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5-08
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本书是政治人类学的经典著作。身兼人类学家和英国军官两职的利奇在缅甸北部山区开展的田野工作几乎与“二战”相始终,其间经历战火困扰和资料散失之厄,而此书终成。
评分 评分非常好的书,十分值得推荐,希望大家购买
评分我也在儿女的大力推荐之下细细阅读了这么一“大部头”,越看越有味道,自己在生活中常常忽视的细节美感,竟在作者简单、细腻的笔触下放大了无数倍,让人回味无穷。例如在《春》里讲的“米”、“蜜饯”、“菜园”等,这些都是我们日常司空见惯的东西,平时也不会去留心每种米营养材质的差异,而只会关心每天的米价是否涨价;以前只会在菜场上买生长成熟的果蔬,不会去注意每种蔬菜瓜果从小到成熟的形态,而书上的图片就会显示小瓜到大瓜的变化,这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而这往往是我们当今时代最缺乏的东西。
评分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非常不错
评分全书以历史的和动态的视角反思了社会科学中的“社群”、 “文化”和“仪式”等核心概念,用细致的民族志资料展现出了克钦人(在中国称景颇)的政治结构变迁以及与周边人群的互动,融理论之洞见与经验之鲜活于一炉它不但是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必读书目,对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和文化研究等学科亦深具参考价值。
评分速度很快!!!!!!!!!!!!!!!!!!!!!
评分图书质量很好,送货速度很快。
评分埃德蒙·利奇(Edmund Leach,1910-1989),英国人类学家,1932年毕业于剑桥大学机械系,后在上海经商数年,1937年从贸易公司辞职前往台湾研究雅美人,从此走上人类学之路。同年进入伦敦经济学院师从Malinowski,1938前往伊朗库尔德地区做田野工作,1939年他来到缅甸克钦地区,但二战蔓延到缅甸,他于是在克钦游击队中任职,直至二战结束。战后他重返伦敦经济学院,并根据自己亲身经历与二手资料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毕业后他留校任教,1953年开始到剑桥大学任教。1975年他被授予爵士爵位。利奇被认为是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在英国的代言人,他因此也被称为新结构主义者,但是他的结构主义更具有经验主义的根据,而且,他后来转向了象征体系的研究。他的主要作品包括:《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1954)、《重新思考人类学》(1963)、《列维斯特劳斯》(1970)等。本书是政治人类学的经典著作。身兼人类学家和英国军官两职的利奇在缅甸北部山区开展的田野工作几乎与“二战”相始终,其间经历战火困扰和资料散失之厄,而此书终成。全书以历史的和动态的视角反思了社会科学中的“社群”、 “文化”和“仪式”等核心概念,用细致的民族志资料展现出了克钦人(在中国称景颇)的政治结构变迁以及与周边人群的互动,融理论之洞见与经验之鲜活于一炉它不但是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必读书目,对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和文化研究等学科亦深具参考价值。《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是利奇的代表作,是凝聚了其个人经历和战争考验的成果。这本书主要的研究对象是缅甸的克钦人和掸人。他所说的克钦人,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它不是一个语言学上的范畴,但可以认为是一个地理范畴、文化范畴,即是居住在缅边境克钦地区除汉人、掸人(傣族)及缅人以外的所有山地人。这些人语言多样,物质文化特质各有不同,主要实行称为“当亚”的垦游耕生产模式,实行一定的土地“公有私占”的制度。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克钦人大致即可等同于中国所称的景颇人。掸人则是这样一群人,他们生活在克钦山区,但基本上沿河谷聚居,种植水稻,信佛教,讲泰语。利奇认为,掸族文化并非外来,而是本土形成,是小规模的武装殖民者与山地原住民长久的经济互助形成的。特殊的经济形式——水稻种植决定了掸人政治组织的统一性,后者又决定了掸人文化的统一性。掸人较为发达,是一种比较精致的文明形式,因此成了克钦人模仿的对象,故而,“变成掸人”是一种普遍现象。 掸人的政治政治体制,是一种财产权和人身依附关系为基础、稳定的封建等级国家形式,非常近似欧洲人的封建制度。克钦人的则实行两种互相矛盾的政治形式:贡扎制和贡龙制。贡扎是一种类似于掸人的等级制政治组织,但克钦贡扎只能算作掸邦制的一种不充分形式,或者说初级形式,因为贡扎的山官们并没有对他的百姓形成完整的人身和财产权利,他们之间的关系既是一种依附,同时也是天赋等级、血缘、联盟、相互权利义务的关系。而贡龙是一种平权主义、无政府主义的民主制度。
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