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1895-1990),字賓四,江蘇無锡人。九歲入私塾,1912年輟學後自學,並任教於傢鄉的中小學。1930年經顧頡剛推薦,聘為燕京大學國文講師,後曆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大、齊魯大學,武漢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江南大學等學校教授。1949年去香港,創辦新亞書院。1967年定居颱灣。著有學術著作六十餘種。
喪與其易也寜戚:人與人相交相處而有仁有禮。人有死生,人之相交相處,至於死生之際,而人心之仁益見而人心之仁益見,其禮亦益重。故又特舉喪禮一端言之。“易”字有兩解,一平易義。如地有易險,行於平易之地,其心輕放,履險則否。人之居喪,其心寜戚毋易。另一解,治地使平亦曰易,故易有治辦義。衣衾棺槨一切治辦而哀情不足,是亦不足觀。故曰寜戚。
禮有內心,有外物,有文有質。內心為質為本,外物為文為末。林放殆鑒於世之為禮者,競務虛文,滅實質,故問禮之本。然禮貴得中,本末兼盡。若孔子徑以何者為禮之本答之,又恐林放執本賤末,其敝將如後世之莊老。故孔子仍舉兩端以告,與彼寜此,則本之何在自見,而中之可貴亦見。抑且所告者,具體著實,可使林放自加體悟。事若偏指,義實圓通。語雖卑近,意自遠到。即此可見聖人主教。
禮有文有節。如飲食之禮,為之笪簋籩豆罍爵,所以文之也。其本則汙尊抷飲,惟儉而已。臨喪之禮,為之衰麻哭踴之數,所以節之也。其本則哀痛慘怛,惟戚而已。若惟知有本,不文不節,亦將無禮可言。故孔子雖大林放之間,而不徑直以所為本者答之。
質量很好,正品,京東的東西一直值得信賴!
評分好書,必須拜讀,也值得推薦。
評分不錯,版本可以,九州的價格比三聯美好多瞭。
評分京東物流贊一個,書來的時候完好無損。書的內容還是錢先生一貫對中國曆史之主張:溫情與敬意。這其實也是一種客觀看待曆史的眼光,更需一種胸懷,本書妙在不單從曆史講曆史而從曆史之諸多方麵勾勒齣曆史的本質,著實令人耳目一新。
評分這個必須大贊,錢穆先生的書真是越讀越有味道啊!真不愧為一代宗師
評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單位圖書館添置的書籍,質量好、送貨快,很滿意
評分曆城二中集中要求的。不錯呢喜歡
評分好書,半文半白,寫齣瞭作者對論語的真實想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