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季小军首度开写,深情回顾自己从义乌小村少年到央视双语主持的成长经历。无论顺境逆境,他都泰然处之。
何必刻意是他豁达快乐的人生态度,也是他成功后的真诚感悟。
作者简介
季小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英文司仪,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因为偶然的机会,他喜欢上了英语;因为偶然的机会,他喜欢上了主持;因为偶然的机会,他得到留学的机会;因为偶然的机会,他成了一名主持人。
他说他是幸运的,但他说偶然中总有一些不偶然;从小就对主持有兴趣,却在大学毕业后成了一名国家公务员;从未刻意追求,命运之神却在多年后将他带回主持之路。
目录
横塘边的少年岁月
我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上学后直到高中毕业每到周末假期我都会回到农村,因为那是我的家。村子不大,名字叫横塘。
横塘
我上小学了
读书人家
当民工的日子
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就象一滴水随着大河来到分岔口,进入哪条支流就意味着这滴水未来的命运。
终于有一天,通知书来了,马上就要揭晓属于我的到底是哪条河流。
我上大学了
大学怎么过
我的“干部生涯”
我在夜总会打过工
我的“音乐生涯”
找工作
变化发生在每一天
精彩书摘
横塘 我是浙江义乌人,出生在一个叫横塘的地方。前一段时间回家,听说横 塘很快也要旧村改造拆迁了,因为市里准备在那儿建一个大市场,而横塘所 处的位置正在规划中的市场的中心。这些年一说起义乌,大家都知道在哪儿,而且多半接下来的反应就是“义乌有一个大市场”、“义乌很有钱”、“义乌人都是做生意的”、“你们 家也是做生意的吧”等等,可谓名扬天下。名气大其实也就是近几年的事,当年到北京上大学,自我介绍说是来自义乌的时候,同学们大多都不知道义 乌在哪儿,有的甚至还说:“一屋(义乌)的?你跟谁一屋的?”弄得人哭 笑不得。无奈后来我就干脆说是金华的,因为行政上义乌属于金华地区,而 金华火腿已经名声远播。那时候连义乌尚且不为人知,就更不用说我出生的 地方横塘了。横塘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村子,印象中也就几百户人家,以金 姓和何姓人家为主,离义乌县城五六公里的距离。虽说不远,但以前进趟县 城也不很方便,要么骑自行车,要么就先步行几里地走到大路乘公交车才能 到。后来村里有人买了拖拉机,赶上他们正好要去城里办事,我们就蹭着搭 一段,有时路上碰到了,他们也会主动停下来招呼我们上车。现在当然不一 样了,路修得很好,开车十几分钟的事,而且从行政区划上来说,横塘已经 被划人城区,原来的乡变成了街道,如果规划中的市场真的开工建设了,这 儿就热闹了。真是一不小心成了城里人了。拆迁后村子就不在了,我家的老房子也要拆了。从出生到上小学前,我 一直生活在老房子里,后来上学了每到周末假期都会回来,直到上大学后父 母在城里买了房,回来的时间才渐少。老房子一半是以前的老宅,都是木结构,据说已经有一百多年了,在老 宅大客厅见过一个老式风车,上有清晰的“光绪”字样,看来老宅就算不是 光绪年间盖的也有百年历史了。老房子的另一半是后来新修的,虽说算“新”,但也有四五十年的历史了。家里有一个小天井,天井中有一口水井,那 是在我上初二的时候我们自己凿的,记得还是我敲的第一锤。完全靠手工打 了十米深,后来又请人用钢钎往下钻了十米左右,终于见到了一股清泉冒出,大功告成。以前看书的时候发现一个共同点,即但凡是个村子,村口都有一棵大树,这个规律在横塘居然也应验了。村口有一棵樟树,只是不算很大,另外还 有三口池塘,一字横着排开,村子因此得名“横塘”。当年也没有什么起名 委员会,所有村子的名字就只能就地取材,约定俗成,叫的人多了,也就成 了正式的名字。旁边还有几个村子叫什么“×××殿后”,或“×××殿口”,想必当年是有一个庙的,而这个村子就在庙旁殿后,就得了这个名字。现在庙是看不见了(但几年前好像信众复建了一个,香火很旺),名字却留 了下来。但这些名字毕竟只是口头流传而成,具体用哪几个字大家都不是很 清楚,也一直不太关心。这几年生活安定后各地开始修族谱修村志什么的,选用哪几个字就成了件大事,毕竟白纸黑字的,这是正式命名,一定要选一 些叫得上口又有高雅寓意的好字。还好对横塘来说没有选字的问题——一字排开三口池塘:横塘。横塘所 得名的三个池塘对村里人的生活却非常重要。记得小时候这三口池塘的水还 算清澈,重要的是它们绝对是多功能池塘,洗衣服在这儿,洗菜在这儿,养 鱼在这儿,夏天大人小孩洗澡还在这儿。而且大家对三口池塘的分工有个不 成文的约定,比如靠村东头的这口池塘种满了莲藕(因此得名“荷叶塘”) ;靠中间的这口塘名为“中心塘”(多形象!),它最大也最重要,洗菜洗 衣服都在这儿;村西头的那口池塘叫“里横塘”,想来一定是住在村东头的 人抢到了命名权,把西头的池塘叫做“里面的”塘了。在荷叶塘旁有一口水 井,大家在塘里洗完衣服洗完菜后都会在这儿用井水再淘一遍。小时候我没少在这几个池塘里玩,比如在这儿“自学成材”学会了游泳,泳姿当然主要是“狗刨式”了。最喜欢的姿势是把头潜入水中,侧身,两 只手并拢一起滑水,游得飞快,后来听说“蛙泳”之类的才是正确的游泳姿 势时,我还有很长时间转不过弯来,觉得没有狗刨来得快。当然水中的活动远不止于此。南方人喜欢吃螺蛳,尤其是在夏天,螺蛳 绝对是一道上等好菜。关键是这道菜不用花钱买,也不用种,只需在池塘里 “摸”来即可。摸螺蛳也是我喜欢的水上运动之一,经常拿着一个盆就出去 了,把水盆往水上一放,憋着一口气,一个猛子就扎了下去。在水里眼睛是 不睁的,一是觉得水不干净,二是眼睛里进水不舒服。闭着眼睛在水底和岸 边石头缝里一通扫荡,最喜欢的是在水底摸到石头,把石头翻过来,通常都 能扫出一把螺蛳。有一次扫荡扫到石头缝里居然还摸上来一条鲫鱼,可怜的 鲫鱼晚上就变成我的盘中餐了。摸来的螺蛳通常要在盆里放两三天,待它们 吐完了泥,水变清了才炒。按本地的吃法,我们总是把螺蛳屁股剪了再炒,吃的时候用筷子一夹放在嘴边一吸就成。小时候的经历让我一直喜欢螺蛳的 美味,只是日后每次碰到没剪过的螺蛳要用牙签才能吃到的时候,总觉得少 了点味道。后来有一阵子忽然迷上了钓鱼,那时候池塘已经被养鱼人承包了,不让 随便钓鱼。好在我要钓的不是大鱼,都是手指粗细的小鱼,养鱼人刚开始还 时常溜达过来看看动静,后来觉得小孩子也钓不上来什么大鱼,也就见怪不 怪,转移目标了。鱼具纯属自制,有几样材料是要买的:鱼钩、鱼线和铅坠,那时常有“鸡毛换糖”的货郎挑子来村里,买起来也方便。还有两样就要 就地取材了:鱼竿和鱼漂。先说鱼竿,见过专业钓鱼人多半是用竹竿,我也 就四处寻摸找了根小细竹竿,将鱼线往上一系完事。接下来是鱼漂了,材料 也很简单,就是鹅毛杆。每次制作一个新鱼漂,村里的鹅就倒霉了。我总是 猛追一气,在鹅还没醒过味儿来的时候一把抓住,用力拔下一根羽毛,把根 部剪成若干段,再用针将鱼线穿过,再将铅重配好,鱼具制作成功!后来不 知道是得罪鹅过分了,还是鹅也记仇,有一次被鹅追得满处跑,最后还是被 狠狠地啄了一下,真是应了这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P3-6
前言/序言
在线试读
《何必刻意》自序
我不是神童,我不是天才,我也不是高考状元,我没上过哈佛,我也不是IT精英、商界新贵,我更没有做出只用十美元就环游世界之类的惊人之举,我只是千千万万来自普通家庭按部就班通过读书考试上大学而后工作的人当中的一员,一步一步走来,没有任何惊喜,没有任何捷径。
何必刻意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读罢全书,归因季小军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最重要的原因,我认为是环境。
评分
☆☆☆☆☆
非常喜欢《何必刻意》,虽然还没有全部看完,但是看到作者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大学生的我,对于作者的经历,我也有许多的相同之处,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内容真的很不错,值得一看
评分
☆☆☆☆☆
很喜欢质量不错很喜欢质量不错
评分
☆☆☆☆☆
穿衣打扮要了解日用化学品的性质;饮食健康要了解肠胃、细菌、食品工业;居家舒适要了解电器有多智能,环境可以怎么改造;出门在外要了解交通工具和路况——最普通的生活离不开最基础的科技。果壳网用通俗的语言为你提供这些信息:享受生活需要有技术含量。 果壳网之科技生活锦囊。从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方面厘清科学误区,解答技术困扰,用科技提高生活质量! 有技术含量,生活才有质量。用技术服务生活。
评分
☆☆☆☆☆
不错的一本书,不错的主持人,我也可以做到他那样的成绩,我相信。
评分
☆☆☆☆☆
好书!
评分
☆☆☆☆☆
性价比高,质量好,服务好,送货快
评分
☆☆☆☆☆
朋友推荐的,说内容不错,还没读完
评分
☆☆☆☆☆
他说他是幸运的,但他说偶然中总有一些不偶然;从小就对主持有兴趣,却在大学毕业后成了一名国家公务员;从未刻意追求,命运之神却在多年后将他带回主持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