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学术著作选:诸天讲

康有为学术著作选:诸天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康有为 著,楼宇烈 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05394
版次:1
商品编码:11065787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1990-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7
字数:16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诸天讲又名诸天书(或说又称天游庐讲学记),是康有为最后一部专著。据康有为诸天讲自序中说,他在二十八岁时“因读历象考成而昔昔观天文焉。因得远镜见火星之火山冰海,而悟他星之有人物焉,因推诸天之无量,郎亦有无量之人物、政教、风俗、礼乐、文章焉,乃作诸天书。”但由于感到“谈天岂有尽乎?故久而未布。”一九二六年,康氏在上海创办天游学院,在讲学中时及诸天之论,门人从而“咸请刻布此书”,于是他在同年夏天整理旧稿,编辑成书,并作序付刻。可惜第二年春天康氏郎去世,不及见此书的出版。据唐修跋中说,此书在付刻时,康有为“随加改易增损”,同时在待印期间,某些篇章也有散失,因此与原稿已有所不同。康氏有一些修改意见也未能收入。

作者简介

康有为(1858—1927),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清光绪廿一年(1895)进士。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信奉儒家学说,并致力于用经学来改造社会,曾担任孔教会会长,故世人又称为“康圣人”。一生著述甚丰。

内页插图

目录


自序
通论篇第一
中国古天文学未精由于制器未精
明末利玛窦来欧人天历学始用于中国
然未知哥白尼地绕日说奈端吸拒力
说犹是大辖椎轮
古以占验言天之谬
古以分野言天之谬

地篇第二
人生于地之乐
地为绕日之游星
地上人郎天上人
地至小为吾人之家古言天地相配大谬
发明地绕日为哥白尼发明吸拒力为奈
端功最大宜祝享
地能生出而绕日由吸拒力凡游星同
地为气体分出
地有熟力故能自转人见与日向背号为昼夜
地自转久中间有远心力故赤道较大
地自转三百六十五次乃周日故成岁上
下东西四游故成二分二至
地自转有轴其两端为南北极测之为经纬度子午线
地为他星所吸故南北斜倚
地转故成风
地亮所由成
地与海陆之径
海之深广及海水之重量
地与空中水蒸气之量
地上气象圈等温圈窒素圈水素圈之高度
地心及原质
地之寿

月篇第三
喜吾地有月
月为地生而分体至亲
月分体时是气体抑液体
月转及潮
月渐凝成壳
月之蒙气甚稀薄
月之熟极高
月之夜甚冷
月光之半面及上弦下弦
月当朔望之食
月随地绕日亦行椭圆
朔周月周之时朔周大于月周
月自转每岁十三昼夜惟豆古以半面向地
月有天枰动
名月中山海自西十六纪利霄黑
望时日光烈不能考月
月中诸海
月海中有井
月中圆晕白路最奇
月之边光胜于中
月之坼如细线四百二十五条
……

日篇第四
游星篇第五
彗星篇第六
流星篇第七
银河天篇第八
霞云天篇第九
诸天二百四十二天篇第十
上帝篇第十
诸天皆虚想篇第十二
历篇第十三
仪像篇第十四附篇第十五

附月球图十五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神秘论利用非理性的手段来到达相信,并认为相信的事物就是知识。例如,根据自己的情感而认定某事的真实性被认为是认识论神秘主义,而通过推论逻辑和科学实验得出结论则不是。一个人相信某事存在只凭个人的愿望就是一个例子。撕着菊花花瓣并念着:“他爱我/他不爱我”也是一个例子。此例中的神秘主义体现在女孩首先假设了撕花瓣的方法有预言的能力而不需要理性的证据。在这两个例子中,人们的相信不通过理性的手段证实。神秘主义并不一定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人们会在不知不觉中陷

评分

康有为学术著作选:诸天讲

评分

经典之作,需要时间好好读

评分

区分方式

评分

区分方式

评分

作者简介

评分

依小丽的说话来看,小丽可能具有相关自由泳的知识并真的会游自由泳。若小丽的知识单是从百科全书中得来,她就没有游自由泳的技能。换句话说她有命题性知识,却没有任何过程性知识;也就是知道理论,但不会做。

评分

在书店看上了这本书一直想买可惜太贵又不打折,回家决定上京东看看,果然有折扣。毫不犹豫的买下了,京东速度果然非常快的,从配货到送货也很具体,快递非常好,很快收到书了。书的封套非常精致推荐大家购买。 打开书本,书装帧精美,纸张很干净,文字排版看起来非常舒服非常的惊喜,让人看得欲罢不能,每每捧起这本书的时候 似乎能够感觉到作者毫无保留的把作品呈现在我面前。

评分

康有为的代表作,定价有点高,趁着半价才买的。可能是库存的原因,品相不太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