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先行者,集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头衔于一身。
他既是位高权重的一朝宰相,也是喜欢共享天伦之乐的普通人;他嫉恶如仇,也会为持政见不同者挺身而出;他既是千百年来最受争议的政治家,也是最受人爱戴的父母官……
他是谁?他就是王安石。他从一介布衣,逐渐成长为一朝宰相,并推行了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虽然变法最终逃不过失败的命运,但他的改革方案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大无畏”精神创造了中国变法史上的一个奇迹,他自己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官吏史上的一个传奇。
内容简介
王安石,以其非凡的才识和魄力,受命于北宋王朝的衰败之际,决心力挽狂澜,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对于传统的封建思想和制度,王安石无疑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他整饬朝纲、巩固边防等一系列措施却也让北宋王朝出现了短暂的生机。从这一点来说,他的功绩又是难以磨灭的。
非凡的少年之路如何成就了王安石,平民出身的他又是如何在官场中独占鳌头进行改革的?历经变法失败和丧子之痛的他又是如何潜心向佛、抚慰伤痛的?对于这些问题,《王安石全传:从懵懂少年到变法名相(传记馆)》将做详细的解答。
目录
上篇 少壮自负,与日争辉
第一章 荆公非凡的少年路
第一节 盛世奏响的悲歌
第二节 韶州三年塑性格
第三节 巧遇博弈伤仲永
第四节 少年才情领风骚
第五节 人生转折的风雨
第二章 登龙门,欲展宏图
第一节 初涉政坛,卧薪尝胆
第二节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第三节 短暂京官,屡求外任
第四节 空负报国之志,难遇知音明君
第三章 熙宁执政巧谋合
第一节 胸怀天下的万言书
第二节 丈夫出处非天意,猿鹤从来不自知
第三节 帝闻声誉见其人
第四节 遇明主,欲行新法
第五节 响亮的“三不足”口号
中篇 展翅翱翔,空留余恨
第四章 心系苍生,清廉为官始变法
第一节 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北宋
第二节 变法彰显其本质
第三节 众建贤才,人才迫切
第五章 日落西山终归败,一人之力终归小
第一节 党派之争互交锋
第二节 元祐更化废新法
第三节 君臣失和动根基
第四节 用人不当,可恨惠卿
第五节 被呼拗公,大贤之玷
第六节 不谙政治,终成遗憾
第六章 壮志未酬,泪洒官场
第一节 屡上辞呈,君臣相惜
第二节 辞相成功,告老金陵
第七章 钟山隐居,梦归故里
第一节 无官身轻,赋闲金陵
第二节 息影山林,谈诗论佛
下篇 悠悠千祀,间生伟人
第八章 读书要学王荆公
第一节 创作与生活
第二节 好学不倦
……
精彩书摘
此事发生以后,当地的官府判这个富家子弟故意杀人,依律,杀人偿命,应该斩首示众。被斩之家当然不愿意,就上诉,正好王安石巡回视察,拿到了这个案子。王安石仔细分析了案情,又了解了当时的一些情况,对案子进行了改判。
王安石认为,抢斗鹑之人不经富家子弟的同意,强行拿走别人的东西,“按律,公取、窃取皆为盗”,他的行为已经构成“盗”,而根据律法,“追而杀之,是捕盗也,虽死当勿论”,把富家子弟定名为“捕盗”,依律不应该判死刑。不但如此,王安石还弹劾该案主审官犯“失人罪”,也就是说把无罪错判有罪,或轻罪错判为重罪,需要处分。
王安石的判决一出,立即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常人都认为二人平时是好朋友,这件事的行为只能算是开玩笑过了头,不能算是“盗”,因此主审官也不服,案子遂闹到了开封大理寺,大理寺最后判定以主审官所判为准。这个大理寺的官员就是少有神童之名的大理寺卿韩晋卿,他认定王安石判决有误,要求改回原判,富家子弟的罪名仍为杀人,应将处斩,并且责令王安石写书面检查。要求他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本是例行公事,但王安石却拒不认错,声辩到:“我本无罪,故不当谢罪。”于是韩晋卿便指责王安石改判和弹劾官员错误,上书朝廷,说王安石应该受到降级处分.并要求以朝廷名义责令王安石进行检讨。
仁宗作为一国之君本来事情就多,再加上立嗣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所以仁宗也没心思管这些事,就下诏免了王安石的罪。皇帝免罪,官员理应上表谢恩,但王安石却拒不上表谢恩,他对其他官员说:“我本来就没错,为什么要谢恩?”估计在宋朝,拒不上表谢恩的,也就只有王安石一人了吧。
此事最终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
前言/序言
王安石全传:从懵懂少年到变法名相(传记馆)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