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传略(套装2册)

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传略(套装2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刘硕良 编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8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ISBN:9787540758721
版次:1
商品编码:1114806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研究与评论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42
套装数量: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传略》收录了诺贝尔文学奖自1901年设立,直至2012年,从法国苏利·普吕多姆至中国作家莫言,共计109位获得者的传略(小传、自传等)及其著作年表或生平大事年表,还有一些访问记、演讲等。112年来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生平事迹及其著作情况,在本书中都有很大展现,其文献价值不言而喻。尤其是本书收录了有关莫言的相关资料,其纪念价值更是得以彰显。

内容简介

  《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传略》以诺贝尔文学奖自1901年设立直至2012年109位获奖作家为对象,由相关研究专家撰述他们的生平小传,并酌情辑收部分作家的著作年表或生平大事年表、访问记、演讲等,以求较为全面地展示这些伟大作家的人生轨迹及著作风貌。各篇传记的作者均系翻译、研究名家,文字简明扼要,评论深中肯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作者简介

  刘硕良,湖南宁乡人,1932年9月生。1949年7月毕业于长沙清华高级中学,求学期间参加地下党领导的外国组织及进步学生运动。9月参加工作,入湖南新闻干部训练班学习。11月随解放军南下广西,在广西日报工作,曾任记者站长、组长、部主任、主编、编委,广西文联委员及《广西文艺》编委。
  1980年4月到广西出版系统工作,参与创办漓江出版社。1993年调广西新闻出版局,主编《出版广角》杂志。2000年7月离休。应聘为云南教育出版社社长顾问,主编《人与自然》杂志及同名文库。此外,还为河北教育、接力、湖南文艺、长江文艺、湖北教育、湖北人民等多家出版社策划书稿。编审,韬奋出版奖获得者。广西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广西卷》(中华书局)及《广西政府参事文史馆员丛书》(广西师大出版社)主编。

前言/序言

  前记
  刘硕良
  漓江出版社推出的《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自1982年冬酝酿策划,1983年6月头四个品种——《爱的荒漠》《蒂博一家》《特莱庇姑娘》《饥饿的石头》问世,到2012年已近30个年头了。
  30年来,这套大型丛书已出版82卷,即82位诺奖作家的代表作都在丛书中单独出版了一卷。诺贝尔文学奖自1901年颁发给法国作家普吕多姆到2012年颁发给中国作家莫言,前后112年间,给五大洲37个国家的109位作家颁了奖。按照每人一卷的要求,漓江版丛书已出卷数占到了获奖作家总数的75%。
  30年寒来暑往,岁月沧桑,期间受诸多变数的影响,漓江版诺丛一度延缓过前进步伐,但总体来说,丛书取得的成绩是可观的,能够载入史册的。
  新中国成立六十余年,我国对现当代外国文学的译介能达到漓江版诺贝尔丛书这等规模、这等新颖并有相当广度和深度的大型丛书并不多见。一家新兴的偏僻小社敢于解放思想,冲破阻固,在一大片尚未被普遍认识甚至存在着偏见误解的陌生领域,组织众多优秀翻译家专家深入进去,把其中大量的优秀之作系统地成规模地引介到中国来,不特为我国文学创作与研究提供崭新的参照和借鉴,而且大有助于国人开扩视野,丰富审美体验,形象地具体地认识外国特别是西方现当代社会生活和文明状况,其意义是广远的,多方面的。
  有新声必有知音。丛书出版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国家新闻出版署将它列入国家八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1990年举行的全国首届优秀外国文学图书评奖,诺贝尔丛书因未出齐而以单品种参评,结果福克纳卷《我弥留之际》、莫利亚克卷《爱的荒漠》、阿斯图里亚斯卷《玉米人》同获一等奖,占一等奖图书总数的14%。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曾破例予以报道。在此前后,海明威中短篇小说选《老人与海》和肖洛霍夫四卷本新译《静静的顿河》分别获得中国书刊业发行协会评选的优秀畅销书奖。2008年,中国出版集团主办、中国图书商报和江西教育出版社承办的我国改革开放30年300本有影响图书的评选,漓江社包括《老人与海》《日瓦戈医生》在内的8种外国文学图书入选,占入选外国文学图书总数27种的29.62%。同一年,深圳组织评选改革开放30年30本文史类图书,《日瓦戈医生》也名列其中。2012年7月首届“广西十大创意”评选揭晓,《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以其独到的创造力、影响力和引导力”,荣获首届“广西十大创意”奖。之后3个月,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国人振奋,国外关注,于诺贝尔文学奖及其作品影响力传播力的扩展,无疑是极大的利好。
  诚然,一套有价值的大型丛书的推出,一个有作为的出版社品牌的构建,只有出色的创意是不够的,还须有得力的执行和坚守,有诸多因素的玉汝于成。2011年6月郑纳新博士接掌漓江社不久就意识到继续出版诺贝尔丛书和恢复与加强外国文学出版的至关重要性,2012年元旦前夕他找到我,邀我这个老迈之人为此再走一程,并具体提出要择机举行活动,纪念诺贝尔丛书出版30周年,届时要编辑出版有关获奖作家的三本大书。这就是现在摆在读者面前的《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和获奖演说》《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传略》和《诺贝尔文学奖作家论》的由来。
  诺贝尔文学奖的权威性及其广泛持久的影响力,同它坚持理想主义精神,确实评奖了一大批优秀作家有关,同它鼓励和推动了世界文学前进有关,同它的高额奖金有关,也同它的高度保密所带来的神秘性与人们的好奇心有关。
  由于评奖档案保密50年的严格规定,人们要获知诺贝尔奖作家的获奖信息,除了直接读他的作品之外,公开的权威的来源就是瑞典皇家学院的评奖公告和评委代表所致的授奖词与作家本人或作于当场或作于其他场合的获奖演说以及随之发布或媒体披露的作家自传、年表、访问记等。
  这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是了解和研究获奖作家的基本依据和重要途径,将它们连贯起来解读又是认识一百余年诺贝尔文学奖概貌和发展历史乃至世界文学潮流必不可少的线索与资料。主要以出版诺贝尔文学奖丛书而异军突起的漓江出版社深知这些文献性学术性可读性俱佳的信息资料的宝贵,开始是想等丛书大体跟上颁奖数量再加编辑,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又把选编工作延搁了下来。现在呈献给大家的是一套已有多年积累,内容比较齐备并达到较高质量的大型选本。
  一是全。112年来的109位获奖作家的有关信息资料都尽可能找齐了。只有极个别作家的某一方面资料或由于当时没有发布或由于多方查找未果而付之阙如。分别选自漓江版诺贝尔文学奖丛书、词典和《外国名作家大词典》《外国妇女文学词典》等书的传略资料以及采猎更广的有关访谈与著述文字,使作家的风貌得到了更具象更有立体感的呈现。
  二是精。所收译文大多出自研究有素的专家之手,而且经历了出版的考验,较为可信可靠。丛书译者高明云集,阵营强大,一些著名专家如黄宝生、陆建德、余中先、高兴、傅浩、邓中良、钱定平等,没有直接参加丛书作品的翻译,却参与了同样精彩甚或更为难译的授奖词答词和传略、访谈之类的翻译与组织,从而大大提高了漓江选本的质量。
  三是特,即有漓江特色——主要是发出了中国学人的声音。三大选本中的第三本《诺贝尔文学奖作家论》,都是中国翻译家和学术界专家撰写的精心之作,以译序居多,也有的是发表于其他地方的评论。80多卷丛书译本的前言,如董衡巽论海明威、李文俊论福克纳、桂裕芳论莫利亚克、柳鸣九论罗曼?罗兰、郭宏安论加缪、林秀清论西蒙、吴岳添论法朗士、郑克鲁论杜伽尔、吕同六论皮兰德娄、章国锋论豪普特曼、高年生论伯尔、杨武能论托马斯?曼、胡其鼎论格拉斯、高慧勤论川端康成、倪培耕论泰戈尔、文美惠论吉卜林、黄梅论高尔斯华绥、孙美玲论肖洛霍夫、申慧辉论萧伯纳、裘小龙论艾略特、汪义群论奥尼尔、王逢振论赛珍珠、林洪亮论显克维奇、绿原论米沃什、石琴娥论拉格洛芙、邵殿生论索因卡、赵振江论米斯特拉尔、刘习良论阿斯图里亚斯、李野光论埃利蒂斯,等等,早已为广大读者和学术界人士所激赏。这些体现了中国视角的评说,既能帮助读者走近诺奖作家,也为我国系统研究诺奖文学开了先河,做了积淀,在理论认识和文献资料上都是有其特具的价值的。
  感谢漓江版“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众多译者多年来为丛书所做的宝贵贡献和为这次三选本出版所给予的热忱支持,感谢《世界文学》编辑部和刘象愚、万之、李自修、胡允桓、李笠、金龙格等专家学者与王为松、邵敏、沈念驹等同行朋友的慷慨援助。对编选工作中存在的缺失和疏漏,还望读者和专家不吝指正。
  莫言小传
  1955年2月17日,莫言在山东高密县的一个农家出生,本名管谟业。在莫言成名以前,高密并不是一个很出名的地方,1980年代中期这里随着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的问世,开始进入全国的视野,现在却仿佛成了文学的圣地,毕竟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在这里诞生、成长,也在这里生活、写作。
  莫言的家庭成分是富裕中农,在共和国初期这是一个要被控制的农村阶层,社会地位远不如当家做主的贫下中农。经历过大跃进、三年灾荒和战天斗地的大集体岁月,莫言的少儿记忆充满了痛苦和不堪。他小时候算是一个聪明的孩子,11岁就完成了小学,但因为家庭成分问题,不能继续读书,只好回乡做了名公社的小社员。他的主要的劳动任务是放牧。莫言后来回忆说,那时“我每天都要到洼地里放牛,因为我很小的时候已经辍学,所以当别人家的孩子在学校里读书时,我就在田野里与牛为伴。我对牛的了解甚至胜过了我对人的了解”。
  大集体时代中国农民的普遍贫困,在历史上并不多见,莫言也莫能其外,吃不饱穿不暖是常事,12岁的时候,他因饥饿拔了一根生产队的萝卜吃了,被具有无产阶级觉悟的老农发现,扭送到工地,遭到了大会的批斗,回家后又被其严厉的父亲视为给家庭丢丑,被毒打一顿。他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即来源于这桩心灵深处的创伤。
  到了18岁的时候,莫言像当时无数的贫苦无告的农民一样,开始做起了“跳农门”的梦想。首先是参军,但仍然由于成分问题,被无情地刷了下来,后来通过亲戚走后门,总算进了县城在一家棉花加工厂做了合同工,一天可以挣到一元三角五分钱,这比当农民的收入高多了。他非常珍惜这个可以跳出农门的机会,在工厂里像老黄牛一样苦干,以图表现优异,获得领导的欣赏,然而转为正式工的机会始终与他无缘。他同时依然每年报名参军,并通过各种方式接触能帮他参军的人。1976年,苦心孤诣的莫言在两位哥们的帮助下,终于被批准入伍,成为当时最令人羡慕的解放军战士,从此开始了他的长达21年的军旅生涯。
  新时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鼎盛时期,文学的热潮涌动在大江南北。在部队中的莫言,一方面像在乡村、在工厂一样勤劳肯干,另一方面又在积极努力,寻找一切可以提干的机会。他努力读书,使他表现出较高的文化素养,但转干的前途仍然是如此渺茫,从新兵变成老兵,一年年过去,转干的影子还遥遥无期。在这样的苦闷下,莫言开始了文学创作。他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是短篇小说,于1981年秋天在保定地区文联的《莲池》上发表。此后不断有作品发表,也就渐渐有了点小名气,最后终于实现了转干,成为一名排长级的干部,后来当了干事。
  最初注意到莫言创作的名家是老作家孙犁和军旅作家徐怀中。孙犁的揄扬,给莫言带来了自信,也带来了机遇。1984年,由于系主任徐怀中的帮助,莫言考入新成立的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这是莫言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一个为命运为前途打拼的青年,开始避开了繁琐世务的纠缠,开始了文学上的潜心追求。
  1985年是新时期文学的高产年,也是莫言的高产年。这一年莫言发表了13部中短篇小说,其中包括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也包括另一篇后来获得台湾联合报小说奖的《白狗秋千架》。这一年莫言三十岁。
  1986年又是莫言的一个丰收年。这一年他创作了给他带来更大名气的中篇《红高粱》,在当年3月的《人民文学》上发表。这部以其故乡高密为背景的作品,第一次把这一个蒸腾着酒神之气的地域带进了艺术的殿堂。1987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莫言的这个系列作品集《红高粱家族》;同年导演张艺谋根据这个作品拍摄了同名电影,一下子红遍全国,1988年该片荣获西柏林的金熊奖。
  1986年莫言从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落职在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这里是军队文化人集中的地方。莫言的主要工作就是创作。1988年莫言在《十月》杂志上发表《天堂蒜薹之歌》,在《文学四季》上发表《十三步》。这两部作品同年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单行本。这是莫言早期长篇小说中最值得关注的作品。
  1989年秋,莫言开始创作长篇《酒国》,但遭到了退稿,直到1993年才正式出版。
  1995年,莫言创作了《丰乳肥臀》,在《大家》上发表,但这部作品遭到了一些人的激烈批评,最后莫言迫于压力致信出版社,要求不再印制和销售自己的这部作品。在这样的情境下,莫言于1997年选择了离开部队,转业到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属的《检察日报》社。但这部作品在这一年获得了“《大家》红河文学奖”,奖金为人民币十万元。这大概是当时最高的文学奖金了。
  2001年,莫言出版长篇小说《檀香刑》,这是一部收获许多赞誉的作品。台湾联合报将该作评为该年度的十大好书。是年法文版《酒国》也获得法国的一个文学奖项。
  2003年,《四十一炮》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另一个值得重视的长篇。
  2004,莫言获得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又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莫言文集》12卷也由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
  2005年,莫言获得意大利第三届NONINO国际文学奖。
  2006年,莫言创作长篇《生死疲劳》,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是年,莫言获得第十七届福冈亚洲文化大奖。
  2009年,莫言的长篇《蛙》,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这部伟大的作品深刻地展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生存困境和坚韧的努力、制度的调适与信念的辉光。2011年这部作品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中国籍作家第一次获得该奖项。莫言获得这个奖项,中国的文学界几乎没有任何异议。
  邱仪
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传略(套装2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传略(套装2册)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传略(套装2册)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传略(套装2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近年来在用全球观点或包含全球内容重新进行世界史写作的尝试中,最有推动作用的那些著作恰恰是由历史学家个人单独完成的,其中以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最为著名。

评分

支配奖项的总则已载于诺贝尔的遗嘱中。l900年,由遗嘱执行人、颁奖单位的代表及诺贝尔家族共同就解释和执行遗嘱的补充规定达成协议,并由瑞典国王在枢密会议上予以批准。这些规章大体上保持不变,仅在实际应用上有些修改。科学奖和医学奖已证明很少引起争论;而文学奖与和平奖,则因其本身性质特殊,最易导致意见分歧。和平奖常常保留。

评分

  

评分

瑞典文学院的文学家们

评分

一笔奖金,或者完全发给一个人,或者最多在两种成果之间平分,或者由两个或更多人(实际上从未多于三人)联合分享,有时一笔奖金要保留到下一年度颁发;如果下一年仍不颁发奖金,则退回基金会,当出现奖金既不颁发,也不保留的情况时,也要退回基金会。这样,在同一学术领域内,一年中能有两笔奖金,即上年留下来的奖金和本年的奖金。如果在规定日期以前获奖者拒受或未能领取奖金时,则奖金退回基金会。曾有过拒受奖金及政府禁止本国人领取诺贝尔奖的情况,然而获奖人仍被列入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中,注明“拒受奖金”字样,不接受奖的动机可能互不相同,但真正的理由大都是外界的压力;例如,希特勒于1937年颁布的法令,禁止德国人领取诺贝尔奖,因为他认为1935年颁发给C-奥西埃茨基的和平奖是一种侮辱。不论何种原因过期不领,已拒受者在说明其情况并提出申请时,可领取诺贝尔金质奖章和奖状,但不能领取奖金,该奖金己退回基金会。

评分

在今天这个时代,历史可说已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意大利和利比亚发生的一切与亚洲和希腊发生的一切密切相关,所有各种事件,最终又归于一个结局……因此,要对历史的全貌有一个实际认识,不能不说个别的历史已用处甚微。只有将各事件与总体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起揭示出来,指出其相似点和不同点,才有可能认识历史的全貌;才能在研究历史时,不仅得到乐趣,且有所裨益。

评分

近年来在用全球观点或包含全球内容重新进行世界史写作的尝试中,最有推动作用的那些著作恰恰是由历史学家个人单独完成的,其中以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最为著名。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传略(套装2册)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