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3
《蒋介石后传:蒋介石台湾26年政治地理》
畅销书作家师永刚联合媒体人方旭全新创作的一本关于蒋介石的书。本书无论从题材角度还是框架结构都区别于师永刚之前的超级畅销书《蒋介石和:1887-1975(蒋介石自述)》,采用的是全新的政治地理的概念,把蒋介石退踞台湾后人生的最后26年的所思、所想、所做一一呈现。珍贵的历史图片配以现今的实景拍摄图,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回顾蒋氏父子在台的每一处落脚点,配合以每处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或做出的重大决策,使得全书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两条线索并行,风格独特,创意独到。本书独创把历史以政治地理的形式解读,人物传记以搭配文化景观的方式讲述,非常值得收阅。
《已知与未知》
●美国历史上被批评多、具争议的国防部长自传。
●2万份日记、录音、国防部和白宫绝密档案,披露美国政坛秘闻,解读美国全球战略思维。
●在他任内,美国本土遭受了严重的9·11恐怖袭击,他为何还能安坐国防部长之位?
●亲历历史:肯尼迪遇刺、水门事件、密会萨达姆、虐囚丑闻、中美南海撞机事件……
●语出惊人:坦承伊拉克战争并非为反恐、南海撞机事件主张强硬对待中国、承认曾批准虐待俘虏……
●小布什真像传说中的那么蠢吗?赖斯为何可以替总统做决定?鲍威尔因何与国防部交恶?希拉里和拉姆斯菲尔德时朋友还是敌人?
《蒋介石后传:蒋介石台湾26年政治地理》
在大历史背景下,以蒋介石、蒋经国在台湾的几十处行馆为经线,以蒋氏父子的政治活动、对外关系、家庭生活故事为纬线,记述蒋介石在1949年败退台湾后人生最后26年的详细情况。蒋介石在台的行馆故事和他的整个人生一样,充满起伏矛盾,这些行馆融入了一次次历史事件和进程之中,它们之所以引人注目,一方面是这些行馆几乎遍布全台风景绝胜之地,另一方面是它们几乎每处曾经和一系列的历史事件紧密相连而又因主人的身份受管制严密,寻常人不得其门而入。本书把这些行馆存在的前世今生均作以详实的讲解,配以珍贵的历史图片和本书作者的实拍图片对比,真实概括了两蒋退踞台湾以后人生的轨迹。
《已知与未知:美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回忆录》
从美国历史上年轻的国防部长,到年长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是一直位于美国权力核心的极少数政治家之一。拉姆斯菲尔德经历了美国近半个世纪历史的重大事件:越南战争、肯尼迪遇刺、水门事件、海湾战争、“9·11”事件、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他既是见证者,也是亲历者,他的回忆录充满惊心动魄的故事,也不乏个人智慧与魅力的展现。
内容不仅从拉姆斯菲尔德个人的日记、录音资料取材,也有一部分内容来自他接触到的政府秘密档案。拉姆斯菲尔德在本书中直言不讳地表达了他对美国和世界政治家的看法,更首次把总统内阁的决策过程和五角大楼的工作细节公之于众。
师永刚,著名图书策划人、媒体人。由其策划编著的《宋美龄画传》、《邓丽君画传》、《切·格瓦拉画传》、“革命说明书”系列等图书在中国掀起画传热潮,发行总量上百万套。《蒋介石自述(上、下卷)》更是在华语圈引发轰动。现为香港《凤凰周刊》杂志社主编。
(美)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Donald Rumsfeld),1975-1977年、2001-2006年两度出任美国国防部长。他在大萧条时期出生,在二战中度过童年,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加入海军做飞行员,30岁成为议员,越南战争之后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国防部长,卸任后成为私营企业老总。68岁那年,他重返五角大楼,见证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恐怖袭击,领导并指挥了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现在他担任拉姆斯菲尔德基金会主席,和三个孩子、七个孙子孙女在新墨西哥州居住。
《蒋介石后传》
序章
前传 蒋介石台湾政治地理:62岁,转进台湾。26年生涯,34处行馆
第一卷 澎湖贵宾馆:蒋介石转进台湾落足处
第二卷 高雄西子湾:蒋介石来台第一行馆,记录“八二三”炮战全程
第三卷 草山行馆:解密蒋介石谋“反攻大陆”之“国光计划”
第四卷 士林官邸:蒋宋25 年寒暑共度的唯一“总统官邸”
第五卷 角板山宾馆:台湾版溪口的沧桑岁月
第六卷 阿里山神木与贵宾馆:蒋介石三度避寿地
第七卷 草山御宾馆:见证蒋介石“清党”与“孙立人兵变案”
第八卷 战地行馆:蒋氏父子亲历金门炮战、一江山与大陈岛三大战役
第九卷 大溪行馆:蒋介石与张学良重遇之谜
第十卷 台南风水形胜地涵碧楼(之一):日月潭谋改革党务,流放陈立夫
第十一卷 两岸交流第一线涵碧楼(之二):密使曹聚仁密访蒋氏父子,带周恩来亲笔信会晤
第十二卷 全台首遭拆毁的卦山馆:陈诚与蒋介石三连任之幕后纠结
第十三卷 樱花温泉山色行馆:“雾社事件”旧地的蒋氏梅花
第十四卷 梨山宾馆:蒋介石南巡、“梨山会议”、中兴台湾起步处
第十五卷 栖兰行馆:蒋介石在台湾最袖珍的行馆故事
第十六卷 澄清湖行馆:蒋孔宋三大家族最后在台的聚会
第十七卷 阳明书屋:蒋介石为自己打造的最后文史档案归宿
第十八卷 慈湖行馆:“两蒋”灵柩奉安大陆争议
第十九卷 中正纪念堂密码:蒋介石专用之“国家级”祠堂:中正庙
《已知与未知》
题 解
第一部分 反恐的教训
第一章 微笑的死神
第二章 深陷泥潭
第二部分 我是美国人,生于芝加哥
第三章 最后的春天
第四章 轻举却非妄动
第三部分 美国国会:从胜境到绝境
第五章 “这里,人民在统治”
第六章 少壮派
第四部分 在尼克松的舞台上
第七章 1968年:躁动的年份
第八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第九章 顾问生涯
第十章 北约与尼克松倒台
第五部分 接标枪的人:在福特的白宫中
第十一章 重建信任
第十二章 困难重重的开端
第十三章 苦涩的重新洗牌
第六部分 冷战交锋
第十四章 未竟之业
第十五章 把灯点亮
第十六章 坚持《限制战略武器条约》:紧张压过缓和
第十七章 1976年败北
第七部分 回到现实
第十八章 西尔的甜味剂大获成功
第十九章 美国从不安到曙光初现
第二十章 我们的乡村生活被打断了
第八部分 主动参与
第二十一章 我们再次启航
第二十二章 无事不生非
第二十三章 树林中的熊
第二十四章 国家安全委员会
第二十五章 惊世大撞击
第二十六章 战时总统
第九部分 进入帝国坟场
第二十七章 特种部队
第二十八章 巢中雏鸟
第二十九章 喀布尔陷落,卡尔扎伊崛起
第十部分 萨达姆打错算盘
第三十章 我行我素
第三十一章 政权更迭势在必行
第三十二章 外交失败
第三十三章 脱离巴格达屠夫的魔掌
第十一部分 占领伊拉克
第三十四章 灾难性的胜利
第三十五章 任务已完成?
第三十六章 方向盘上手太多
第三十七章 从占领中解脱
第十二部分 战时拘禁
第三十八章 两害相权取其轻
第三十九章 第20个劫机者
第四十章 战时法律
第四十一章 没有走过的路
第十三部分 大步向前:战区外的挑战和争议
第四十二章 卡特里娜和新机构的挑战
第四十三章 除草要趁早
第四十四章 这就是我们的部队
第十四部分 漫长、艰苦的跋涉
第四十五章 该放手了!
第四十六章 死亡终结者
第四十七章 聚焦阿富汗
第四十八章 伊拉克充满暴力的夏天
第四十九章 该告别了
第五十章 惊涛骇浪之后
致 谢
《蒋介石后传》
前传:
1949-1975蒋介石台湾政治地理:62岁,转进台湾。26年生涯,34处行馆。
1949年岁末,刚过了耳顺之年的蒋介石丢掉了大好天下,以“亡国待罪之身”,与长子蒋经国来到台湾这个蕞尔小岛。国之将亡、仓皇辞庙,蒋介石在岁暮国破之际,看似一派轻松,面临的却是隔海解放军凌厉的攻势,还要应付美国的逼退压力,看着一切不确定的未来,气氛颇为凄凉。
早于1948年即赴美争取美援未归的宋美龄,对下野后避居奉化溪口的蒋,极为担心当地安全,多次去电要求蒋介石离开,甚至希望蒋经国能从旁劝说。蒋介石幕僚周宏涛在个人自传则曾记载,虽然蒋介石与马歇尔不合,但宋美龄却与马歇尔颇为交好,周宏涛转述,老蒋另一名幕僚董显光的说法,宋美龄曾告知,“马歇尔答应她,在最危险的时候到美国去!”。另有一说,宋美龄在49年风雨飘摇之际,曾建议蒋介石流亡欧洲。不过蒋介石对这些要求始终没有松口,而是不断去函催促宋美龄返国。老蒋日后也说,当时未选择出国考察,实在是“没脸见人”,“宁愿待在国内待罪”。
但据事后考证,蒋经国当时已在安排预案,如果情势恶化,一是从宜兰外海再流亡他国,或是运台黄金是否要再转到菲律宾储备等问题。但其时包括菲律宾在内,都已向美国直言拒绝蒋介石流亡的可能性。
是年12月23日,平安夜前夕,留在内地转战西南地区的的原在中国远征军中出名的抗战将军李弥再被击败,曲靖被解放,西南战况失利,国民党在大陆军事至此完全失败,眼看国民党大军,“作战而消灭者十之二,为投机而降服者十之二,为避战图逃而灭亡者十之五,其他运来台湾及各岛整训存留者不过十之一而已”。蒋介石只有承认,“过去一年间,党务、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已因胡宗南逃避琼岛之故,彻底失败而绝望矣”。
“为人唾弃,为世讥讽,耻辱悲惨,于兹为甚”,这是蒋介石在1949年给自己下的评语。寝食难安的蒋介石当时甚至在日记中如此记载:“昨晚冬至,夜间梦在新建未漆之楼梯,努力挣扎爬上梯底时已力竭气衰而醒。若此为预兆,前途艰危可知,而成功亦可卜也。”
这个当头,蒋介石带着蒋经国来到日月潭边风景秀丽的涵碧楼,与儿孙共度耶诞,回想1946年到台视察光复周年的风光,与宋美龄在涵碧楼的顾盼自雄,还因此主动延后返回台北的行程。这次故地重游,虽有布置圣诞树、孙辈嬉戏、交换礼物的喜悦,父子共游潭水涟漪、环山幽翠的日月潭,步林道、观日出,甚至在船上网到一条近两公尺长的大鱼。却是夕阳无限好,丝毫化解不了老蒋心中苦闷。
蒋介石在1949年12月31日日记中称,“在此重大失败之中,亡命台湾犹有自由生活,殊觉自慰,故频谢天父与基督洪恩不置也。”;但也说“一年悲剧与惨状,实不忍反省亦不敢回顾”。蒋经国也在同日记载,“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一年,就在今夜过去了。流光逝水,马齿徒增,仆仆风尘,自问所作何事?往者不忍回忆,来者更必艰难。”
朝鲜战争的爆发,客观上挽救了蒋家之朝。蒋介石在台湾站稳脚步,涵碧楼又成了他处理党务到政务、国际外交、两岸互动,甚至个人反省检讨的地方。甚至70年代,台湾被逐出联合国之际,身体明显恶化的蒋介石也在涵碧楼停留50多天,思考国与家的未来。由此可知,作为蒋介石头号行馆的涵碧楼,一如其他行馆,并非单纯的度假散心之地,或老蒋独占欲发作。全台一座座行馆,其实如同老蒋各地应变机要之地,既可保有军事反击应变机动性,又能充当临时指挥所,让蒋介石得以运筹帷幄。
这些行馆,有高山之巅的达观亭、松雪楼,有台湾最南端的垦丁宾馆,有在北横老林深处的栖兰行馆,有外岛的澎湖、金门,足迹几乎踏遍台湾每个角落。加上环境清幽、隐蔽性高,还能避开扰人的官场,让喜爱派头的蒋介石伉俪能有私人空间与高宾深谈,既特殊,又不显得僵化呆版;也因此才留下众多历史记忆供后人凭吊。
《已知与未知》
第二十五章 惊世大撞击
2001年5月,我和布什总统在总统办公室谈话,说起珍珠港事件前夕,美国在国防上的投资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跌到了最低点,并一直保持至今。总统在竞选中传递出来的关于军事需求的信息和如今他统治下的白宫所核准的实际情况出现了偏差。我已经建议在前一年克林顿时期的国防预算基础上增加350亿美元。如若不是布什总统已经向我表明他的另一些计划,如增加联邦政府对教育的补助和减税是他的主要优选计划,我还会要求更多。
我早知道国防部的资源已经捉襟见肘,但是直到我到五角大楼上任,我终于有机会实地调研时,才发现事情实际上有多糟。造船资金不足就是一例。在里根时代美国就一直在计划打造一支600艘舰船的海军。历经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和克林顿两届政府,我们达到了315艘,然后开始减少。军用飞机年老失修,有些飞机即将停飞,而必要的更新换代步伐却没有跟上。薪水没有竞争力。军队中不断攀升的卫生保健费用给预算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而且这还没有算上总统的转型计划需要的成本。关于这种近似预算紧缩的做法及其对军队和他们的家庭造成的影响,我警告过布什:“这不会是令人愉快的。”
我敦促总统建议白宫行政管理和预算局把国家安全和国防列为优先事项。我担心行政管理和预算局不会批准国防部需要的增加额,在行政管理和预算局甚至有建议说我们应该裁减军队人数。
虽然当时人们普遍感觉世界局势总体来说风平浪静,但是我仍然提醒总统应该注意情报界的报告:伊朗在寻求化学、生物和核武器;朝鲜在积极寻求更远程的弹道导弹和核武器;中国军力也在增强。国防可不应放在国内事务之后。
总统耐心地听我说完,但我很快就发现自己没有说服总统。布什批准给国防部的预算增加了180亿美元,只是我建议的数字的一半。我很失望,但其他人很愤怒。有些保守派称布什的国防开支是“不充分的、不计后果的”,催促我辞职以示抗议。
到了夏末,我还是没有得到足够的力量去执行总统的计划。不仅仅是我们没有得到所需的资金,而且他任命的很多文职人员还没有得到美国参议院的确认。就在那年八月,白宫办公厅主任安迪·卡德给我们传来了更坏的消息:由于经济的萎靡,国会预算局修正后的预测显示赤字比预计的还要高。卡德说,国防部得到的资金很可能会比总统之前批准的更低。
不出所料,我的计划在五角大楼内部遇到了阻力,惰性占据了上风。华盛顿又开始了最喜欢的夏日消遣:揣测内阁大改组。“国会山有传言(无疑是诽谤拉姆斯菲尔德的人发起的,这方面有大量可用的资源)说他可能很快就会离去。”《华盛顿邮报》一位专栏作家这样写道。批评的声音集中在我对美国军队转型的计划上。文章说一场由谁接替我的“竞赛”已经展开。
我非常清楚地知道,在五角大楼内刻意传递一种紧迫感和严肃性有多重要。那一刻,如果说有任何迹象表明我在背离总统的承诺以及我相信确实必要的改革,那也是注定要这样做的。于是我提高了赌注。我向五角大楼和华盛顿中根深蒂固的势力直接发表了讲话。
“今天的主题,”我开始说,“是关于会给美国安全带来威胁、严重威胁的敌人。”
这个敌人是世界上最后几个计划经济堡垒之一。命令式的五年计划在其中占统治地位。它试图从一个首都向不同时区、大洲、大洋甚至向更远处发号施令。通过残酷无情的整齐划一,扼杀了自由思想并且压制了新思路。它破坏了美国的国防,将军队中军人的生命置于险境。也许这个敌人听上去很像前苏联,但是那个敌人已经不存在了:我们今天的敌人更狡猾也更加难以和解。你也许在想我描述的是世界上最后几个衰弱的独裁者之一。但是同样,他们已经时日无多,在力量和规模上已经不是眼下这个敌人的对手。这个敌人离家更近,它就是五角大楼的官僚主义。不是某个人,而是这个流程。不是平民百姓,而是体制。不是穿着制服的军人,而是我们过于频繁地强加于他们的思想和行动的统一性。
我表示,在五角大楼,一个时代的稀缺资源因不断攀升的威胁而耗尽,钱却消失在重复的职责和臃肿的官僚机构中。这不是因为贪婪,而是因为僵化。扼杀创新的不是居心不良的坏蛋,而是机构的惰性。
……
《蒋介石后传》
从1949年以62岁的年纪,黯然落脚台湾,蒋介石长达26年的时间,长留孤岛,没有再离开这36000平方千米土地一步,编织着『反攻大陆』的美梦,至死方休,未有再踏上大陆故土。
只是这一路行馆轨迹,象征蒋氏父子俩在台湾留下的足迹,宛如展现他们在台岁月缩影的舞台,幕起幕落,细数着过往风风雨雨、波涛汹涌,俱成往事。“两蒋”功过已交给历史,只是过往荣光,映衬着如今蒋家在台的淡出与锋芒蜕尽,不但反映出蒋氏王朝日渐落寞的命运,也让人看到岁月无情,任凭英雄如许,总也逃不过历史洪流的淘洗。
《已知与未知》
题解
2010年秋天,在互联网上搜索“已知的未知”会得到超过30万条结果,其中25万条左右都会链接到我的名字。维基百科上有一个相关条目,其参考链接转到了一首“诗歌”,那首诗歌还被谱了曲,你在搜索结果页面的首页就能看到。
这个短语看起来如此熟悉,但事实上,有些讽刺的是大部分人仍然不知道其来源及含义。
早在2002年初,这条短语就首次与我联系在一起。在一次新闻简报会临近结束时,一名记者告诉我说有“报道”称萨达姆·侯赛因政权与恐怖分子寻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间缺乏必然联系。提问者认为这些未经鉴别的报道可以作为缺乏“直接联系”的证据。
抛开(至少此刻抛开)记者的问题本质不谈,我将问题上升到了关于人类认知的局限性这一更高层面上。我回答说:
我对那些针对没有发生的事的报道常常很感兴趣,因为我们都知道,有已知的已知,就是我们知道有些事是我们知道的。我们也知道有已知的未知,就是说我们知道有些事我们还不知道,但也有未知的未知——那就是我们不知道自己有不知道的。如果一个人看一看美国和其他自由国家的完整历史,就会明白:意识到后一类是很难的。
乍看之下,逻辑似乎含混不清。但是在这段谜一般的语言背后是关于认知的简单道理:有很多事情是我们完全不熟悉的,事实上,有些事情我们太不熟悉了,甚至都不知道我们不熟悉它们。
已知的已知是事实、规则和法律,我们肯定知道。例如,我们知道使物体落到地上的是重力。
已知的未知是我们在认知上的空白,不过我们知道存在这样的空白。例如,我们不知道伊朗核武器计划的确切内容。如果我们提出正确的问题,可以潜移默化地填补认知上的空白,最终使其成为已知的已知。
未知的未知一类是最难掌握的。它们是我们认识上的空白,但是我们却不知道有这样的空白存在。真正的意外往往从此类中产生。19名劫机者将商用飞机作为制导导弹,将3000男人、妇人和儿童焚为灰烬,也许是美国经历过的最恐怖的一次未知的未知。
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与前国家宇航局(NASA)局长威廉·格雷厄姆当时都在弹道导弹威胁评估委员会工作,在一次会议中我首次听说了“已知的未知”这个短语。我们这个代表两党的委员会成员当时有一种担心,担心美国情报界的一些情报官在面对缺少情报的可能情况时会预设一种想法:事情没有发生,事情不会发生。换言之,如果某事不能证明是真实的,就可以假设是不真实的。这种想法会导致对其他国家弹道导弹能力的误判,在某些情况下,一些国家的技术要比之前预想的先进得多。
已知的未知和未知的未知这种思想说明,那些在政府中占据负责岗位的人,以及在其他行动的负责人手中可支配的情报几乎总是不完善的。它强调了在思想上保持谦逊的重要性,在决策或制定战略时,谦逊是极为宝贵的特质。我们很难认识到(知道)可能有很多重要的未知。最好的战略家会想象并考虑各种可能性,包括看上去不大可能的因素,然后就可以做更充分也更机动的准备,在出现新的或意外的情报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那时,曾经明显是未知的事情就会成为已知。
从托马斯·谢林给罗伯塔·沃尔斯泰特的《珍珠港:预警和决策》一书写的序言中我也读到了这种理念,其中谢林用“预期不足”作为
中美权谋家经典传记(蒋介石后传+已知与未知)(套装全2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中美权谋家经典传记(蒋介石后传+已知与未知)(套装全2册)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中美权谋家经典传记(蒋介石后传+已知与未知)(套装全2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对于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对希望某事发生的欲望有时会膨胀为希望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
评分 评分活动时购买,正版!
评分好书,是正版,经常在京东买书,一直都很好
评分随着我们慢慢长大,生活本身为我们很多人提供了太多的兴奋,但是我们中的一些感情丰富的人从来没有失去对儿时兴奋的依恋:从极限运动到鲁莽的恋情、飞车游戏、赌博,他们对兴奋的欲望似乎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对于他们来说,这种欲望不能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得到满足,或者通过网球或高尔夫球比赛得到满足,或者通过常规的旅游观光假期得到满足:他们需要“走到边缘”。一些人也确实是这样做的,通过攀登高耸而险峻的山峰、跳伞、乘直升飞机上高山滑雪……似乎只有通过从容不迫地将自己推向危险之路,他们才可以产生一些兴奋,让自己感到完全的活力。而有些人利用毒品来让自己踏上一个虚幻的内心“边缘”之旅。这两种情况,目的都是通过被提高了的兴奋感来改变对生活的感知。
评分从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国防部长,到最年长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是一直位于美国权力核心的极少数政治家之一。拉姆斯菲尔德经历了美国近半个世纪历史的重大事件:越南战争、肯尼迪遇刺、水门事件、海湾战争、“9·11”事件、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他既是见证者,也是亲历者,他的回忆录充满惊心动魄的故事,也不乏个人智慧与魅力的展现。
评分多角度看老蒋,看法有所改变
评分内容不仅从拉姆斯菲尔德个人的日记、录音资料取材,也有一部分内容来自他接触到的政府秘密档案。拉姆斯菲尔德在本书中直言不讳地表达了他对美国和世界政治家的看法,更首次把总统内阁的决策过程和五角大楼的工作细节公之于众。
评分在京东买书要有些书籍的基本知识,现在的书与古书不同路。书籍的历史和文字、语言、文学、艺术、技术和科学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最早可追溯于石、木、陶器、青铜、棕榈树叶、骨、白桦树皮等物上的铭刻。将纸莎草用于写字,对书籍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约在公元前30世纪,埃及纸草书卷的出现,是最早的埃及书籍雏形。纸草书卷比苏美尔、巴比伦、亚述和赫梯人的泥版书更接近于现代书籍的概念。 中国最早的正式书籍,是约在公元前 8世纪前后出现的简策。西晋杜预在《春秋经传集解序》中说:“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这种用竹木做书写材料的“简策”(或“简牍),在纸发明以前,是中国书籍的主要形式。将竹木削制成狭长的竹片或木片,统称为简,稍宽长方形木片叫“ 方”。若干简编缀在一起叫“策”(册)又称为“简策”,编缀用的皮条或绳子叫“编”。 中国古代典籍,如《尚书》、《诗经》、《春秋左氏传》、《国语》、《史记》以及西晋时期出土的《竹书纪年》、近年在山东临沂出土的《孙子兵法》等书,都是用竹木书写而成。后来,人们用缣帛来书写,称之为帛书。《墨子》有“书于帛,镂于金石”的记载。帛书是用特制的丝织品,叫“缯”或“缣”,故“帛书”又称“缣书”。 公元前 2世纪,中国已出现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纸,如1957年在西安出土的灞桥纸。东汉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加以改进制成蔡侯纸(公元105)之后,纸张便成为书籍的主要材料,纸的卷轴逐渐代替了竹木书、帛书(缣书)。中国最早发明并实际运用木刻印刷术。公元 7世纪初期,中国已经使用雕刻木版来印刷书籍。在印刷术发明以前,中国书籍的形式主要是卷轴。公元10世纪,中国出现册叶形式的书籍 ,并且逐步代替卷轴,成为世界各国书籍的共同形式。 公元11世纪40年代,中国在世界上最早产生活字印刷术,并逐渐向世界各国传播。东到朝鲜、日本,南到东南亚各国,西经中近东到欧洲各国,促进了书籍的生产和人类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公元14世纪,中国发明套版彩印。15世纪中叶,德国人J.谷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加快了书籍的生产进程,为欧洲国家所普遍采用。15~16世纪,制造了一种经济、美观、便于携带的书籍;荷兰的埃尔塞维尔公司印制了袖珍本的书籍。从15~18世纪初,中国编纂、缮写和出版了卷帙浩繁的百科全书性质和丛书性质的出版物── 《永乐大典》、 《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 18世纪末,由于造纸机器的发明,推动了纸的生产,并为印刷技术的机械化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印制插图的平版印刷的出现,为胶版印刷打下基础。19世纪初,快速圆筒平台印刷机的出现,以及其他印刷机器的发明,大大提高印刷能力,适应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书籍生产的不断增长的要求。 历史进程 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书是在5000年前古埃及人用纸莎草纸所制的书。到公元1世纪时希腊和罗马用动物的皮来记录国家的法律、历史等重要内容,和中国商朝时期的甲骨文一样都是古代书籍的重要形式。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的拷贝都是由手工完成,其成本与人工都相当高。在中世纪时期只有少数的教会、大学、贵族和政府有著书籍的应用。直到15世纪谷登堡印刷术的发明,书籍才作为普通老百姓能承受的物品,从而得以广泛的传播。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随著网络的普及书已经摆脱了纸张的局限,电子书又以空间小、便于传播、便于保存等优势,成为未来书的发展趋向。 今天,人们能够了解中国三千多年前的奴隶社会状况,知道二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情形,读到优美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这一切,都有赖于古代的书籍。 中国最早的书籍,出现于商代,是用竹子和木头做的。竹子和木头是常见并容易得到的东西,在造纸和印刷术发明之前,缺少合适的书写材料,人们就把竹子和木头削成狭长的小片,用毛笔在上面写字。用竹子削成的狭长小片叫“竹简”,用木头削成的叫“木简”,它们统称为“简”。简上通常只写一行字,如果写错了,就用小刀刮去重写,所以古代把删改文章叫“删削”,这个词一直沿用至今。书籍开本有大有小,古代的简也有长有短,最长的三尺,最短的只有五寸。写一部书要用很多简,把这些简编连起来就成为“册”。编册多用麻绳,也用丝绳(称“丝编”)或皮条(称“韦编”)。古书中提到的“韦编三绝”,说的就是著名思想家孔子,因为经常阅读《易经》,把编简的皮条都磨断了三次。一册书根据简的长短决定用几道编,一般用二、三道编,多的用四、五道编。表示书的数量的“册”字,便是一个象形字,很像绳子把一根根简编连起来的样子。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人们已经普遍用竹木简做书籍。春秋战国时期还出现过写在丝织上的书--“帛书”,帛书比竹木简书轻便,而且易于书写,不过丝织品价格昂贵 ,所以帛书的数量远比竹木简书为少。东汉又出现了纸书,纸书轻便、易于书写,价格比较便宜,深受人们欢迎。以后纸书便逐渐流传开来,到了晋朝,纸书完全取代了竹木简书和帛书。
中美权谋家经典传记(蒋介石后传+已知与未知)(套装全2册)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