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太差了,就一个袋子装着,拿货时有些地方都破了!!!书的质量还是可以!!!
评分至于杰然自立志气,充塞乎天地,临大事而不可夺,有道德足以替时,有事业足以拨乱,进退自得,风不能靡,波不能流,身虽死矣,而凛凛然长有生气如在人间者,是真可谓大丈夫。”(《五峰集》卷2,《与秦桧书》)表现了他不阿奉权势,不随波逐流,决心不去作官,只愿做一个有道德,有大节的,有助于治世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第四,建议孝宗皇帝重视和精选人才。他说:“夫欲成王业者,必用王佐之才,所谓王佐之才者,以其有王者事业素定于胸中者也,故一旦得君举而措之,先后有序,纲施纪布,望道期功如臂运指,莫不从心。”他认为,首先要选好辅相,“辅相者,百官之精,选才之所自进,政事之所由定”,胡宏又指出:如果用人不当,“守令非其人,则政繁赋重。民力殚竭,而盗贼起于困穷矣;将帅非其人,则仇敌外纵,衅孽内生,而技枝伤心之祸萌矣。……诚得贤士举而任之,使尽其积,则天下之善,何所不进”。他认为,选好人才的关键在于人主,如果人主“好暴佞,恶刚直,则守正之士不可得而用矣。安龌龊而忌英果,则高才之士不可得而使矣”。对重用人才的必要性和精选人才的重要性提出的正确建议,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的治国者亦有借鉴作用。
评分复义
评分书很好,品相不错,快递服务也很优秀,这是一本好书,谢谢京东了
评分案头藏书。。。。。。
评分附碌一
评分观《隋志》之持论,掊击诸家,推尊向、歆,盖以向之《别录》,每书皆有叙录,歆之《七略》,群篇并举指要,于书之指归讹谬,皆有论辨,剖析条流,至为详尽,有益学术,故极推崇。苟勖《中经萼》,上承《七略》,下开四部,至为重要,而《隋志》谓其“但录题及言,盛以缥囊,书用缃素,至于作者之意,无所论辨”。其于勖之不满,溢于言表:此后自东晋义熙,以及宋、齐、梁、陈、隋,并有官撰目录,而为书皆只数卷,并不著解题,所谓“不能辨其流别,但记书名而已”。至王俭依据《七略》,《玉海》卷五十二引俭序云:“今依《七略》更撰《七志》。”阮孝绪斟酌王、刘,《广弘明集》卷三《七录序》云:“今所撰《七录》斟酌王、刘。”是皆取法前修,宜可免于讥议。然于《七志》,则谓其“不述作者之意,但于书名之下,每立一传。……文义浅近,未为典则”。于《七录》,则谓其“分部题目,颇有次序,割析辞义,浅薄不经”。由是言之,则凡目录不著解题但记书名者,固薄其浑漫,视为无足重轻;即有解题者,若其识解不深,则为美犹有憾。盖王俭之志,惟详于撰人事迹,于指归讹谬,少所发明,阮氏《七录》,或亦同之。故虽号博览之士,卒难辞浅薄之诮。
评分东西很好看,收获大啊,物流很快,活动买的,超划算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