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外国文学史(下)(修订版)》分上下两册,上册包括欧美19世纪以前的文学,下册包括欧美20世纪文学和亚非文学。近现代文学的论述较多,亚非文学占适当比例;重视艺术分析。修订版从内容上作了调整,更适应时代要求。参编者注意吸收近年来国内外新的研究成果,信息量大,内容和体例较新,符合教学需要。本教材适合大学中文系教学使用。
内页插图
目录
欧美文学
下编
导论
第一章 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发展过程和基本特点
二、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第二节 劳伦斯
一、生平和创作
二、《虹》
第三节 罗曼·罗兰
一、生平和创作
二、《约翰·克利斯朵夫》
第四节 托马斯·曼
一、生平和创作
二、《布登勃洛克一家》
第五节 布莱希特
一、生平和创作
二、《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第六节 菲茨杰拉德
一、生平和创作
二、《了不起的盖茨比》
第七节 海明威
一、生平和创作
二、《老人与海》
第八节 玛格丽特·米切尔
一、生平和创作
二、《飘》
第二章 20世纪俄苏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20世纪上半期俄苏文学的基本面貌
二、20世纪50至80年代苏联文学的基本面貌
三、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文学的基本面貌
第二节 高尔基
一、生平和创作
二、自传体三部曲
第三节 肖洛霍夫
一、生平和创作
二、《静静的顿河》
第三章 现代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第二节 艾略特
一、生平和创作
二、《荒原》
第三节 卡夫卡
一、生平和创作
二、《变形记》
第四节 奥尼尔
一、生平和创作
二、《毛猿》
第五节 普鲁斯特
一、生平和创作
二、《追忆似水年华》
第六节 乔伊斯
一、生平和创作
二、《尤利西斯》
第七节 福克纳
一、生平和创作
二、《喧哗与骚动》
第四章 后现代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第二节 萨特
一、生平和创作
二、《禁闭》
第三节 贝克特
一、生平和创作
二、《等待戈多》
第四节 海勒
一、生平和创作
二、《第二十二条军规》
第五节 加西亚·马尔克斯
一、生平和创作
二、《百年孤独》
亚非文学
导论
一、东方文化与东方文学特质
二、亚非文学史的分期
第一章 古代亚非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古代亚非文学的基本特征
二、古代亚非文学的发展
第二节 《圣经》
一、古希伯来民族与初期基督教
二、旧约文学
三、新约文学
四、圣经文学的特征
第三节 印度两大史诗
一、《摩诃婆罗多》
二、《罗摩衍那》
第二章 中古亚非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中古亚非文学的基本特点
二、中古亚非文学的发展
第二节 迦梨陀娑
一、生平和创作
二、《沙恭达罗》
第三节 紫式部
一、生平和创作
二、《源氏物语》
第四节 波斯文学与萨迪
一、波斯文学
二、萨迪
第五节 《一千零一夜》
第三章 近现代亚非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近现代亚非文学的基本特点
二、近现代亚非文学的发展
第二节 夏目漱石
一、生平和创作
二、《我是猫》
第三节 川端康成
一、生平和创作
二、《雪国》
第四节 泰戈尔
一、生平和创作
二、《吉檀迦利》
第五节 纪伯伦
一、生平和创作
二、《先知》
第六节 马哈福兹
一、生平和创作
二、《三部曲》
第七节 索因卡
一、生平和创作
二、《解释者》
再版后记
精彩书摘
阿辽沙一到喀山,就感到大学美梦难圆。然而喀山的贫民窟和伏尔加河流浪汉聚居的码头,则成了向他敞开大门的“生活大学”。《我的大学》描写了青年阿辽沙几个重要的人生课堂:从伏尔加河码头的流浪汉群体,到聚居着受尽折磨、人生失意的贫苦人们的“马鲁索夫卡”大杂院;从民粹派小组到谢苗诺夫面包房的宣传工作;从对各种社会思潮的思考到在农民中开展文化启蒙……此时的阿辽沙已经告别了纯真无邪的童年和少年时代,走进了思考人生意义与社会出路的青春岁月。从喀山到红景村,他不仅与流浪汉和贫穷的大学生为伍,还遇到了从西伯利亚流放归来的革命者、沙皇政府的警官、民粹派知识分子、托尔斯泰主义者、工人和农民革命家,等等。这些人的社会地位不同,人生经历各异,但都具有独特的思想观念。他们总是把各种混乱的生活信条或互相矛盾的社会理念向阿辽沙灌输。如何对待这些人的引导,成了阿辽沙面临的一个严肃课题。如果说“在人间”时期阿辽沙已经形成了对旧生活不妥协的态度和初步的反抗性格的话,那么,“我的大学”期间阿辽沙已从自发的反抗开始走向自觉的斗争,反抗的对象并不是个别人物而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了。
阿辽沙为寻求生活的真理,走过了一条曲折复杂的道路。民粹派思想是阿辽沙在喀山最早接触到的一种社会思潮。民粹派高度重视人民在历史上的作用,把人民视作“智慧、美德和善良的化身”,“包容了一切高尚、正直和伟大”,“是近乎神圣的统一体”。这些人民崇拜者的言论曾使阿辽沙为之振奋,此前他只知道具体的、个别的人,而未曾认识到人民是个统一的整体。可是,阿辽沙依据民粹派的理论在面包房工人中所做的宣传却收效甚微。此时的阿辽沙尚未认识到民粹思想的局限,他们只是把人民当作表达英雄豪杰的意志的工具。这一事实说明阿辽沙改革社会的理想还处于探索和徘徊之中。阿辽沙又听到了关于托尔斯泰主义的说教,并且否定了这种思想。高尔基在《我的大学》中写道:宣扬“爱人”,实质上是肯定现存生活秩序的合理和不可动摇,是否定改造现实斗争的必要和可能。
……
外国文学史(修订版)(下)/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