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好
評分不錯的書,值得一看。
評分快遞商師傅人非常好非常好!
評分何老的書還可以,本人纔疏學淺,不方便妄下評語,在知識麵前學習是主要目的。(書中的地名、人名等作者使用的是英語)
評分好書
評分工作簡曆 1917年學成迴國,初任浙江省長公署助理秘書,不久即改任省視學。同年應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之聘去北京,任北大史學係教授,兼任北京高等師範英語部主任,兼代史地部主任。他的著作譯作《新史學》即成於此時。1922至1923年任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校長。1923年7月省立一師與省立一中閤並為新省立一中,任為首任校長。1925年任武昌師範大學校長。1926年何炳鬆到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先後任史地部主任、國文部主任、編譯所所長、大學叢書委員會委員等職。主編《中學史學叢書》、《教育雜誌》等書刊,兼光華大學、大夏大學教授。1934年被選為中華學藝社理事長。1935年受聘任國立暨南大學校長,後期曾兼任東南聯閤大學籌委會主任;抗戰勝利後不久,受命改任國立英士大學校長。1946年6月,何炳鬆調任國立英士大學校長,卻因病未能到任。同年7月25日逝世於上海中華學藝社。墓葬金華城北道院塘。
評分何炳鬆一生著述甚豐,此次所齣版的《何炳鬆著作集》共九種,以收錄何氏有代錶性的單行著作為主,《中古歐洲史》是其中一本,是作者於民國九年至十一年在北京大學史學係講授《近世歐洲史》課程時所用之講義,大體以美國史學名傢魯濱孫與比爾德二人所著之《歐洲史大綱》第二捲為藍本,並取材於二人所著的《現代歐洲史》。時間區間自十七世紀初至二十世紀初,展示三百年歐洲社會、經濟、文化等各方麵的發展麵貌,以達博古通今之目的。 本書敘述瞭從公元五世紀羅馬帝國瓦解到十四世紀為止的曆史事實,從二十章以後則探討中古時代製度、思想及文化的覆滅及近世歐洲文化如何産生等問題。本書的特點在於注重討論中古歐洲得以生息的製度,尤其重視基督教製度的影響;著重研究這一曆史時期在人類活動中有著重大作用的人物;不僅關注這一時期政治上的進步,而且對經濟思想文化上的成功進行全方位的分析。 何炳鬆(1890-1946),字柏丞,浙江金華後溪河村人,擅西洋史研究。一生在史學研究方麵頗有建樹,著述甚豐。他著有:《通史新義》、《新史學》、《曆史研究法》、《曆史教育法》、《西洋史學史》、《中古歐洲史》、《秦始皇帝》、《近世歐洲史》、《近世歐洲史》、《浙東學派溯源》、《程硃辯異》等十多部專著,其它零篇散幅,為數更多。1903年中秀纔,同年入金華府立中學堂讀書。1906年,何炳鬆以優異成績被保送入浙江高等學堂預備科學習,後升入正科,於1912年畢業。同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獲省府公費赴美國留學,就讀於加利福尼亞大學,次年考入威斯康辛大學,學習曆史學和政治學。何炳鬆學習勤奮刻苦,成績優異,第二年已成為該校的兼職助教,負責收集有關遠東及中日關係的資料,1915年大學畢業,獲學士學位。同年又轉入普林斯敦大學研究院,專攻現代史和國際政治,1916年獲得碩士學位歸國。 工作簡曆 1917年學成迴國,初任浙江省長公署助理秘書,不久即改任省視學。同年應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之聘去北京,任北大史學係教授,兼任北京高等師範英語部主任,兼代史地部主任。
評分本書敘述瞭從公元五世紀羅馬帝國瓦解到十四世紀為止的曆史事實,從二十章以後則探討中古時代製度、思想及文化的覆滅及近世歐洲文化如何産生等問題。本書的特點在於注重討論中古歐洲得以生息的製度,尤其重視基督教製度的影響;著重研究這一曆史時期在人類活動中有著重大作用的人物;不僅關注這一時期政治上的進步,而且對經濟思想文化上的成功進行全方位的分析。
評分剛剛翻瞭幾十頁, 1. 上海古籍齣版社的圖書值得信賴。 在當今,在國內讀曆史書最難。一則,國內關於海外文書資料及人纔之匱乏;二則,國內齣版媒體審查之嚴格。我們讀到的都是閹割,醜化版歐洲史。 2. 該書為何炳鬆翻譯,非撰寫。 不是通俗讀物;文法措辭都是民國時期文獻手法。初次讀類似文本,感覺較吃力。 例如:Frank 王所賴以治國之官吏,以伯為最重要;凡君主不能親臨之事,均令伯為“王之手與聲” 3. 力求原著本意,翻譯中人名,地名等沿用英文 如Frank,Slov,Milan,Charlemagne等 4.內容新穎,是不可多得的歐洲中世紀啓濛讀本。 歐洲中世紀史是基督教發展史。中國是馬剋思哲學,是無神論國傢,我們曆史教科書上學不到這些資料是可以想象的。 5.是好書,要慢慢讀;順便需要結閤一下相關網絡上電影資料和維基百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