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holder

修昔底德集·古希腊政治理论:修昔底德和柏拉图笔下的人的形象 [Greek Political Theory]

修昔底德集·古希腊政治理论:修昔底德和柏拉图笔下的人的形象 [Greek Political Theory]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美] 格雷钠(David Grene) 著,魏朝勇,熊文驰 编,戴智恒 译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4-29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ISBN:9787508068619
版次:1
商品编码:1100167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华夏文丛:西方经典与解释书系
外文名称:Greek Political Theory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5
字数:191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修昔底德因预期到那段伟大历史的到来而开始着手他的记叙与思考,如今我们似乎又临近另一段伟大历史,从修昔底德那儿获取教益,岂非正当其时?“修昔底德集”以编译《战争志》笺注体汉译本为要,辅以西方学界研究修昔底德的精深之作,以助益于我们把握即将到来的伟大历史。

内容简介

《修昔底德集·古希腊政治理论:修昔底德和柏拉图笔下的人的形象》作者格雷纳是芝加哥大学古典学教授,著名古典学家伯纳德特的老师。作者“并不打算把修昔底德与柏拉图视为各自正统意义上的纪事家与哲人”,而是打算把修昔底德看作哲人、把柏拉图看作纪事作家,而且明显有两者对观的意图。《修昔底德集·古希腊政治理论:修昔底德和柏拉图笔下的人的形象》肯定比一般的思想史书更能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古希腊政治理论”的内在脉动。反过来说,如果不深入经典作儡的细节,我们的政治思想史专业意识不可能真正变得“专业”起来。

内页插图

目录

中译本说明/刘小枫
前言
致谢
第一部分 旁观者
第一章 修昔底德的世界
第二章 我们所知的修昔底德
第三章 修昔底德政治的难题
第四章 修昔底德与雅典民主制
第五章 修昔底德与雅典帝国
第六章 历史必然性
第七章 偶然和怜悯
第八章 超越必然性

第二部分 尘暴中的人
第九章 言辞与行动
第十章 御者与团队
第十一章 建构
第十二章 西西里的尝试
第十三章 通往朝圣之路

精彩书摘

这种看法,在以下语境中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他坚决主张纪事作家掌握涉及历史事件之独特性的真理。当然,[历史]模式的重现是存在的,否则历史就无法给当下的历史观察者带来任何吸引力。但是,包括模式在内的一系列具体情况的独特性,也是存在的。重点在于,产生特定结果的某些人为因素的永恒重现,[65]以及每个历史情境下的重现之外在形式——的差异(《战争志》111.82.2)。
如今,当下的读者,或修昔底德所处时代之后的任一时代的读者,在阅读这位纪事作家时,也许能从中发现某种益处,这甚至能使我们更恰当地应对当下的灾难。但是,阅读修昔底德而获得的智慧并不是指向根除未来发生的灾难之起因(causes)。他并非说,通过理解公元前5世纪最后25年所发生的事情的真相,你将知道如何防止人们重现相同的浩劫和毁灭。远非如此,因为导致浩劫和毁灭的动机仍旧存在。然而可能的是,如果你从他们所有的个别性和独特性方面理解这一系列具体的[历史]情境,你就会获得应对由相同的动机制造出来的下一偶发事件所必需的技艺。
对像伯罗奔半岛战争这样一个历史事件的一种内在的真正理解,加上与之相匹配的必要特质——一个人对人之欲望的永恒性,以及对欲望所伪装的临时且独特的表现形式——的理解,这两者也许会在未来的政治观察者身上催生出唯一极富价值的品质,即敏锐的推测和对人们的政治活动的直观洞察。修昔底德正是本着这种心态(spirit)来谈论瘟疫,这场堪与道德和政治的灾难相比的重大自然灾祸。
……

前言/序言


修昔底德集·古希腊政治理论:修昔底德和柏拉图笔下的人的形象 [Greek Political Theory]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修昔底德集·古希腊政治理论:修昔底德和柏拉图笔下的人的形象 [Greek Political Theory]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修昔底德集·古希腊政治理论:修昔底德和柏拉图笔下的人的形象 [Greek Political Theory]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修昔底德集·古希腊政治理论:修昔底德和柏拉图笔下的人的形象 [Greek Political Theory]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文章分为两组。第一组为综论性质,意在概观柏拉图与神话之关系的诸多方面,建立对柏拉图神话的整体把握。第二组则贯彻语境原则,针对单篇对话中的神话个案进行细致解读。另附两篇文章,其一梳理柏拉图笔下与神话相关的语词运用,其二介绍柏拉图神话的现代研究传统。   如果说“诗”构成了理解柏拉图写作的一大迷津,那么寻求跨越这一迷津的很大一部分努力,都必须付诸对柏拉图作品中“神话”部分的解读。在研究柏拉图的神话时,更关键也更困难的,还是这样一些始终绕不过去的核心问题:柏拉图反对传统神话(荷马)是很清楚的,可他自己为什么又要重写神话?神话和对话的其他部分尤其辩证讨论部分的关系是什么?秘托斯和逻各斯这两种言辞类型的关系是什么?神话在柏拉图对话中的位置和作用究竟为何?每个神话的独特含义是什么?总而言之,这些问题都涉及究竟应该如何来解释柏拉图笔下的神话。 在《王制》的结尾处,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之口给他的读者讲了一个神话故事,描绘战士俄尔死后下到冥府游历一番,最后又复活过来的所见所闻。无论从结构还是意图看,这一做法的理由都颇难揣测。后来,伊壁鸠鲁的信徒科罗塞特(Coloset),专门就这个俄尔神话提出严厉批评,对柏拉图发出了如此质问: 如果你想给我们传授一种关于天上世界的概念,揭示我们灵魂的诸种状况,为什么你不用一种简单直接的方式来做呢。而要用那些想象出来的人物、事件、场景,恰恰把真理的入口都弄得不纯净了,拙劣地模仿一个剧作家? 科罗塞特觉得,哲人不应该虚构故事,虚构对传授真理来说是不适宜的。西塞罗在写他的《论共和国》时,以柏拉图的《王制》为楷模,最后部分也模仿俄尔神话讲述了天学景象,不过,场景从冥府变换到了梦中。 作为代替的是,柏拉图创造了自己的神话体系(mythology)。在这个过程中,他特别强调那种明显的共同神话谱系。柏拉图神话的大体框架、基本象征和主要人物都能在一些古老而熟悉的传奇和故事中找到其对应。并且,这些传奇和故事的讲述者,不管是苏格拉底还是其他一些对话者,常常都借助别人的权威来给出自己的讲述。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柏拉图的神话体系还建立在他自己通过辩证法而获得的领悟上。对他来说,神话是根据意愿来塑造的故事。如此,神话并非理性的对立面。在介绍其对冥府的一种描述时,苏格拉底可以在对话中向对方说(《高尔吉亚》523a):你会把我的描述看作寓言(muthos),但我却当它是一个合理的故事(10gos)。在柏拉图的笔下,神话的确成了人类理智的一种手段。但是,神话并没有那种辩证知识内在的确定性。对于一个神话,一个人只能被说服。对于一个有判断力的人来说,坚持认为事物就如神话中描绘的那样实际存在,是不合适的,最多这只能是相似或可能(《斐多》114d)。神话“整体上说来是假的,但其中也不乏真实”,苏格拉底如此确定那些诗人们的故事(《王制》377a)。这一点对柏拉图的神话同样有效。可是,哲人必须冒险相信它,他会高兴地听这些故事(《斐多》114d;《蒂迈欧》29d)。要是不加上神话,有些哲学探究就肯定无法达到目的(《王制》614a)。

评分

很有收获。京东服务也好!

评分

囤书,慢慢看看!

评分

雅典主要教给其他希腊人,要清楚权力的创造仅凭自身而非其他,还要公开和理智地思考创造权力的因素。

评分

送书很快,不用等太久。书的包装也很好,卖得不错。

评分

不错的图书,活动时期购入,便宜。

评分

科罗塞特觉得,哲人不应该虚构故事,虚构对传授真理来说是不适宜的。西塞罗在写他的《论共和国》时,以柏拉图的《王制》为楷模,最后部分也模仿俄尔神话讲述了天学景象,不过,场景从冥府变换到了梦中。

评分

作者是芝加哥大学古典学教授,著名古典学家伯纳德特的老师。作者“并不打算把修昔底德与柏拉图视为各自正统意义上的纪事家与哲人”,而是打算把修昔底德看作哲人、把柏拉图看作纪事作家,而且明显有两者对观的意图。《古希腊政治理论》肯定比一般的思想史书更能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古希腊政治理论”的内在脉动。反过来说,如果不深入经典作品的细节,我们的政治思想史专业意识不可能真正变得“专业”起来。

评分

科罗塞特觉得,哲人不应该虚构故事,虚构对传授真理来说是不适宜的。西塞罗在写他的《论共和国》时,以柏拉图的《王制》为楷模,最后部分也模仿俄尔神话讲述了天学景象,不过,场景从冥府变换到了梦中。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修昔底德集·古希腊政治理论:修昔底德和柏拉图笔下的人的形象 [Greek Political Theory]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