁六五七
送王巴山学宪归六合六五九
吊叠山先生六六二
与邹谦之六六四
与霍渭先书六六五
复唐虞佐六六七
与某人书六六九
定本大学古本傍释六七
附初本大学古本傍释六八
答时振书六八九
与邦相书六九三
简施聘之六九五
再与邹谦之六九七
吊孙忠烈文六九九
与唐虞佐侍御七
重刊象山文集序七三
寄薛尚谦七六
吊蕙皋府君文七八
题倪小野清晖楼七一
寄顾惟贤手札七一四
贺孙老先生入泮七一七
寄馀姚诸弟手札七一九
铁笔行为王元诚作七二一
祭张淑人文七二三
。。。。。。
後记一〇七七
金山寺(成化十八年,一四八二年)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臺上月,玉箫吹徹洞龙眠。
考證见下首《蔽月山房》考辨文字。
蔽月山房(成化十八年,一四八二年)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二诗见钱德洪《阳明先生年谱》,云:‘成化十有八年壬寅,先生十一岁,寓京师。龙山公迎养竹轩翁,因携先生如京师,先生年纔十一。翁过京山寺,与客酒酣,拟赋诗,未成。先生从傍赋曰……客大惊異。復命赋蔽月山房,先生随应曰……’诗中所言妙高台,即在金山妙高峰,盧见曾《金山志》卷一:‘金山,在镇江府城西北扬子江中。自城至山五里,脉接长山,迤逦为五州山,至下鼻浦,入江,突为此山……妙高峰,山之最高处。妙高台,一称曬台,在(江天寺)伽蓝殿後。宋元祐初主僧了元建。’又诗云‘玉箫吹徹洞龙眠’,乃指龙洞,《行海金山志略》卷一:‘龙洞,在朝阳之左,深不可测,俗呼珠洞。唐时常有毒龙吐气,近者多病,因灵坦禪师降之即去。’可见阳明所咏皆佛教胜跡,其少时好佛心態之流露也。蔽月山房,无考,应即在金山寺中,所谓‘山’者,即指金山。按金山有水月山房,而无蔽月山房,如周义伯《金山志》卷三著録甚多题水月山房诗:
次司马乔白巖韵,凤山秦金题(水月山房);漕竣登金山春望诗,柱下史杨一(水月山房);登金山寺诸诗,白狼王毓科(水月山房);登金山绝顶诗,嘉善丁镛、丁鐄(水月山房);题留玉阁诗,温陵周延鑨(水月山房);金山吕公阁诗并序,关中李景廉(水月山房)。
疑‘蔽月山房’乃‘水月山房’之误。《金山志》卷四有云:‘水月山房,额在客堂後院地上。’可见水月山房为金山寺客堂,接待香客骚人者。阳明此诗直如禪家说禪,又其少时习禪心态之流露也。
(注:原书内容为竖排繁体)
是编为阳明散佚诗文之辑考编年也。曩余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蒐搜晦翁佚文,即已注意阳明佚文,随读书时有辑录。迨九十年代成《朱熹年谱长编》,即转而全面收集阳明佚诗佚文,集十馀年之功,穷古籍万馀种,梳剔爬抉,探賾索隐,成斯巨编。余以为阳明之文,哲人之文也;阳明之诗,学人之诗也。张尔田评寐叟之学人之诗,谓:‘公诗以六籍百氏、叶典洞笈为之溉,而度材於绝去笔墨畦町者,以意为輗,而以辞为辖,如调黄钟,左《韶》右《濩》;如朝明堂,尧醲舜醺。谲往诡今,蹠瘁攓窳,上薄霄雿,下游无垠,挬拔劖露,聳踔欹立。其繩切物状,如眇得视,如跛得践;其蛰扶敻迈,如寒厉膚,煦以温燠,如溽大酷,扇以凉凊;其幽咽骚屑,缮性鞫情,鞾如孤葩,空壑自嫮,土视粉黛;其严听尊瞻,醨化可醇,君都臣俞,父熙子皞……’余谓阳明之诗,洵足当之。盖阳明早年乃以治诗赋词章起家,弘治中居京师,与茶陵李东阳,太原乔宇,锡山邵宝,广信汪俊,河南李梦阳、何景明,姑苏顾璘、徐禎卿,山东边贡以才名争驰,追逐唱酬,崛起騷壇,其诗名不在茶陵派与前七子之後,毛砺斋当时已歎其‘一代騷坛蚤著声,时人尽识子安名’。然自弘治十八年阳明识甘泉,两人共定圣学,以道倡天下,词章遂为其馀事,早年诗文不自收拾,爰多亡佚。況乃阳明作诗文向多好随写随赠,不自留底稿保存,其诗文散佚盖亦夥矣。如游九华,钱德洪称其‘宿化城寺数月,寺僧好事者爭持纸索诗,通夕洒翰不倦。僧蓄墨跡颇富,思师夙范,刻师像於石壁’。居馀姚,弟子亲见其‘善行书,出自《圣教序》……所至好题壁,今皆勒石。後营宅郡城,每归姚,尝寓其从弟某宅。某俟其至,辄具佳纸,磨墨满砚,置案上。守仁信到,则书之,掛轴、横卷、堂额、门帖无所不有,今皆有力者购尽’。凡所到之处,阳明多即兴而吟,或题之寺壁,或刻之洞崖,或即赠士友,多不自存,故其诗文往往不载集中,而卒入於地方志、山志、寺志、宗谱中。若其手定《遊海诗》,却赠弟子孙允辉,不自留手稿,弟子季本尝见其卷,谓‘所至之地,必有题詠;所遇之人,必有唱酬。篇章累积,不可胜纪’。今阳明集中唯载数首,余之所辑,亦仅得一二耳。至若阳明早年耽佛老,习词章,晚年自悔少作,至欲焚《五经臆说》,废《上国遊》,弃《遊海诗》,乃若老佛气之《大伾山赋》、《遊齐山赋》,八股气之《乡试卷》、《会试卷》等,终其一生皆讳言之。嘉靖六年,钱德洪欲掇拾阳明所遗文字刊刻,阳明竟云:‘此便非孔子删述六经手段……比如孔子删《诗》,若以其辞,岂止三百篇?惟其一以明道为志,故所取止此,例六经皆然。若以爱惜文辞,便非孔子垂范後世之心矣。’至阳明卒後,钱德洪编阳明文集,或为师讳,或出避忌,又隐有以己意取去删改之迹,亦有诗文不予编入。阳明诗文亡佚之钜,盖有因也;唯其钜,至後人难窥阳明一生行事面貌,读阳明文集及钱德洪《阳明先生年谱》,不免如雾裏看花,总隔一层矣。今幸辑得此阳明佚诗佚文一编,遂使阳明生平行事进一步大明,不啻提供一部研究陽明學之新‘文本’,斯可以‘近距离’观察阳明其人也欤?(本人即在此輯考基礎上撰成《陽明年譜長編》)惜近代以降,学界方重阳明诗文辑佚,日本学者先行,多有创获,乃至有《姚江拾遺》、《傳習録欄外書》、《姚江雜纂》之輯編,《陽明先生文録》、《陽明先生文録續編》之發現。大陸吴光先生主編《王陽明全集》,遂有‘補録’之編。今人之辑阳明佚诗佚文,日本以永富青地先生成就为最,大陆先後有徐邦达、顾廷龙、谢稚柳、计文渊、钱明、吴震、葉樹望、王孫榮、任文利诸先生,辑佚取得很大成绩。本著对诸家辑佚成果均有吸收,作出新考与编年。余以为古籍文献浩如煙海,辑佚事亦难矣,非阅一二种书、查一二本集所能一蹴而就,须有披沙沥金、海底捞月之手段与恒心。況阳明身负重名,後世多有托名伪作,鱼目混杂。故辑佚必当有考辨,辑佚而无考辨,真伪莫明,反贻误後人,甚或予阳明研究造成混乱。故余此书非单纯辑阳明佚文之书,而实为对阳明佚文予以考證编年之著,辑佚重在考證,辑考并重,辑考之法,在五方面:
辑佚: 全面查阅古籍,穷搜广罗,辑出佚篇;
考證: 考定佚诗佚文真伪,剔除伪篇;
辨史: 辨明佚诗佚文所涉人物史实,以明其事;
繫年: 考定佚诗佚文作年,按年编排;
證误: 以佚诗佚文与阳明集中诗文互證对勘,證阳明集中之误阙,證钱德洪《阳明先生年谱》之误阙。
据此,本书在辑佚上,以凡不见载於《王文成公全书》(隆庆六年谢廷傑刻本)之诗文为佚文,予以辑入
阳明佚文辑考编年(套装共2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阳明佚文辑考编年(套装共2册)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阳明佚文辑考编年(套装共2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我们所认识的王阳明,乃是一个被遮蔽和高悬的王阳明。一方面,阳明生前几遭陷害,死去之后,奸小之徒对他仍不放过,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桂萼就诋毁王阳明平宸濠之乱是“军功滥冒”,又诽谤王阳明“事不师古,言不称师,欲立异以为高,《传习》转讹,背谬弥甚”。连世宗也认为“守仁放言自肆,诋毁先儒;号召门徒,声附虚和;用诈任情,坏人心术。”故停革其世袭,学说也一度被禁止传播。阳明临终前“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短短八字,既是对自己一生忠贞王事的总结,也是对自己遭际的悲愤表白。另一方面,阳明又被树为“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的道德楷模、社稷名臣、思想泰斗,乃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才、完人。因此,要还原一个真实的王阳明,就必须借助对文献的发掘和考订,去掉加诸他身上的种种遮蔽。《辑考》一书,广搜万余种方志、碑石、族谱、书法、笔记、总别集、佛道文献等,共辑录阳明佚文438篇(首),散佚语录145则(条),附伪作36篇(首)。438篇佚文中,《辑考》首次著录的264篇(首),《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收录,或当代学者已有辑考的,分别为51篇(首)、123首(篇),然《辑考》据不同版本,对其中的文字缺漏(包括缺题、缺序、缺跋、缺作文时间等重要信息及佚文中大段文字的缺漏)、错讹,做了较多的补充和考辨工作。这些以往被人们所忽略的阳明的片言只语中,埋伏着诸多去除遮蔽阳明“真我”的草蛇灰线。
评分束景南,浙江大学古籍所教授、博导,浙江省特级专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知名专家,其“朱子三书”(《朱子大传》、《朱子佚文辑考》、《朱子年谱长编》)以严密的考证、文化史的研究视角,深受学界的好评。进入新世纪以来,作者一直专注于王阳明的研究,已撰成《阳明佚文辑考编年》和《王阳明年谱长编》等书稿。
评分 评分束景南先生集二三十年功力的考订之作,功夫扎实,考订严密,佩服,不愧是大家之作
评分繁体竖排。
评分 评分日本学者吉田公来尝言:“朱子学以至宋明理学的研究领域往往存在着轻视考证工作而偏重理论研究的倾向,但实际上只有在确切考证基础上,理论研究才能深入。”陈来、束景南的朱子、阳明研究之所以迥出同时学人,于朱子、阳明研究中的诸多关捩有所贡献,与对文献和考证的注重关涉良多。如陈来的《观书诗考》一文虽不过千余字,却以朱子名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证丙戌中和之悟,处理这一朱子思想演变中的重大关节,信手拈来,而使纷然错综之史料謋然而解。而束景南《道谦考》一文,细叙了朱熹向道谦学禅之历程,从而断定朱熹的佛学思想渊源上承宗杲、道谦的“看话禅”,而非刘子翚的“默照禅”,澄清了海内外在这个问题上长期流传的谬误。
评分非常好的书................
评分编者投入精力颇大,做的很好,非常重要
阳明佚文辑考编年(套装共2册)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