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意識現象學:情感道德篇

道德意識現象學:情感道德篇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德] 愛德華·封·哈特曼 著,倪梁康 譯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05-17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085366
版次:1
商品編碼:11015418
品牌:商務印書館(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國現象學文庫 ,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2-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18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道德意識現象學:情感道德篇》是從作者的倫理學主要著作《道德意識現象學》中抽取齣來關於情感道德的部分予以重新齣版。作者在於蘇格蘭的啓濛道德哲學相銜接,尤其是與哈奇森和亞當·斯密想銜接,並且設想瞭一門後基督教的倫理學。這門倫理學産生於公約的道德與素樸的利己主義的無意識萌動中,在審美的、道德的品味與各種具有道德特徵的情感中春花自身,成為自律的道德,它被理性道德所補充,並係統地被一門形而上學的和泛神論的宗教倫理學所完善。

內頁插圖

目錄

引論
情感道德篇
第一章 道德情感的原則
作為情感的“道德感”。——道德激情與狂熱激情。——男人的情感與女人的情感。——道德情感作為對具體情感之總閤而言的抽象公式
第二章 道德自身情感的原則
倫常驕傲。——倫常榮譽感。——倫常羞恥感。——驕傲與卑謙。——尊嚴。——倫常驕傲的陰暗麵
第三章 道德追復情感的原則
倫常自身感受的水平變動。——利己主義的智性後悔。——本性性格學的後悔。——倫常後悔。——從倫常自律立場齣發針對後悔的顧慮。——後悔的危險以及從它律立場齣發對後悔的濫用。——後悔的利與弊
第四章 道德逆嚮情感的原則(迴報欲)
報復作為本能情感反應。——報復作為道德義務。——個人迴報的危險。——將迴報轉用到國傢上。——感激。——迴報本能的益處。——針對感激的顧慮。——迴報與寬恕。——剋服刑法迴報理論及其本能基礎的必要性
第五章 結群欲的道德原則
動物中與人類中的結群本能。——結群欲作為在利己主義本能與道德本能之間的中間物。——結群欲作為格勞秀斯的道德原則
第六章 同情的道德原則
同情相對於前幾個道德原則所處的位置。——同情的産生與錶現。——憐憫中的快樂作為道德上無價值的和危險的組成部分。——“好心”。——同苦[憐憫]與同喜。——行為的目標、動機與本欲動力。——憐憫的正義。——憐憫與愛的義務。——憐憫易感性的可變性。——憐憫的感觸作為持續的意誌方嚮的心理學輔助因素。——關於叔本華《道德基礎》的結尾評價
第七章 虔敬的道德原則
在與憐憫、感激和愛的關係中的虔敬,——虔敬與敬重。——虔敬作為它律僞道德的無意識自律之根。——因為錯誤的精神管教而對虔敬所做的篡改。——虔敬的倫常危險以及與此危險所做的鬥爭。——虔敬與道德自身情感。——虔敬的道德價值。——虔敬作為道德原則的不足
第八章 忠誠的道德原則
意誌的恒心與非恒心。——對個人與實事的忠實感。——忠誠作為傳統宗教的支撐。——保守與進步。——契約忠誠。——猶太教的和基督教的宗教性作為針對舊約與新約的契約忠誠。——分封製中的忠誠與抒情詩中的忠誠。
……
附錄

精彩書摘

第七章虔敬的道德原則
如果同情是一種帶有倫常上可運用之結果、但卻不帶有直接倫常關係的自然本能,那麼我們在虔敬中便首次發現瞭一種與他人相關的、本質上建基於倫常關係上的情感。同情是對異己的快樂與苦痛之情感的自然迴聲;而虔敬則是一種反應,情感用它來應答那種對在他人中的倫常特徵的不由自主承認。同情更有力和更直接地作用的善行的成立,虔敬更多地有助於倫常意識的發展。最先和最有力地喚醒對行為之倫常差異之預感(Ahnung)的是迴報欲,因為這種預感是從這些行為對相關者之效果的直接感覺中油然産生的,而虔敬則將如此被喚起的意識提升到公允的(Unparteilichkeit)階段上,因為它完全不考慮相關者個人,而是關係到行為的倫常特徵。與虔敬直接相銜接的是道德的自身情感;如果後者是一個人在麵對自己時所具有的道德情感,那麼前者就是一個人在麵對他人時所具有的道德情感。
嚴格說來,那些從中可以認識一個人的倫常特徵的行為,僅僅是作為這個特徵的標誌而作用於情感的,因而在此意義上,這些行為所針對的個人是無關緊要的;但這些行為的善卻會最有力地導嚮感情(Gemut),因而,如果這些行為是針對判斷者本人的,那麼它們的善就會最生動地喚起虔敬的情感。據此,虔敬與感激之間切近的親緣性與經常的關聯性便得到瞭澄清,這便是一個人針對他人所具有的道德情感對他在他人麵前所具有的道德情感的提升。因為,由於虔敬保證瞭那些齣於感謝的義務而進行的行為確實是齣於純粹的、高尚的和無私的動機,亦即去除瞭那種為瞭完全或部分地擺脫感謝的義務而提齣的顯而易見的和往往大受歡迎的托詞:對善行的自利動機的假設,故而感激反過來也重又會提升虔敬。但虔敬同樣也可以通過對這些行為的完全不參與的旁觀而被喚起:例如針對一個第三者的同情之壯舉,它不由自主地引發齣針對這個甘願犧牲的仁慈者的敬重,即便我們事先根本還不認識他。但單個的行為或少數幾個行為通常還不足以使我們確信一個人的倫常價值;要使我們確信這一點,往往需要更長時間的私已的熟識,在這種私已接觸的過程中幾乎無法避免對其行為效果的參與。能夠替代這種私己熟識的唯有一個生命曆程的公開性;然而這樣一種公開性往往隻能在那些參與政治生活與文化生活的當前的或過去的大人物那裏找到,從他們所發揮的作用中,人們或多或少地一並享受著那些造福社會的成果,即便是以如此間接的方式。因此,在所有這些情況中都可以發現,虔敬是與感激的某個同位語聯結在一起的:一個在通常理解中看起來是與虔敬概念幾乎不可分割地成長起來的要素,然而仔細的心理學分析卻不應當忽略各個不同的起源。
……
道德意識現象學:情感道德篇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道德意識現象學:情感道德篇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道德意識現象學:情感道德篇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道德意識現象學:情感道德篇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鬍塞爾之前關於道德意識展開的現象學分析,這與現象學發展譜係究竟有什麼內在關聯,抑或現象學思維在認知領域之外是否早已存在?中國思想的現象學分析或視域不是也成為當代學者反復解釋發揮嗎?認知領域的現象學作為思想的技術基礎看來還是我們所有現象學的前提或前見吧?

評分

不錯

評分

若無必要,勿增實體。一個走嚮自由的人,剝離那些不必要的“實體”,是很漫長的路。

評分

   (2)藍公武先生譯本,北京三聯書店1957年齣版,1960年以後改由商務印書館齣版;

評分

  ——當然,在微博上到達這點,又 遲瞭一些,直到2012年纔意識到。

評分

京東商城的東西太多瞭,比淘上的東西還要多,而且都是正品~~~~~~~~書很好,我已經快速讀一遍瞭在商店裏我們可以看看新齣現的商品,不一定要買但可以瞭解他的用處,可以增加我們的知識廣度,擴寬我們的視野,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不斷更新,新齣現的東西越來越多,日益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使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精彩,而我們購物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分析,不要買些外錶華麗而無實際用處的東西,特彆是我們青少年愛對新生的事物好奇,會不惜代價去買,這是我們要注意的!京東商城的東西太多瞭,比淘上的東西還要多,而且都是正品,我經過朋友的介紹來過一次,就再也沒有去過彆的購物網站瞭。書不錯 我是說給懂得專業的人聽得 畢竟是小範圍交流 挺好,粘閤部分不是太好,紙質還是不錯的,質量好,封裝還可以。雖然價格比在書店看到的便宜瞭很多,質量有預期的好,書挺好!之前老師說要買 但是是自願的沒買 等到後來說要背 找瞭很多傢書店網上書店都沒有 就上京東看看 沒想到被找到瞭 好瞭,我現在來說說這本書的觀感吧,一個人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腔調,不論說話還是寫字。腔調一旦確立,就好比打架有瞭塊趁手的闆磚,怎麼使怎麼順手,怎麼拍怎麼有勁,順帶著身體姿態也揮灑自如,打架簡直成瞭舞蹈,兼有瞭美感和韻味。要論到寫字,腔調甚至先於主題,

評分

國人研究康德,按賀麟先生的說法:“張銘鼎是我國20-30年代“最初搞康德哲學的人物”。張先生1924年在《學藝》雜誌上發錶瞭《康德學說的淵源與影響》,第二年又在《民鐸》“康德專號”上發錶瞭《康德批判哲學之形式說》,對康德哲學作瞭一個比較係統的介紹,他認為康德三大批判的中心思想,“就是康氏所拳拳緻意的理性主義。他要根據理性主義,將從前一切學說加以評價,以便從科學道德藝術三大文化領域中,得建設齣一個確實的基礎而完成其批判的精神”,強調康德的理性主義,代錶瞭中國五四時期要求科學和民主的精神,這是當時講述康德的時代趨勢。(《康德黑格爾哲學東漸記》,第361-362頁)。 後來陸續纔有康德的各種著作被翻譯過來,到目前為止,我所瞭解到的國內《純粹理性批判》的譯本有以下幾種:

評分

購書在京東 滿意有輕鬆!

評分

多次在京東買書,但凡是做活動的時候,就買一點點。窮人嘛,就要有個窮人的樣子,隻能買點便宜貨瞭。但這本書還是不錯的,一如既往的喜歡。適閤專業性的人去讀。 不知道為什麼,作者的輕鬆遐想,提不起興緻。可能是本身心情不好的緣故吧平心而論,文章裏的一切、有他自己的心思,隻是這心思不能被世人所公知。於我,就像那火紅的木棉,那金色圓潤的木瓜,希望得到彆人的肯定,卻在彆人的隻言片語中得到瞭否定。不用說話,隻要發光就好,有沒有人知道都沒關係,會很寂寞呢,可是寂寞怕什麼,即使有人在,聽不懂自己的話,那還是一樣的寂寞啊,安安靜靜的,看看來來去去的人,想想自己的事情,這樣,多好啊。   不算自誇的話,文學性的語言在三十來歲就有瞭信心,但這十來年,寫得最多的論述性的文字,一度以時政評論專欄為主,自己的轉摺點,應該在2008年,停掉在《南方都市報》、《瀟湘晨報》等報刊的時評專欄,以為是微博類的文字更靈活、更直接、更生動地取代平麵媒體所緻,可是在微博上,我對時事的關心度也直綫下降,不再喜歡第一時間點評論事情,等它塵埃落定吧,可塵埃落定後,又有什麼值得說的呢?   ——當然,在微博上到達這點,又 遲瞭一些,直到2012年纔意識到。 越來越無所謂,難道就是自由主義者? 我對外部確實是無所謂瞭,在我心中,有個美好世界的模樣,我也會在文章裏說,可是現實如何演變,甚至不變好,我並不在乎,毫無原來的憤怒和焦慮;我對自己及自己所愛的人很所謂,能不能讓自己和她開心,變成最重要的事。 關注的點越來越具體,迴歸到自己,纔慢慢發現瞭自由。 若無必要,勿增實體。一個走嚮自由的人,剝離那些不必要的“實體”,是很漫長的路。 在《城市畫報》的專欄,也是論述性的文字,由於媒體的屬性,它不像時政類評論那麼“強硬”,柔軟一些,時間跨度也長,半個月一篇的文章,寫每一篇,你都不覺得自己有什麼變化,把兩百多篇快進看完,演化就齣來瞭,挑文章,最早幾年的,基本看不上眼,前四五年的,要做些修改,刪除那些攻擊性強的、挖苦人的文字,太猛烈的判斷、太強烈的抒情,都一一揉軟,近一兩年的,則基本可以不做修改。 長年專欄的好處是,你發現原來幻想改變外部環境,到後來最需要改變的是自己。你寫的東西,都是在與自己對話,是在逐漸放棄一些負擔,讓自己輕靈一點,不再背著彆人跳舞。 祖國、國傢、民族、傢族這些集體詞匯,是最早放下的,稍稍接受自由主義的人,都容易發現它們的主要功效就是用來壓迫個人,個人無法逃逸,當然就沒自由。但很多問題還要自己去用自己的腦子思考。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道德意識現象學:情感道德篇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