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塞種史研究》旨在探讨贵霜王朝兴起以前的中亚史,重点在塞种的活动。搞清楚张骞首次西使所经见和传闻诸国的情况,其中大夏、大月氏、大宛、康居、奄蔡、乌孙,所见塞种、厨宾、乌弋山离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塞種史研究》从此处延伸,研究了塞种史。
内页插图
目录
再版绪说
绪说
一 塞种
二 大夏
三 大月氏
四 大宛
五 康居
六 奄蔡
七 乌孙
八 屙宝
九 乌弋山离
附卷
一 《汉书·西域传》所见塞种——兼说有关车师的若干问题
二 关於鄯善国王治的位置
三 鱼国渊源臆说
征引文献
索引
后记
再版后记
余太山主要出版物目录
精彩书摘
2.据Trogus Prolognes (XLI)记载,占领索格底亚那的也有Saraucae (Sacaraucae)人,这些Sacaraucae人和其他进入索格底亚那的塞人后来都应该役属于锡尔河北的康居。至于《汉书,西域传》所载受康居役使的五小王和这些进入索格底亚那的塞人关系如何,则无从知道。
3.据《史记,大宛列传》,“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俗,相知言。其人皆深眼,多须颓,善市贾,争分铢。”同传既然又称“康居在大宛西北”,知康居人的族属和语言系属应和大宛、安息相同或相近。或以为康居应为突厥语族,因为《汉书·匈奴传下》载康居有“翕侯”号,“翕侯”即后世突厥的“叶护”;《晋书·西戎传》又载康居有王名“那鼻”,“鼻”郎突厥语bi或bak。
今案:此说未安。“翎侯”、“鼻”等未必突厥语族所固有。又,《世说新语·排调篇》载康僧渊的状貌为“目深而鼻高”。如前所述,不能排除康姓僧侣是康居人的可能性,因此,康僧渊的状貌可作为康居人是欧罗巴种的佐证。
4.或以为北魏的高车、唐代的康曷利、元代的康里等皆系康居之流,而突厥《阙特勤碑》所见Kangaras、拜占廷康斯坦丁七世(Constantinus Ⅶ,911-959年)所纂《帝国行政论》(DeAdministrando Imperio)一书中提到的Peceneg族之一种Kaggar等亦是康居的后裔。
……
塞種史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活动时买的,慢慢看吧。
评分
☆☆☆☆☆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
不能算正式的史,只是对一些疑点进行了论证和推测。
评分
☆☆☆☆☆
本书是佘太山先生的力作,跨越东西史籍,考证甚详,但究属纸上作业,固然逻辑自洽,终究还不能确认就是事实,塞种的面纱,最终要靠考古挖掘来掀开,面前展示的只是最合理的一种解释而已。虽然如此,趣味已足,已是难得一见的有内容的好书。
评分
☆☆☆☆☆
大家名作,研究西域史必读之作,值得收入囊中,细细品读。购买时请注意,本书中的文字是繁体。
评分
☆☆☆☆☆
史实基础好。
评分
☆☆☆☆☆
为什么是繁体字呀
评分
☆☆☆☆☆
考证方法用到的极致。
评分
☆☆☆☆☆
大家名作,研究西域史必读之作,值得收入囊中,细细品读。购买时请注意,本书中的文字是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