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文字獄之稱,始見於龔自珍《詠史詩》的“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名句。清朝文字獄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殘酷與蠻性是它的特色。但在殘酷與蠻性之外,還要加上“古怪”兩個字。我們現在看到的隻是紙上的檔案,當年卻浸透瞭血斑與淚痕。作者深入研究這些筆禍奇案,條分縷析地將內容層層展開,為讀者展示齣清代文字獄的真實麵貌。
作者簡介
金性堯,筆名文載道、星屋等,浙江定海人,我國著名文史專傢、資深齣版人。青年時代主編《魯迅風》、《蕭蕭》、《文史》等雜誌,蜚聲文壇。建國後曆任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編輯、上海古籍齣版社編審。畢生筆耕不輟,其著作有《唐詩三百首新注》、《宋詩三百首》、《明詩三百首》及《星屋小文》、《風土小記》、《文鈔》、《爐邊詩話》、《閑坐說詩經》、《夜闌話韓柳》、《清代筆禍錄》、《清代宮廷政變錄》、《六宮幽靈》、《亡國之君》、《奸佞春鞦》、《清宮掌故》、《伸腳錄》、《飲河錄》、《不殤錄》、《一盞錄》、《土中錄》、《三國談心錄》、《閉關錄》等。2009年齣版有《金性堯全集》。
內頁插圖
目錄
清代第一起文字獄
清初不書年號案
“將明之纔”案
莊氏史案
明史鈔略
查繼佐與吳六奇
吳潘二子
瀋天甫僞書案
吳偉業生前與身後
硃方旦與王鴻緒
文禁方寬大獄已興
戴詩存疑錄
年羹堯與汪景祺
《功臣不可為》
《河清頌》頌錯瞭
查嗣庭兄弟吞聲
“名教罪人”錢名世
名教罪人與風雅魔道
禦製書成為禁書
呂留良的詩文
謝濟世注經玩火
陸生楠論史伏法
明月清風的疑案
世宗之暴崩
十全老人瑣錄
一士諤諤曹先生
《京報》傳抄僞稿案
……
精彩書摘
吳潘二子
莊氏史案,查、陸、範以自首而免罪,吳炎、潘檉章則以列名而被殺,他們在事先卻不知道,也是天打霹靂。
吳炎,字赤溟,吳江人。明亡後,更號赤民,遁跡於湖州山中。潘檉章,字力田,亦吳江人。入清,棄諸生,隱居韭溪(在吳江,非嘉興韭溪)草堂,緻力於學,通曉天文地理。兩人既係同鄉,對史事又所見略同,故頗莫逆。吳炎年齡稍長於檉章,檉章之弟潘耒為吳炎門人。
由於兩人誌同道閤,遂欲私修明史:炎緻書錢謙益,謙益嘆曰:“吾老矣,無能為矣,絳雲樓遺燼尚在,當有以畀之可也。”(陳去病《吳節士赤民先生傳》)即以所藏書假助之。顧炎武長於兩人十餘歲,常以畏友相待,故也假以所藏書韆餘捲。私傢著史,最難得的為《實錄》,明《實錄》至光宗而十六朝之事始具備①,檉章便賣其傢産購得之。吳炎長於敘事,分撰世傢及列傳,檉章長於考核,分撰本紀及諸誌,還有王锡闡、戴笠編撰年錶、曆法及流寇誌。書成十分之六、七,而莊氏史獄遂起。顧炎武《書吳潘二子事》雲:“當鞫訊時,或有改辭以求脫者,吳子獨慷慨大罵,官不能堪,至拳踢僕地。潘子以有母故,不罵亦不辯。”又雲:“方莊生作書時,屬客延予一至其傢,予薄其人不學,竟去,以是不列名,獲免於難。”鄧之誠《清詩紀事初編》雲:“初,二人修史,呂留良實資藉之。事後求遺稿不得。蓋兩傢懼禍,盡火之矣。然從《今樂府》中及潘耒文集所述者,知已成者十之六七。”焚書是一場災難,但動機各不相同,始皇焚書為瞭愚民,焚時置酒稱快;民間焚書為瞭懼禍,齣於被迫,是含著眼淚焚的。
王傢禎《研堂見聞雜記》記官府往捕兩人時,說:“君傢少子姑藏匿,何必為破卵?”兩人答道:“吾一門已登鬼蓚,豈望覆巢完卵耶”於是一傢就械,後被殺於杭州之弼教坊,時康熙二年(1663年)五月,檉章年三十八。先一夕,吳炎自知將被殺,謂其弟曰:“吾輩罹極刑(此指淩遲),血肉狼藉,豈能辨識?汝第視兩股有火字者,即吾屍也。”
檉章弟耒,為此而改姓吳(從母姓),奉母匿居山中。顧炎武又有《寄潘節士之弟耒》雲:“筆削韆年在,英靈此日淪。猶存太史弟,莫作嗣書人。門戶終還汝,男兒獨重身。裁詩無寄處,掩捲一傷神。”末兩句即指潘耒匿居事。徐嘉《顧詩箋注》引潘耒《瀋兼人六十壽序》雲:“予年十八,亡兄濛難,嫂侄北徙。思為存孤計,尾其後以行。抵燕山,見事不可為,力盡而返,遂使兩孤兒長淪絕域,生死不知。”(按,後由潘耒用捐贖例納資往贖,亦已達十年之久。)
檉章夫人瀋氏,被迫北徙時,因懷孕而未自盡,但隨身帶著藥。分娩後,至遼寜廣寜,所生之子又死,即日飲藥自殺。這樣處境中生下的孩子,自然容易夭摺。吳炎夫人也服毒死瞭。
……
前言/序言
都是文字惹的禍:清代文字獄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
評分
☆☆☆☆☆
紙質不錯,我很喜歡,質量也可以
評分
☆☆☆☆☆
都是文字惹的禍:清代文字獄 不錯的書
評分
☆☆☆☆☆
書很好,老師拿到就開始閱讀瞭!
評分
☆☆☆☆☆
書的內容還算有點意思,但是再版還是這種開本就不夠誠意瞭
評分
☆☆☆☆☆
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
評分
☆☆☆☆☆
很好看
評分
☆☆☆☆☆
故宮齣版社齣的書值得推薦
評分
☆☆☆☆☆
故宮齣版社齣的書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