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体证与诠释:先秦儒家人性心理学思想研究

自我的体证与诠释:先秦儒家人性心理学思想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刘华 著,杨鑫辉 编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17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2870608
版次:1
商品编码:1092660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文化·诠释·转换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探新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11
字数:338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自我的体证与诠释:先秦儒家人性心理学思想研究》作者认为人性应被确立为心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人性的本质特征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的心理特性,主要表现为小我,大我和超我三种形态。遵循逻辑与诠释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与现代西方心理学的研究相比较,《自我的体证与诠释:先秦儒家人性心理学思想研究》以对孔子、曾子,子思、孟子和荀子等人思想的系统分析为例,讨论了先秦儒家人性心理学思想建立的理论基础和概念体系,先秦儒家关于人性的结构、人性衍进的过程及其心理学机制,关于人性能达的最终境界的认识。《自我的体证与诠释:先秦儒家人性心理学思想研究》也对先秦儒家人性心理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于建立本土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启示进行了总结,并在附录中提出了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理论体系(范畴系统)的初步构想。

作者简介

杨鑫辉,1935年生,江西萍乡市人。中国心理学家,南京师范火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江西师范大学教授、系主任.所长,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河海大学等校客座教授,中美精神心理学研究所顾问。中国心理学会第4-9届理事或常务理事兼专业委员、正副主任,江西省心理学会理事长或高级顾问,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论坛主席,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顾委。《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编委,《心理学探新》主编,名誉主编.顾问。他不仅是中国心理学史学科的主要创建者之一,而且是提出创建现代心理技术学和现代大教育观理论的首倡者。招收培养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50人。个人学术专著和主编著作有《中国心理学思想史》《现代大教育观》《心理学通史》《心理学的历史·理论·技术》和《现代心理技术学》等50多部。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和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180多篇。科研成果获全国和省级一、二等奖20多项。1988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89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1年起终身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获中国首批心理学家证书。以心理学家、社会科学家和教育家,被列入《国际心理学家名录》,荚国剑桥国际中心《20世纪杰出人物传》、《当代世界名人传·中国卷》等国内外传记。
刘华,1967年12月生于四川省蓬溪县。1989年入读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系,分别于1993年、1996年获教育学学士学位.心理学硕士学位。1997年人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0年获心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2003年于浙江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与中国教育现代化相关问题的研究。2003年迄今任职于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主要从事心理学理论、教育与发展心理学及中外教育现代化问题等研究与教学工作。

目录

导论 人性:心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一、逻辑起点的界定
二、对人性的设定是判定心理学派别的标尺
三、实证主义心理学对人性的“取消”
四、现象学心理学对人性的“还原”
五、人性是统合心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六、“辩证法”与“真觉”:心理学人性化研究的新方向
七、中国传统人性心理学思想及其对现代心理学的意义

第一章 自我意识:人性的心理学内涵
一、 “人”与“人性”
二、自我意识是人性(心理特性)的实质
三、人性的动态发展结构:小我、大我与超我

第二章 逻辑诠释:传统文化心理学思想研究思路
一、诠释学与心理学
二、诠释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思想研究
三、逻辑与诠释融通的操作方式

第三章 人贵论:传统人性心理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人贵论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二、早期人贵论的基本观点
三、从人的起源看人贵论的含义
四、先秦学者对人何以贵的论证
五、从与西方的比较看先秦的人贵论思想
六、人贵论作为中国古代人性心理学思想研究的奠基性观念

第四章 义、礼、仁:先秦儒家人性心理学思想概念系统
一、天(命)
二、性(德)
三、孝
四、义
五、礼
六、仁
七、“义”“礼”“仁”的关系
八、“关系自我”的“形而上性存在”

第五章 性与习成:孔子的人性心理学思想
一、生性与习性:论人性的基本范畴
二、性命互证:论人性本源
三、性习循环:论人性结构及其关系
四、人性本善:论人性的价值趋向
五、性与习成:论人性获得的心理机制

第六章 德性之知:曾子的人性心理学思想
一、“明德”--论人性的实质与来源
二、从“知止”到“能得”--论知性的发展
三、“明明德”--论人性的发扬
第七章 情以为性:子思学派的人性心理学思想
第八章 尽心养性:孟子的人性心理学思想
第九章 化性起伪:荀子的人性心理学思想
第十章 结束语:先秦儒家人性心理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建设现代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启示
附录 中国古代心理学史范畴研究原则论
后记

精彩书摘

在第一段引文中,忿嚏、恐惧、好乐、忧患都是情,曾子这里不厌烦琐,以排比的写作方式,语气逐渐加强,似乎要极力表明:情是认知正常进行的最大影响因素,但不是促进而是干扰。情欲干扰认知的主要表现是使得感官不能定位于其所要面对的对象,以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不知味,亦即“不得其正”。既然如此,他是否像老子一样主张摒弃情欲呢?从后文“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一语看来,曾子实际上是像孔子一样承认了情欲的合理性,因而不主张完全摒弃情欲,诚如朱熹《大学章句》所说:“盖是四者,皆心之用,而人所不能无者。”朱子以体用关系释心知和情欲,虽然有附会之嫌,但还是正确地看到了《大学》对情欲的承认。情欲既有一定的合理性,又对认识有干扰作用,这就产生了矛盾。那么,这个矛盾产生的原因何在?又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
在第二段引文中,《大学》对情欲干扰认识的原因给出了解释。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亦都是情。“辟”,朱子解释为:“辟,犹偏也。”原来,知之所以不得其正,不在于有没有情的参与,而在于情有所偏执,偏执之情使得认识带上了强烈的主观色彩,掩蔽了认识对象的客观性,因而不能理性而全面地观照对象的正反两方面的特征,不能得物之宜,所以,在喜爱的情绪下就不能发现对象的“恶”,同样,在厌恶的情绪下就不能发现对象的“美”。《大学》又引谚语云“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给情感掩蔽认识的命题予以旁证:不知子之恶,是因为溺爱;不知苗之硕,是因为贪得无厌(朱熹云:“溺爱者不明,贪得者无厌,是则偏之为害。”)。这里,《大学》可以说已经发现了我们现代心理学中称为“晕轮效应”(haloeffect)的心理效应。
……
自我的体证与诠释:先秦儒家人性心理学思想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自我的体证与诠释:先秦儒家人性心理学思想研究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自我的体证与诠释:先秦儒家人性心理学思想研究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自我的体证与诠释:先秦儒家人性心理学思想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自我的体证与诠释:先秦儒家人性心理学思想研究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