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加缪,一个浪漫传奇》是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网2009年度最佳回忆录之一,既是一部对加缪本人刻画细腻的传记,同时又是一篇感情真挚的回忆录。作者伊丽莎白·豪斯是一位长期修习法文并研究加缪的女性作家,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赋予了这部作品独特的敏锐和纤细,可谓是一个关于一位读者和她挚爱的作家之间的浪漫传奇,堪称一次独具特色的文学创举,是一次将传记、证词、文学批评、旅行见闻、情书和侦探故事融合在一起的美学颠覆。
内容简介
《加缪,一个浪漫传奇》讲述盛名之后的加缪:一位出身卑微却浑身洋溢着地中海式激情的阿尔及利亚的法国后裔;一位迷恋众多女性的情圣“唐璜”;一位身染肺结核重疾却终生寻找更真实表达声音的作家。揭开其文学巨匠这一华丽的面纱,加缪究竟是何许人?《加缪,一个浪漫传奇》作者伊丽莎白·豪斯早在年轻时即对加缪一往情深,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位她情有独钟的作家,豪斯以自身经历的真实记录开始了她对加缪私人生活令人震惊的探索之旅--巴黎的咖啡馆,纽约市的街道,普罗旺斯的乡间别墅;以及约见他生前的朋友和家人--从此,拉开了她坚持不懈地追踪加缪的序幕。
精彩书评
豪斯的作品突破了人们对加缪的流行看法,同时展现了加缪作为一个人的复杂性以及他事业和声望的波动起伏……基于豪斯全面的研究,本书将这位身陷各种烦恼的复杂的作家重置于灯光之下……这很难不让人动容。
——斯文·伯基特(SvenBirkerts),《波士顿环球报》
形象地洞悉了自加缪少年时代起便开始发作的肺结核病是如何使他陷于疲惫的同时又激发了他,豪斯确切地注意到这种疾病如何增大了他的放逐感以及作为局外人的感觉……关于萨特在公共场合对加缪性格和作品的攻击,豪斯提供了详细的细节,这是一次昔日友人使人痛苦的背叛。
——《科克斯书评》
一丝不苟的传记作品,回忆录……来自那个时代、那些场所和人物的细致而生动的图片塑造了加缪的生活……一部迷人的、充满生气的,极度热情且独特的传记作品。
——《图书馆杂志》
目录
序言:往事如潮
一、阿尔及利亚的青葱岁月
二、踯躅前行
三、到法国去
四、巴黎1943
五、纽约1946
六、重返欧洲
七、肺结核
八、《反抗者》
九、朋友们
十、寻觅夏尔
十一、女人缘
十二、阿尔及利亚战争
十三、加缪“迷”
十四、《第一个人》
后记
致谢
阿尔贝·加缪的主要作品
精彩书摘
加缪出身贫寒,却引起一个小学教师的注意。这位小学教师引导他去读书,建议他申请地方中学的奖学金,并且一直守护着他一步步走向成功。在阿尔及尔贝尔库城区的贫民区,加缪与他的哥哥吕西安以及单身汉舅舅艾蒂安住在一起。在这个由女人统治的家庭里,暴虐专横的外婆主宰了家中的一切,温顺善良、目不识丁的母亲丧失了部分听力,几乎沉默无语。加缪的父亲是一个酒窖工人,为当地几家葡萄园酿造葡萄酒,曾在“祖阿夫”兵团服役,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奔赴法国战场,在马恩河战役中不幸阵亡,当时加缪还是个婴儿。“祖阿夫”兵团主要从居住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移民中招募士兵,士兵身着红蓝搭配的彩色阿拉伯制服,这使他们看起来像一面面战旗。该兵团是突击部队,在战斗中伤亡惨重。从加缪父亲头部取出的炮弹碎片被法国政府送返回乡,置于一个旧的饼干罐里放在厨房,而他父亲获得的法国十字勋章则被封在镀金的相框里,放在餐厅。当时加缪全家住在一套三居室的小套房里,阿尔贝和吕西安挤在同一张床上,与母亲合住一个房间。房子里没有浴室,没有电,也没有自来水;厕所就在门厅;厨房里没有烤炉,所以每隔几天,阿尔贝或者他的哥哥就得托着一大盘食物到附近的一家肉店去将它们弄熟。这些细节在《第一个人》(加缪去世前正致力于创作的作品,是一部带有明显自传性质的遗稿)中得到真实的再现,没有经过任何特殊的戏剧渲染和篡改,因为在贝尔库,这些都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他们住的房子有一个凸出去的小阳台,从阳台上可以看到下面繁华的里昂大街,那是另一个世界:林立的商店、咖啡馆,人潮拥挤的市场。大街上人声鼎沸,人们操着五花八门的语言——法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还不时传来手鼓和响板的伴奏声,“咻咻”的驴嘶声,有轨电车经过时“叮当叮当”的铃声。各种混杂的气味也阵阵飘过来:藏红花、大蒜、茴香、鱼、腐烂的水果、金银花、茉莉花等等。太阳热辣辣地照在头顶上。海水在房屋的边缘漾着波纹。
路易斯·热尔曼是加缪的小学老师,也是第一个像父亲一样关注他的人,在热尔曼的精心呵护下,加缪成为一个模范生,严肃认真,稳重缄默,同时又机灵好奇——一个智慧的典范,热尔曼总是这样评价他。加缪喜欢学校的功课,也喜欢学校的生活,所以进步很快,不久就成为班里最优秀的学生。加缪的优异成绩帮助热尔曼说服了他的母亲,同意让他进入中学继续学习,而不是像他舅舅那样到当地的箍桶匠那里去干些制桶之类的活计。在上学之余,加缪过着与那个街区其他任何男孩一样的生活,只不过生活在他身上体现的方式以及他体会生活中每一个细节的方式有所不同罢了。加缪喜欢读书,还喜欢体育运动。他与一群伙伴一起,在大街上用杏核、石头或木棍做游戏;到公园里爬树;分享刚刚做成的卡拉梅尔奶糖,被他们称作“tramousses”的干羽扇豆籽,或者在某些特殊时候才能吃到的一袋炸薯片;他们去海滨游泳(兼洗澡),大声喧闹着,在水中上下翻跃,纵情支配着他们的生活和那片海域,“就像贵族们一样,确信他们的财富是无穷无尽的。”即使无聊也成为“一场游戏,一份快乐,一种刺激,”他在《第一个人》中写道。
加缪用平和的语气和温暖的心情回忆着他童年生活中那些最单调乏味的事情:每晚都要熨烫的唯一一条裤子;那些钉在鞋底的钉子,不仅可以查验他是否违禁去踢球了,还可以避免把鞋底磨坏;每天午后迫不得已陪外婆一起睡的午觉,以及忍受她上了年纪的身体散发出来的体味。(长大成人后,他承认自己恨透了那样的午睡,以至于从那以后,除非病得卧床不起,他绝不允许自己在午后躺下去睡觉。)在后来的岁月中,当加缪对巴黎的所有幻想都落了空,感觉自己像一个被困在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森林中的外星人的时候,正是这些回忆支撑着他。在他大多数的抒情散文中都可以找到这种乡愁。加缪说,每一次返回阿尔及利亚,他都感到令人喜悦的安慰和释然,“在大海的宽脊上,他得以喘息,在波涛中喘息,在明媚阳光的摇曳下,他终于可以睡觉了,终于回到他始终留恋的童年,回到那曾帮助他生存、帮助他克服一切的阳光及温暖的贫穷中,回到这样一个秘密中。”
加缪就读的那所中学坐落在国际大都市阿尔及尔熙熙攘攘的市中心,因此吸引了大批来自于这座城市富人区的多种族的学生。正是在这所学校里,加缪第一次对自己的出身萌生了自我意识,感到自己并非是一个无意识存在的普遍个体,而是“与众不同”的。他说,在那之前,他一直以为所有的人都像他一样。而在那所中学,他学会了作比较。他是个荣获奖学金的优秀生,被誉为“民族的学生”,不过这个称谓不仅阵亡士兵的儿子们可以获得,军队和政府官员以及法国殖民地官员的儿子们同样可以获得,但他们的衣着更加体面,他们的房子高高地位于小山之上,更加富丽堂皇。在进入这所中学的申请书上,加缪不得不把自己的母亲描述为一个家庭妇女,或者说清洁女佣;这突然让他充满耻辱感,然后“为有这种耻辱感而感到羞耻”。但对母亲地位的质疑,比如说外婆凌驾于一切之上的权威,或者他自己逐渐意识到的母亲的愚昧和无助,却在他内心深处激发起对母亲温和的忍耐力更加深刻的尊敬,以及愈发强烈的、想要予以补偿的爱。加缪的母亲曾经尝试过一次短暂的恋爱,那使她重新变得兴高采烈、神采奕奕,但被她的母亲和兄弟艾蒂安粗暴地压制了。每每回忆起这些来,加缪都感到愤怒和悲哀。在他整个一生中,他都为保护和尊重这个沉默的人而备受煎熬,因为母亲的无知和耳聋将其与外界隔绝开来:她不能读报,也不能听收音机,她不知道历史和地理究竟是什么,她没有任何期望或者明确的渴望,她“不敢渴望”。
加缪本人的生活可以说是对他母亲生活的一种反叛——对于她的顺从,他报之以野心;而她的逆来顺受则唤起了他不知疲倦的激进行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都出现了这样的反差。加缪清楚这一点。《第一个人》是他打算创作的以爱为主题的系列作品中的第一部,他把它奉献给了寡妇加缪,“献给永远不能读此书的你”。在写给自己的一则笔记中,他说道:“两个人的历史,他们的血脉相通,却迥然不同。她恰似这世上完美的化身,而他是沉静的怪物。他投入了我们这个时代所有的疯狂中;她穿越了这同一历史,却如同走过其他平常的时代。她大部分时间缄默不语,只会用几个词进行表达;而他滔滔不绝,千言万语却无法寻到她仅以静默所表达的东西。母亲与儿子。”
……
前言/序言
看到《加缪,一个浪漫传奇》这本书的英文原版(Camus,ARomance)是在2010年,正值纪念加缪逝世五十周年之际。之前,从新闻中了解到,为缅怀这位20世纪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举行了名目繁多的纪念活动。虽然加缪一直是我们喜爱的一位作家,他的主要作品,如《局外人》、《鼠疫》、《反抗者》等也是我们较为熟悉的,但一直没有时间和机会专心研究他。于是,我们决定翻译这本书,一方面满足自己对这位充满争议的人物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希望为中国广大的加缪爱好者提供一次了解他的机会。《加缪,一个浪漫传奇》是一部关于加缪的传记。豪斯女士追踪着加缪的足迹,向我们讲述了他精彩的一生:他远远不能用“存在主义”来界定的道德观;他对祖国阿尔及利亚的热爱;他的流亡和地中海情结;他对几乎半聋、目不识丁的女佣母亲的复杂情感;他从早年起就饱受其苦、却从未向之低头的肺结核病;他英俊的外貌、潇洒的气质和引人注目的个性;他唐璜式的爱情生活;他难以割舍的戏剧创作;他在抵抗运动地下刊物《战斗报》工作过的辉煌历史;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殊荣之后的惶惑;他从信仰共产党到谴责斯大林主义的思想转变;他与昔日好友、并肩工作过的战友萨特的决裂,等等。豪斯女士历经数年,通过广泛的调查采访,援引大量的作品、书信、手记和日记,以全方位视角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加缪。但是,《加缪,一个浪漫传奇》不仅仅是一部传记,它还是一部回忆录,是豪斯女士一段刻骨铭心的心路历程。豪斯于1994年开始动笔写这本书,但她对加缪的研究却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她读大学撰写论文时。可以说,加缪是她将近五十年的追求和痴迷。豪斯打破了传统传记的陈规戒律,没有单纯作为一个超然的叙事者出现在书中,而是将自己对加缪的强烈情感巧妙地交织于平缓、客观的叙事之中,不仅使读者阅读起来耳目一新,而且常常沉湎于中,同情、钦佩、担忧、惋惜之情油然而生,就像读一本传奇故事书。实际上,这本书的确是豪斯与她挚爱作家之间的一个浪漫传奇。
翻译如此复杂的一本书远非易事。首先遇到的是引文问题。书中大量引用了加缪的小说、随笔文字以及他的书信、日记和笔记,经常是英语与法语相互掺杂,偶尔还缺少上下文的解释,这给理解和翻译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不遗余力地搜集到加缪作品的多个译本,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仔细研究其内容,尤其对加缪的哲学思想,更是分析比较不同译本的异同,再结合该书中的引用文字,组织较恰当的译文,以期不讹传原意,令读者满意。同时出现的还有语言风格问题。该书作者以女性特有的敏感和委婉笔触、行云流水般的抒情文字风格向我们娓娓讲述着加缪的故事和她本人的情感;而加缪的写作大多采用白描手法,文笔极其简洁,甚至偶尔稍嫌晦涩。如何保持这两种不同的文字风格令我们颇费思量,许多文字总要经过初译--斟酌--对比--修改--再修改等诸多步骤,力求做到忠实原文。较为棘手的还有译名问题。书中出现了大量加缪作品名称和其他人的著作、报刊、杂志、电影、电视节目等名称,以及复杂的人名、地名等,其中有些是中国读者较为熟悉的,我们通过网络、词典等途径寻找到大家最为认可的译名;其他的译名则主要通过查询具有权威性的词典来获得,如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的《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中国地名委员会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外国地名译名手册》等。需要说明的是,翻译加缪作品的译名时,我们主要参考了由上海译文出版社于2010年1月出版、柳鸣九先生主编的《加缪全集》。另外,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值得商榷的译名,如萨特主办的杂志LesTempsModernes与卓别林的一部家喻户晓的电影《摩登时代》是同一名称,虽然该杂志较常见的中国译名是《现代》,但因本书中提到了一个细节:萨特为该杂志起名时征得了卓别林的许可,故在我们的译本中也将其译作了《摩登时代》。为豪斯女士凝聚近半个世纪心血的这本书的译本画上句号时,我们的心中充满忐忑。因为我们的译文远远未臻成熟,甚至可能存在着某些偏差。翻译是一份艰苦的工作,也是永远达不到完美的一份工作。因此,期待翻译界同仁和各界读者不吝赐教,我们将以此作为勉励。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许多热心人士的鼎力帮助,特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他们分别是:曹立行、李丽颖、魏晓军、魏依浛、冉伟严、张之晗、姚雅丽、杜闻杉、向飞、吴季惟等。
加缪,一个浪漫传奇 [CAMUS A ROMANCE]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
评分
☆☆☆☆☆
封面的图很美,加缪这张照片有气质。内容读来流畅,用词朴真。
评分
☆☆☆☆☆
纸张印刷都一般的书 看个内容了
评分
☆☆☆☆☆
封面的图很美,加缪这张照片有气质。内容读来流畅,用词朴真。
评分
☆☆☆☆☆
纸张印刷都一般的书 看个内容了
评分
☆☆☆☆☆
纸张印刷都一般的书 看个内容了
评分
☆☆☆☆☆
不错的书。值得购买和阅读!作者一如既往的用他的理论来讲述,只不过这次讲的比较长,从头到尾了。大众读物,可能没什么深度,但思想性一点也不缺乏。
评分
☆☆☆☆☆
纸张印刷都一般的书 看个内容了
评分
☆☆☆☆☆
纸张印刷都一般的书 看个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