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是从哲学分支出来的。从休谟(Hume 1711-1776)、康德(Kant 1724-1804)一直到现在,近代哲学都偏重知识论。知识论的根本问题就是:我们如何知道宇宙事物的存在?这个问题引起近代哲学家特别注意到以心知物时的心理活动。比如说我们知道这张桌子,"知"的方式是否只有一种呢?据近代哲学家的分析,对于同一事物,我们可以用三种不同的"知"的方式去知它。最简单最原始的"知"是直觉(intuition),其次是知觉(perception),最后是概念(conception)。拿桌子为例来说。假如一个初出世的小孩子第一次睁眼去看世界,就看到这张桌子,他不能算是没有"知"它。不过他所知道的和成人所知道的绝不相同。桌子对于他只是一种很混沌的形象(form),不能有什么意义(meaning),因为它不能唤起任何由经验得来的联想。这种见形象而不见意义的"知"就是"直觉"。假如这个小孩子在看到桌子时同时看到他的父亲伏在桌上写字,或是听到人提起"桌子"的名称,到第二次他看见这张桌子时,他就会联想到他的父亲写字或是"桌子"这个名称,桌子对于他于是就有意义了,它是与父亲写字和"桌子"字音有关系的东西。这种由形象而知意义的知就是通常所谓"知觉"。在知觉的阶段,意义不能离开形象,知的对象还是具体的个别的事物。假如这个小孩子逐渐长大,看到的桌子逐渐多,其中有圆的,有方的,有黄色的,有黑色的,有木制的,有石制的,有供写字用的,有供开饭用的,形形色色不同,但是因为同具桌子所必有的要素,它们统叫做"桌子"。此时小孩子不免常把一切桌子所同具的要素悬在心目中想,这就是说,离开个别的桌子的形象而抽象地想到桌子的意义。做到这一步,他对于桌子就算是有一个"概念"了。概念就是超形象而知意义的知,它是经验的总结账,知的成熟,科学的基础。
评分我想邀请你参加这样一次“简化你的时间”之旅,同我一起登上我们的热气球,抛掉压在你肩头的时间重压。
评分很不错的东西,物流快速的同时商品本身的性价比也挺高的。
评分 评分经典作品,非常值得买。
评分文艺心理学,用哲学 的观点学习文艺,好书。
评分都还好,可以随便用用看看
评分文艺心理学很满意,会继续购买印刷精致得很工作之余,人们或楚河汉界运筹帷幄,或轻歌曼舞享受生活,而我则喜欢翻翻书、读读报,一个人沉浸在笔墨飘香的世界里,跟智者神游,与慧者交流,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醉在其中。我是一介穷书生,尽管在学校工作了二十五年,但是工资却不好意思示人。当我教训调皮捣蛋的女儿外孙子们时,时常被他们反问:你老深更半夜了,还在写作看书,可工资却不到两千!常常被他们噎得无话可说。当教师的我这一生注定与清贫相伴,惟一好处是有双休息日,在属于我的假期里悠哉游哉于书香之中,这也许是许多书外之人难以领略的惬意。好了,废话不多说。文艺心理学是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美学研究方面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较早较系统的美学专著之一。全书以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方式,将外国现代美学理论与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相结合,论述了美感经验、文艺与道德等诸多问题,同时对西方一些主要美学流派进行了介绍,是中国美学史上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第一章美感经验的分析(一)形象的直觉近代美学所侧重的问题是在美感经验中你们的心理活动是什么样至于一般人所喜欢问的什么样的事物才能算是美的问题还在其次。这第二个问题也并非不重要,不过要解决它,必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因为事物能引起美感经验才能算是美,我们必先知道怎样的经验是美感的,然后才能决定怎样的事物所引起的经验是美感的。什么叫做美感经验呢这就是我们在欣赏自然美或艺术美时的心理活动。比如在风和日暖的时节,眼前尽是娇红嫩绿,你对着这灿烂浓郁的世界,心旷神怡,忘怀一切,时而觉得某一株花在向阳带笑,时而注意到某一个鸟的歌声特别清脆,心中恍然如有所悟。有时夕阳还未西下,你躺在海滨一个崖石上,看着海面上金黄色的落晖被微风荡漾成无数细鳞,在那里悠悠蠕动。对面的青山在蜿蜒起伏,仿佛也和你一样在领略晚兴。一阵凉风掠过,你才猛然从梦境惊醒。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你只要有闲工夫,竹韵、松涛、虫声、鸟语、无垠的沙漠、飘忽的雷电风雨,甚至于断垣破屋,本来呆板的静物,都能变成赏心悦目的对象。不仅是自然造化,人的工作也可发生同样的快感。有时你整日为俗事奔走,偶然间偷得一刻余闲,翻翻名画家的册页,或是在案头抽出一卷诗、一部小说或是一本戏曲来消遣,一转瞬间你就跟着作者到另一世界里去。你陪着王维领略兴阑啼鸟散,坐久落花多的滋味。武松过冈杀虎时,你提心吊胆地挂念他的结局他成功了,你也和他感到同样的快慰。秦舞阳见秦始皇变色时,你心里和荆轲一样焦急秦始皇绕柱而走时,你心里又和他一样失望。人世的悲欢得失都是一场热闹戏。这些境界,或得诸自然,或来自艺术,种类千差万别,都是美感经验。美学的最大任务就在
评分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