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辨识酒标、选酒、品鉴,到了解产区、酒庄、葡萄园
◎从“旧世界”到“新世界”
◎深入了解14个国家葡萄酒的特点、等级、酒标,以及推荐酒款
贵人香
评分本书所标称的特色(要让自己从这么多版本中脱颖而出,总得有点特色吧)是按照1943年美国版的排版制作,并使用当年的原版插图。当然,在我看来排版什么的也是噱头。近来新出版的小王子用的也多是原版插图,有些版本还将以前未被采用的插画草图一并收入,本版在这一点上并没什么突出之处。翻译方面,由郭宏安执笔,读下来的感觉,就是“没什么不好”。其实在我看来,无论是有年头的马振聘、周克希等译本,还是最近的郭宏安、张小娴或是“天才李”版本,都没什么大问题。虽然有人对《小王子》的内涵十分推崇,但其实本书文本并不冗长,用词也不晦涩,只要译者没什么理解障碍,一般都不成问题。之前掀起“一星运动”的“天才李”译本,真要从翻译上看也没多少瑕疵,只是译者态度问题才引发众怒。装帧方面,本书为精装,封面设计上没有天津人民版那么华丽,不过绿色为主调的素淡之中也不失精美。当然,这一点也是青菜萝卜各有所好了。%D%A %D%A 说完了翻译装帧插图,似乎没啥可说的了。反正我是不准备再就小王子的象征意义或作品的内涵之类发表什么看法了。这类问题已经有太多解读,我自认很难有啥新意。倒是本书后所附的三篇由郭宏安执笔的“阅读地图”吸引了我。当然,圣埃克苏佩里的生平或是堪称传奇的结局也都是老话题了。让我颇为感慨的,是作家身后其作品在法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所经历的起起落落。这部分内容,以前也有所闻,不过郭宏安的介绍是我迄今看到的最为详细的。%D%A %D%A 圣埃克苏佩里,生前以其作家和飞行员,思想家和行动者二者合一的形象而广受推崇,二战中的经历使其被视为法兰西的民族英雄,神秘的失踪结局更是增添了一份传奇色彩。这一切使得作家包括《小王子》在内的作品在其身故几十年内仍然受到高度评价和赞誉。然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情况却发生了变化。“法国社会上,开始于50年代的一股反人道主义、告别崇高、藐视权威、不满现状、主张我行我素的后现代思潮渐成风气,愈演愈烈,文学界中有一些人掀起了一阵‘反说教’的浪潮,对法国文学的伦理传统提出质疑,加缪和圣埃克苏佩里首当其冲。”许多文学界人士用今天看来也算刻毒的语言攻击《小王子》及其作者——“这本书的天真是假的,诗意是假的,哲理是假的,简单是假的”、“一种让人烦得要死的散文,一种自学者的精雕细琢的、无可挑剔的风格:战前的现代风格,纪德式散文与瓦莱里式和谐的矫揉造作的变体……一种出奇软弱的思想,一种水只到脚脖子的深刻思想……”、“用飞机发动机取代了人的大脑……废话连篇,如螺旋桨般转动不已”…… 此情此景,虽然发生在半个世纪之前的法国,可对于如今的我们,却似乎并不陌生。因为如今的中国,也一样是一个信仰崩溃,权威不再的时代,一样弥漫着浓重的反智反人道,怀疑一切的思潮。在文艺领域,表现出来的就是对“说教”的极度反感,以及对“崇高、人道、真理、博爱”等“大词”的避之不及和轻蔑态度,仿佛用了这些词就会成为被人取笑的对象一般。这种状况大概可以姑且称为“大词恐惧症”。这和半世纪前那些对人道不屑一顾,轻蔑地称圣埃克苏佩里为“圣人埃克”的法国文学批评家们,是否颇为神似呢?
评分《世界顶级葡萄酒讲座》:前面说了,这书我恐怕么得实践的份了……
评分9.灰皮诺(Pinot Gris)
评分《法国葡萄酒讲座》:产区介绍+酒款推荐,算是帮入门者挑酒了;缺点是这本书写的比较早(似乎原著是03年出版),像圣西尼昂这样的新近被评为AOC的地区在书中没有提及。写作时间带来的问题在其他几本中也有体现,新近的优秀年份书里都没有,应该不会有人觉得近10年都是差年份吧(笑
评分日本人用漫画形式介绍各国葡萄酒,还行。注意没有法国,因为法国专门有一本
评分又称瑟美戎、赛美蓉。原产自法国波尔多区,但以智利种植面积最广,法国居次,主要种植于波尔多区。虽非流行品种,但在世界各地都有生产。适合温和型气候,产量大,所产葡萄粒小,糖份高,容易氧化。比起其它重要品种塞米雍所产干白酒品种特性不明显,酒香淡,口感厚实,酸度经常不足。所以经常混合苏维浓以补其不足,适合年轻时饮用。部分产区经橡木桶发酵培养可丰富其酒香且较耐久存,如贝沙克-雷奥良等。
评分对各国产地葡萄酒的评价,适用于普及知识
评分学习葡萄酒的知识,了解世界各地的葡萄酒文化,一起来环游世界,畅饮各国葡萄酒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