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休谟经济论文选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休谟经济论文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休谟(Hume D.) 著,陈玮 译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23597
版次:1
商品编码:10975485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1984-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81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休谟经济论文选》主要内容包括:论商业、论技艺的日新月异、论货币、论利息、论贸易平衡、论贸易的猜忌、论赋税等。

内页插图

目录

启事
论商业
论技艺的日新月异
论货币
论利息
论贸易平衡
论贸易的猜忌
论赋税
论社会信用
论古代国家的人口稠密
附录:休谟对市民社会的系统认识

精彩书摘

我们的确一直听到这样的论点:国家绝不因有债务而削弱,因为这种债多半是向本国同胞借的,等于是拆东墙补西墙。这就像一个人把钱从右手交到左手一样,境况依旧,既不会稍富,也不能更穷。对于这种破绽百出的论调和似是而非的比拟,如果我们不按照原则去推敲的话,也就听之任之,不必深究。试问:要对一个国家的黎民百姓过分加重赋税负担,就是君主屈尊和老百姓们住在一起,是否就一定能办得到呢?这个问题提得似乎有点过分,因为在每个社会里,勤劳和有闲的人员之间有一定的比例,这是必然现象。但要是把我们现行的赋税全部抵押出去,难道就一定不会发明新的捐税了吗?难道就不可能弄到民穷财尽的地步了吗?
每个国家总有某些征集钱币的比较简便的方法,既符合人们的生活方式,又适合于他们所使用的商品。在英国,对啤酒征收货物税提供了大量的收益,因为酿造啤酒的操作过程既令人厌烦,也无法隐瞒,而且这种东西也并非是绝对的生活必需品,如果生活必需品涨价,那就会大大影响穷人的生活。要是把这种税全部抵押出去,开征另一种新税,何难之有!哪里会损伤穷人一根毫毛,穷人又何恼之有!
对消费品征税,要比财产税既公平又简便。要是消费税能够涓滴不漏,要是我们必须采取最激烈的方法来收税,那么于国家又有什么损失呢!
……

用户评价

评分

打折购买,价格比较便宜。

评分

休谟经济论文。。。。。。。。。。。。。

评分

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货币数量论。他认为,货币是商品和劳动的代表,是决定价格的手段;商品价格由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决定,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的增加必然引起商品价格成比例的上涨。这一理论是反重商主义的,它适应了十八世纪中叶资产阶级的要求。书中还论述了商品、利息、赋税、国际贸易、人口等问题。

评分

可以的,挺不错的,值得购买!

评分

休谟在《人性论》以及后来的《人类理解研究》中反驳了‘因果关系’具有真实性和必然性的理论,他指出虽然我们能观察到一件事物随著另一件事物而来,我们并不能观察到任何两件事物之间的关联。而依据他怀疑论的知识论,我们只能够相信那些依据我们观察所得到的知识。休谟主张我们对于因果的概念只不过是我们期待一件事物伴随另一件事物而来的想法罢了。“我们无从得知因果之间的关系,只能得知某些事物总是会连结在一起,而这些事物在过去的经验里又是从不曾分开过的。我们并不能看透连结这些事物背后的理性为何,我们只能观察到这些事物的本身,并且发现这些事物总是透过一种经常的连结而被我们在想像中归类。”(Hume, 1740: 93)也因此我们不能说一件事物造就了另一件事物,我们所知道的只是一件事物跟另一件事物可能有所关连。

评分

is 都会带给孩子的感受过着简单很多很多个合适的肌肤黄璟

评分

商务印书馆的经典,不错

评分

不错的一本好书很值得好好读读收藏

评分

国家的失信于民将是战争、挫折、天灾、人祸,甚或胜利和征服的必然后果。...因为社会信用发展到这种地步,正象肉体走向死亡一样,是一种自然法则。 听凭摆布,甘受愚弄,是大多数人的天性,所以,尽管会发生象英国无偿破产那样的冲击,强烈震撼了社会信用,可是不消多久,社会信用就会重新复苏,又象过去那样繁荣兴旺了。有史以来,人类落入同样的圈套受骗上当,由来已久;这老一套的鬼把戏耍了又耍层出不穷,人们却执迷不悟,还照样上钩落套。 鼓吹爱国,笼络人心,一向为僭主篡权大开方便之门;阿谀奉承,总是包藏着背信弃义的祸心;常备军队,无非给独裁政府提供支持;赞美上帝,不外使教士们坐收世俗之利;——如此这般,不一而足。 唯恐社会信用遭受破坏后,从此一蹶不振,后患无穷,这种担心实在是杞人忧天,大可不必的。 国家欠债,谁也无法强迫它偿还。债权人所能控制它的唯一有利办法,就是设法维护其信用,不过这种有利,极容易因为债务过巨,以及出现一种异乎寻常的、甚至连这种信用本身也无力挽回的困境,而被压倒。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