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的分析哲学由此诞生:通过将哲学问题转化为逻辑符号,哲学家们就能够更容易地推导出结果,而不会被不够严谨的语言所误导。罗素认为哲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不同只是在于其研究的方向(哲学研究更广泛的内容),但他们的研究方法应该是相同的。哲学和数学一样,通过应用逻辑学的方法就可以获得确定的答案,而哲学家的工作就是发现一种能够解释世界本质的一种理想的逻辑语言。但是罗素的努力被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证明是徒劳的。
评分罗素曾经说:“我绝不会为了我的信仰而献身,因为我可能是错的。”这句话体现了费边社成员的性格:费边主义者就是怀疑主义者,不仅怀疑权威,而且也怀疑自己原有的看法,他们主张不断的以现实观照理论,不断辩论,不断修正对社会的认识。
评分在教育方面,罗素主张自由教育,认为学生的言行举止不应受到约束与限制,认为教育的基本目的应该是培养“活力、勇气、敏感、智慧”四种品质,更多地发展个人主义。在这一思想影响下他和第二任妻子于1927年一起创立一所试验学校。
评分我为什么而活着
评分书不错,值得购买,提高思想与学术水平
评分第二卷讲述的是1914年到1944年42岁到72岁30年间的生活,介绍了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和平主义立场,他的第二次婚姻(1926年9月27日54岁时,与多拉结婚),他对苏联的态度,他在中国的经历和与中国各界的交往,以及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滞留美国讲学时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评分这本书内容还不错,值得看看。
评分是正版书。总体看起来不错,印刷没有出现差错。这点很是满意。
评分罗素自传(第2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