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君方,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宗教學博士,專攻漢傳佛教研究。1972-2004年問任教於羅格斯大學宗教學係,現任哥倫比亞大學宗教學係、東亞語言文化學係,以及“聖嚴漢傳佛學講座”教授,緻力於指導漢傳佛教的博士研究生。
評分《正法華經》清楚地錶明,聽聞或稱念這位菩薩的名號是信眾得救的主要原因。再者,由於菩薩與光的關係密切,所以稱為“光世音”。如同浩特在《寶冠中的佛陀》(Buddha in the Crown)一書中提齣的,在Aval.okite&vara的相關經典中,光的象徵意義確實是最突齣的特徵之一(Holt l991:31—34)。然而,各經典對於這位菩薩與“音聲”之間的關聯卻未具體說明。本田義英提齣一項有趣又頗具說服力的論述:“光世音”這個稱謂與“現音聲”(顯現聲音)的意思相同。“現音聲”是Aval0.kite&vara在《放光般若經》(T8:1b)中的對應譯名,此經是中亞佛教中心於闐國沙門無羅叉(Moksala)於291年所譯,即竺法護的《正法華經》問世五年後譯齣。這兩部經都提到此菩薩透過自己的聲音光照、教化世間,因此,能使眾生開悟的“音聲”是菩薩特殊的功德力,而非苦難求助
評分中文版序
評分於君方教授投注十多年的心血,以結閤文化、藝術、社會、曆史等跨學科領域的創新研究方法,探討觀音經曆此戲劇性演變的原因與過程。除瞭佛經之外,《觀音--菩薩中國化的演變》將感應錄、朝聖故事、寺誌與山誌、民間文學、田野調查、以及反映觀音形象的藝術造型等全麵納入討論範圍,是深入研究觀音信仰的突破性著作。印刷裝訂質量不好。
評分質量好,速度快
評分在這演進過程中,我們看到觀音的名號如何在光世音、觀世音、觀自在等中取捨;觀音的化身如何從男性高僧過度到美貌女子,又如何從美貌女子變化為威嚴老婦 ;觀音的造型如何從早期的十一麵觀音、韆手觀音演變為晚期的水月觀音、送子觀音、南海觀音;觀音的信仰如何從佛教蔓延到道教和晚明以降的各類新興宗教;觀音的地位如何從佛的肋侍級級上升,直至成為宇宙的本原和主宰。
評分書很好!絕對正版!學習學習!質量很好!
評分【作者簡介】
評分作為在中國影響力最大的神靈,觀音的演變其實是中國思想文化變化的縮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