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辉格史”一开始是作为贬义词出现的,是反辉格史派为申明自己的编史立场而塑造的一个反面形象。但是,这种反辉格史的编史立场在科学史研究领域很快赢得了科学史家们的认可,因为在科学史界,这种辉格史倾向似乎格外的突出。由于科学史的研究传统是从科学家们的编史实践中脱胎而出的,而辉格史倾向几乎是一切“作为科学家的科学史家”的“缺省配置”,所以,新一代的职业科学史家为了申张自己学科的自主性,在反辉格史问题上立场相当一致。柯瓦雷在总结自己的编史实践时说:
评分非常满意值得学习,非常有用
评分经典的艺术介绍书,揭示佛罗伦萨之子米开朗基罗的独特人生和鲜明个性,想了解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可以好好学习下。
评分向不朽学习 寻找自己的艺术潜能
评分书很不错就是有点旧了可能快递吧把那么厚的书都折断了恼火
评分比較嚴肅 略枯燥 內容很全
评分很好 可以购买 下次继续买
评分很好 可以购买 下次继续买
评分“辉格史”是英国历史学家赫伯特·巴特菲尔德创造的一个编史学概念。辉格党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党派,约1679年出现,1860年以后改称自由党,该党信奉新教、支持国会抗拒国王的王权、提倡君主立宪制度、主张宗教信仰自由。19世纪,辉格党的历史学家站在该党的立场上,把英国政治史描写成朝着该党所主张的目标不断进步的历史,形成了有特色的辉格史(Whig History)。巴特菲尔德在1931年出版的《历史的辉格解释》一书中,把辉格史由一种特定的英国史编史学派,扩展成一般意义上的编史学概念。这种概念扩展很快赢得了历史学界的认可,并成为编史学中一个颇具修辞力量的词组。所谓的辉格史,即是从当下的眼光和立场出发,把历史描写成朝着今日目标的进步史,把历史上的人物分成推进进步的和阻碍进步的两类,通过主要选择进步的人物和事件来编成的历史,便当然会达成对今日目标和立场的认可和赞同。巴特菲尔德认为,辉格史因为过分注重现在,反而忽视了过去,忽视了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因为今天的理想和目标不一定是过去的理想和目标,历史人物和事件只有放在当时的环境和条件中,着眼于当时的理想和目标,才可能得到真正的理解。因此,历史学家不应该强调过去与现在的相似之处,相反,应该着重发现不同之处,发现的不同之处越多,对历史的理解就越深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