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言有点不习惯,文字体小了点,人名和现代的有区别,但有英文,稍微熟悉历史的应该知道,纸张相对一般
评分好书大家看。。。。。。。。。。。。。。。。。。
评分抗战期间,参加“文献保存同志会”,抢救沦陷区古籍数万册。他和张寿镛、叶恭绰、郑振铎等人负责搜书任务,张寿镛审定版本与价格,他负责经费收支兼保管和编目,叶恭绰负责搜购香港古籍及转运工作,故宫博物院古物馆馆长徐鸿宝跋涉沪港两地协助工作,先后收有安徽刘世珩“玉海堂”、广东莫伯骥“五十万卷楼”、江宁邓氏“群碧楼”、嘉兴沈氏“海日楼”、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庐江刘氏“远碧楼”、顺德李氏“泰华楼”,及浙江吴兴刘氏“嘉业堂”、张氏“适园”等的珍本古籍大都购得,收归国有,存放上海、香港及重庆3处。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事爆发,搜购工作暂停,两年间,遍访各地书肆、藏书家,得善本4 864部,48 000余册,其它线装书1 1000多部。
评分 评分这本书非常值得拥有!
评分 评分民国学术名著,自学的好教材。
评分不错,搞活动时买的,太超值了
评分1903年中秀才,同年入金华府立中学堂读书。1906年,何炳松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入浙江高等学堂预备科学习,后升入正科,于1912年毕业。同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获省府公费赴美国留学,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次年考入威斯康辛大学,学习历史学和政治学。何炳松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异,第二年已成为该校的兼职助教,负责收集有关远东及中日关系的资料,1915年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又转入普林斯敦大学研究院,专攻现代史和国际政治,1916年获得硕士学位归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