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我可以表达成absurd,导演基本很好地传达了原著精神,在颇有些黑色幽默的镜头里展现了当时德国的众生相,不惜夸张隐喻,就像瑞典文学院给《铁皮鼓》作者君特·格拉斯的评语是:他“嬉戏般的黑色寓言揭露了历史被遗忘的面孔” 。人生本是荒诞,世界本是荒诞,我们既然无力改变,何妨就用膝盖高的眼光荒诞地看待这一切?
评分我一向是不太喜欢残忍镜头的,也许是天性里逃避真实的情节作祟,但看这部君特·格拉斯原著的《铁皮鼓》(沃尔克·施隆多夫导演,1979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并在1980年获奥斯卡最佳外语影片)却是衷心喜欢,一口气看完的。母亲是外祖父落难时与外祖母的产物,奥斯卡更像是一个奇怪荒诞的结晶(父母、舅舅的畸形关系),拒绝长大的孩子用尖叫反抗着成人丑恶复杂的世界,用鼓声破碎着乱伦的美梦。
评分父亲、奥斯卡与女仆玛利亚的关系无疑又是当年畸形三角的再现,尤其是奥斯卡与玛利亚的暧昧戏特别惊人,简直是扭曲到惊悚,想想一个面貌5、6岁的孩子趴在一个少女身上耸动的场面!极其黑色压抑,毫无情欲的刺激,只有噩梦般挥之不去的沉重;玛利亚显然也不是什么贞洁烈女,接受孩子的挑逗后,又公然做起他的后母。在这个黑白颠倒的世界里,停止生长,也是自我保护的选择。
评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电影导演。生于威斯巴登。父亲是医生他曾在巴黎攻读国民经济学和政治,又在高等电影学院学习一年,后在电视台工作,并先后当过导演A.雷乃、J.-P.梅尔维尔和 L.马勒 等人的助手。后来回到联邦德国,拍摄了处女作《少年托莱斯的迷乱》(1966,根据R.穆齐尔的小说改编),显示了他的才华。该片是德国青年电影中重点作品之一。《科姆巴赫的穷人们突然发了财》(1970),成功地描绘了19世纪黑森地区农民悲惨的处境,是一部影响很大的历史题材影片。《短暂的热情》(1972)探讨了一位离婚妇女寻求解放的尝试。1975年他根据H.伯尔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失去荣誉的凯瑟琳娜·布卢姆》也甚为成功,影片描述女主人公因留宿一名在逃的被误认为是恐怖主义分子的人而被报纸造谣中伤,弄得名声扫地,最后被迫害死了一名记者。《致命的一枪》(1976)则描绘了一位妇女的变化。
评分我们的寄宿学校是以圣弗朗西斯科·克萨维拉的名字命名的,他是耶稣会创始人圣依那齐欧·罗耀拉的战友。他们是上帝的战士,像在部队一样严格地演练祈祷练习和服从命令。有一次,圣依那齐欧在圈子里说,他们中的某个人应该到亚洲去,给那里的人传教,圣弗朗西斯科·克萨维拉站起来说:“那我去吧!”这种随时能够出发的状态倒是很符合我白羊座的天性。
评分施隆多夫自传,德国新电影。
评分在拍摄我的处女作《青年托尔勒斯的迷惘》时,有一次摄影师弗兰茨,拉特问我,我们到底在干什么,主题是什么?我用黑森州的方言回答说
评分这是一个沉醉在幸福里的女人,老母质问她“你和两个男人在一起,还不够吗?” ,她最后疯狂吃鱼的自暴自弃很难说是忏悔的表现,因为我几乎从头到尾看不到她后悔的表情,她的纵欲是对恐惧的克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